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晏

增加 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刘晏'''(718年、715年或725年 -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 人。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信奉道家。幼年才华横溢,号称 神童 ,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封彭城县开国伯 。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f>[http://money.hexun.com/2010-10-06/125056836.html 唐朝财政专家刘晏 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10-06 </ref>。建中元年(780年)遭谗害,被敕自尽,年六十五。后追赠郑州刺史,加赠司徒。《[[全唐文]]》 、《[[全唐诗]]》 录有其作品。
== 人物生平 ==
== 经济思想 ==
刘晏主要是利用商品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他熟悉商情﹐在他看来﹐到处有增加收入的 门路:"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刘晏传]]》)。刘晏认为" 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食货志四》)。盐是人们的急需之物﹐因此﹐税于盐价﹐使盐利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这一理财特点﹐被史家赞为" 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刘晏传赞]]》)。刘晏的经济思想接近于西汉的桑弘羊﹐他的理财办法比桑弘羊有新的创造﹐但所涉及范围则要狭小得多。
理财以养民为先 刘晏把赋税的增加建立在户口增加的基础上。他认为" 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他的增加赋税收入的办法﹐不是单纯依靠增税 而是通过实行有利于人民休息的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使税源得以扩大。刘晏改革转运制度﹐采取雇佣劳动的办法 就是一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在刘晏任转运使的初期﹐全国户口只有二百万﹐后来增加到三百余万﹐而且增加的都在刘晏所管辖的地区。" 养民为先" 的政策确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赈济贫民问题上﹐刘晏有独特的主张﹐他不赞成进行无偿的赈给。他认为:" 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新唐书.刘晏传》)。因此在发生灾荒时,他除了及时进行减免赋税和必要的贷放外,主要是利用常平法,在灾区出卖粮食,收购其它杂货,运往别处出卖或留给官府自用。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造成国用的不足,又能使" 下户力农" 得到实际好处。
== 人物评价 ==
他为官" 质明视事,至夜分出,虽休浣不废。事无闲剧,即日剖决无留。所居修行里,粗朴庳陋,钦食俭狭,室无媵婢。"
[[File:20111019101445676 9994.jpg|缩略图|右|350px|[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1/10/19/20111019101445676_9994.jpg 原图链接][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221302.aspx 原图链接]]]
[[金章宗]]:理财安得如刘晏者,官用足而民不困,唐以来一人而已。
== 任人唯贤 ==
其传记载说:" 晏常以办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 他认为:"士 陷赃贿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洁廉,终无荣显,利重于名,故吏多贪污。" ”士“ 所以" 他勾检书出纳钱谷,事至细必委之士类,吏惟书符牒,不得轻出一言。其属官虽居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无敢欺绐者。"他选用了几百名各种专才和实干家,分布各部门及各州县把关。史称"积数百人,皆新进锐敏,尽当时之选,趣督倚办,故能成功。"他以精明能干、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作为用人的标准,的确是难得可贵的。由于刘晏培养选拔了一大批理财专家,所以,他指挥的庞大理财系统,如臂使指,运动自如。直到他遇害之后,掌管财赋有声望者,大多是刘晏选拔出来的人。
== 雷厉风行 ==
22,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