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利奥波德·冯·兰克

增加 46 位元組, 4 年前
学术影响
==学术影响==
 兰克全集计有54卷之多(1867-1890年间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其中还不包括他晚年的《 [[ 世界史 ]] 》。然而,作为十九世纪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兰克对后世的贡献与影响主要还不在于他的卷帙浩繁的著作,而在于他所标榜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 兰克主张写历史要客观公正,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不夹带任何个人的政治偏见和宗教偏见。他在从事著述活动的初期,就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在他的第一部著作《 [[ 拉丁和条顿民族史 ]] 》一书的序言里,兰克声称:"有人以为史学的任务是要评论过去,为了将来的利益而训示现在。对于这样崇高的任务,本书是不敢企望的。它的目的仅仅在于说明事实发生的真相而已。"因此,在他看来,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把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弄清楚,历史著作就是历史事实和人物在文字上的还原。所以,他在作品中,着笔于史实的铺叙,人物的描写,极少轻加断语,评判功过,议论是非。这就是兰克的客观主义。例如,他本人是路德派的教徒,然而他在撰述《 [[ 教皇史 ]] 》时,以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写当年对新教徒进行残酷迫害的天主教历代头目的历史,在西方史学中,一向被传为佳话,此书也就成了他的客观主义史学的代表作。兰克的其他一些作品也大都是在他这个理论指导下写成的。
兰克特别强调原始资料的重要性,并千方百计地去搜集它。要客观地叙写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最重要的莫过于掌握第一手资料。早年,他曾阅读过圭锡亚狄尼的著作。经研究后他发觉这位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杰出史家是徒具虚名的。在他的资料中,很多是从别的著作中抄来的,有的是虚伪的,有的是不可靠的,他还杜撰演说词,篡改条约,错误地解释重大事实。兰克把这位著名史家剖析得淋漓尽致,说得几乎一钱不值。他得出结论说,一个历史家必须根据可靠的原始资料,才能写出真正的历史。因此,他笃信原始资料,主张让亲历其境者讲话。他甚至指出,史学"不可动摇的法则",乃是"对于记载下来的事实,必须坚守不移"。
为了搜集第一手原始资料,他不仅跑遍德国各地,而且周游西欧各国,足迹遍及 [[ 维也纳 ]] [[ 罗马 ]] [[ 威尼斯 ]] [[ 佛罗伦萨 ]] [[ 巴黎 ]] [[ 伦敦 ]] [[ 都柏林 ]] 等地的国家档案库和私人藏书楼。他把这种游历称之为"科学旅行",
目的是为了广泛搜集前人所没有利用过的材料。兰克之所以享有盛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运用了别人所从未使用过的许多原始材料。
诚然,兰克的史学实践活动与他所确立的这些原则有时是相悖的。事实上,他宣扬客观主义,却又擅长寓论于史,以古谕今,为十九世纪德国的现实政治服务。他对原始资料珍同拱璧,但在搜集与选用材料上,总不免要夹带个人的好恶与阶级的爱憎。他创导的某些对史料考证与鉴别的方法,固然可取,但对用观点去分析史料却又讳莫如深。如此等等,分析原因,也是毫不奇怪的。虽然,兰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平静的书斋中度过的,但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德国激烈动荡的现实社会之中,时代的潮流总会对他发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他决不可能是一个完全与政治无关的人。例如,他曾通过根兹的介绍,谒见过奥地利宰相梅特涅。他出任过《历史政治评论》的主编,以抵制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他曾做过普鲁士与巴伐利亚国王的顾问,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1840-1861年)写过政治备忘录,供国王施政时参考。虽然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中就开宗明义地表明,历史学不必是有为而作,毋须为"将来的利益而训示现在",但读者还是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发现,他多半借主题之选择、叙述之详略、人物史实之或隐或彰,来显示作者褒贬之所在,以适应当时普鲁士王室统一德国的政治要求。因此,他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历史学家。在他的学士道袍上,难免也沾染上了点点滴滴的政治色彩。
兰克的历史观摒弃了十八世纪启蒙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想,宣扬宗教史观。他说过,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证明有上帝在主宰一切。他承认上帝直接干预历史,这就否认了历史自身在不断发展前进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历史就是政治史,着力描述的是每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他晚年口授的《 [[ 世界史 ]] 》,把对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具有古老文明的东方诸民族排斥于外,是有失公正的。
在史学发展史上,兰克是一个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历史学家。史家称赞他为"近代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家"、近代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大师"、"史学界中的歌德"、"历史真理的献身者"、"永远无人超过的史学家"等。透过这些溢美之词,使我们看到,兰克对后世尤其对史学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他以柏林大学为基地,主持该校历史讲座达46年之久,用"习明那尔"(专题讲习班)的方法,根据他的史学理论及治史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的学生及再传弟子都标榜其师的客观主义与科学方法,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名噪一时的"兰克学派"。他的得意门生有魏茨、吉塞布勒希特,息贝尔等人。这些人也是"兰克学派"的主要成员。在德国,他的门生几乎垄断了各个大学的史学讲坛。还有不少外国的留学生,纷纷把他的史学理论及治史方法介绍到本国。通过阿克屯所创立的英国"剑桥学派",通过法国的蒙诺德等人的鼓吹,兰克的名声传遍了西欧。甚至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和亚洲的日本等国,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当1884年,美国历史学会成立时,他的信徒特为他呈献了唯一的"荣誉会员"的花冠。著名美国史家乔奇·班克劳夫特称他为"现犹健在的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信奉与继承兰克的史学理论及治史方法,在整个史学界蔚然成风。即使到了今天,还有不少史家奉他为史学的正宗嫡祖。完全可以这样说,在近代还没有哪一个历史学家象兰克那样对后世发生过如此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ref>[https://baike.so.com/doc/6396643-6610301.html 兰克]360搜索</ref>
 
==文献参考==
{{Reflist}}
[[Category:文學人物]]
[[Category:歷史學家]]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