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5
次編輯
變更
屠呦呦
,無編輯摘要
* '''為什麼屠呦呦當不上院士?'''
* '''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ref name="Tu-31">[https://toments.com/1474956/ 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與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圖靈 齊名 ]</ref><ref name-"Tu-32">[http://www.ifuun.com/a2019031918717447/ 誰是20世紀最傳奇科學家? ]</ref>
* '''屠呦呦團隊驚喜連連,青蒿素又有新進展'''<ref name=Tu_41">[https://kknews.cc/science/zkkyx5p.html 屠呦呦團隊驚喜連連,青蒿素又有新進展]</ref>
三、四年才能有一次的母女相会,一直持续多年。小女儿李军也很长时间裡无法理解,她母亲為何能为了科研、为了事业,就能捨弃自己的家庭,连孩子也顾不上照顾?這也讓屠呦呦暗暗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多年過後,她仍然有些懊悔:「孩子长大後,甚至一度不想回到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ref name="Tu-02"></ref>
=='''到底是誰研發了青蒿素?'''==
多年來,[[美國]][[華盛頓]]的[[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兩名研究員,Louis Miller和蘇新專博士一直對「青蒿素發現者」 有著濃厚的興趣,研讀了大量的相關論文,但是卻只得到「青蒿素最早的論文出現在1979年」,論文上並沒有署名,他們納悶「這麼重大的發現,竟然沒有署名,這實在令人驚訝!」
2005年,Miller博士和蘇新專博士應邀去中國參加一次瘧疾的學術研討會。在研討會上,Miller博士忍不住大聲發問:「有人知道是誰發現了青蒿素嗎?」然而,在場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覷,Miller博士感到無比震驚:「中國有專門的瘧疾研究機構,卻沒有人知道是誰發現了克服瘧疾的青蒿素!」
於是,蘇博士開始從網上尋找線索,他發現很多論文都提到了北京一家相同的研究機構,蘇博士於是打電話過去諮詢,對方寄鮯他一份資料。在這個厚厚的檔案袋裡,和青蒿素發現人有關的原始文件中,一個名字闖入了蘇博士的視線:'''屠呦呦!'''<ref name="Tu-03">[http://www.ifuun.com/a2019031918717447/ 誰是20世紀最傳奇科學家?]</ref>
=='''主要學術成果 -- 誕生於文革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