136,477
次編輯
變更
丁会
,無編輯摘要
'''丁會'''({{bd|?||910年|catIdx=D}}),字'''道隐''',[[安徽]][[寿春]]人。
==人物简介==
早年投靠[[黄巢]],在黄巢部下[[朱温]]之麾下效力,朱温投降[[唐朝]],丁会被封为都[[押衙]]。[[李克用]]遣大将[[李存孝 (唐朝)|李存孝]]引兵攻洛阳,[[張全義]]糧食且盡,僅食木屑為活,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命令丁会和[[葛从周]]等人率兵前往救援。李存孝、[[李罕之]]大败,逃奔河东,張全義自此归附朱全忠。丁會又大破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於内黄。丁會再攻宿州,引汴水淹城,刺史[[张筠]]出降。又大破平卢节度使[[朱瑾]]於金乡。光化元年,澤州(今山西晋城)刺史[[李罕之]]入据潞州(今山西长治),自称昭义节度使,[[李克用]]派大將[[李嗣昭]]討伐,李罕之向朱溫求援。當時李罕之已病危,不久去世,朱溫趁機以丁會為昭义[[留后]],後為節度使。
[[天祐 (唐朝)|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朱全忠杀害[[唐昭宗]]。丁会聞訊痛哭,率三军为唐昭宗发哀,向河东晋王[[李克用]]请降,並前往[[太原]],赐以[[門第]],位在诸将上,隔年四月二十四日,[[李存勖]]于太原城外大阅三军,命丁会为兵马都招讨。910年,病逝于 [[ 太原 ]]。 ==生平== 少年时慷慨自任,喜欢唱歌,其声凄怆。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丁会投身[[黄巢起义]]军,在大将[[朱温]]麾下效力,朱温投降唐朝改名[[朱全忠]],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丁会受朱全忠信任,被封为都押衙。 888年,东都留守[[张全义]]袭破河阳,驱逐了残暴害民的河阳节度使[[李罕之]],不久,李罕之投奔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遣大将[[李存孝]]引兵助其反攻[[洛阳]],张全义向朱全忠告急。当时,朱全忠的主力正在魏博,无暇回顾,因此只命丁会和大将[[葛从周]]等人率兵万人来救。丁会和葛从周扎营于河阴,二人商量说:“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于是全军直趋河阳。李存孝留步兵继续攻城,命李罕之引骑兵拒敌,双方大战于沇水,李罕之大败,大将安休休逃跑,李存孝、李罕之再战又大败,只好解围逃奔河东,张全义从此归附朱全忠。 890年,朱全忠攻击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丁会与葛从周分军破[[黎阳]]、[[临河]],大败[[罗弘信]]于[[内黄]]。此后,朱全忠转攻感化节度使[[时溥]]于[[徐州]],命丁会攻[[宿州]],刺史[[张筠]]闭城据守,丁会引汴水淹城,张筠出降。平卢节度使朱瑾出兵万人攻击单父,声援时溥,丁会与朱瑾战于金乡,大破之。899年,时任泽州刺史的李罕之背叛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入据潞州,自称昭义节度使,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命丁会从河阳出发攻下泽州,打退了李克用的军队。不久,朱全忠任命丁会为昭义留后,丁会怕朱全忠猜忌,自此常年称病。 904年,朱全忠杀害[[唐昭宗]],准备自立为帝,任命丁会为昭义军节度使,丁会于是率三军为唐昭宗发哀,转而向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请降,李克用召丁会来太原,赐给他上等府第,位列于诸将之上。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政权后,曾以丁会为都招讨使。 910年,丁会病逝于[[山西]][[太原]] 。
==參考書目==
*《[[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二
{{DEFAULTSORT:D}}
[[Category:中国古代人物]][[Category:唐朝人物]][[Category:中国古代军政人物]]
[[category:唐朝軍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