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趙濤

移除 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只是固執如趙濤,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後,卻又肯回到老家太原,遵照父親的想法在師範學院當舞蹈老師,原來是發現自己舞蹈底子不夠柔軟,硬要去舞團可能不容易出頭。但這樣簡單教書的日子過不到半年,她就覺得人生好像被受限,「在我年輕的時候,已經看到老年的狀態。」
就在此時,賈樟柯找她演電影《站台》,開拓她人生的另外一個可能。原本以為演員就像電視上的娛樂新聞,成天參加紅毯、首映會,都是漂漂亮亮,拍戲第一天趙濤才發現大錯特錯,手腳都被凍到不行。所幸賈樟柯的作品是各大國際影展的最愛,趙濤後來也受邀去了 [[ 威尼斯 ]] [[ 坎城 ]] 影展,也算是見識到她從前以為的種種光鮮亮麗,以及亮麗背後的真面目,「我晚一天離開坎城,結果天氣變陰了,把那些棚子吹得到處都是。」 
從一個舞蹈老師,開始接觸演戲,到最後成為一個專業的演員,期間經歷了好長一段轉換期。「從2000年到2006年《三峽好人》之前,一直維持兩種生活的狀態,一邊在師範學院當老師,一邊在拍戲。」趙濤認為教書可以讓自己清醒,而演員可以讓她有更多表達的方式,「做一個電影演員的時候,發現可以把日常生活感受到的更多情感,放在電影當中,這也是一種表達。而這種表達,接受的人可能比看我用舞蹈表達的人要多,更大一些。」
之後決定放棄教職,專心當個演員,也是她自己的選擇:「一個孩子一生只上一次大學,做為老師,我有時請假了一年、有時請2年,我覺得特別過分。其實我是內疚的心情比較大一些,特別是對孩子、對學生特別內疚,所以離開學校。」
 
至於舞蹈,趙濤也沒有忘情,「我還記得小時候喜歡舞蹈的狀態,當音樂一放,雖然我不怎麼會跳,但能感受到音樂裡頭的情緒,跟著它歡喜、跟著它悲傷,那時候的舞蹈對一個十幾歲女孩來說,是一個情感表達。」
談到新作《[[江湖兒女]]》,趙濤坦言找不到有類似江湖背景的人可以參考,最後從3、4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場]],找到了靈感,「所有劫難,所有江湖女性的想像,都在這個人物身上找到。對我來說,只能在人物外傳裡頭找到蛛絲馬跡的江湖女性,最深的同感,就是聽天由命。」《江湖兒女》一片趙濤入圍第5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ref>[https://star.ettoday.net/news/1300689 《江湖兒女》金馬開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的江湖是什麼?]</ref>
[[ 賈樟柯]] 在2011年宣布結婚,似乎也是這對一起打拚的影壇夥伴,最好的結局。趙濤說嫁給導演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樣浪漫或轟轟烈烈,「導演是一個含蓄的人,特別是情感上表達比較含蓄。」她提到有一回賈樟柯曾在一本雜誌上發表文章,裡頭提到忙了一天回到房間,看到一首詩,才想到陪伴自己奔波多年的女人。
雖然已經成為[[ 賈彰柯]] 的固定班底、永遠的女主角,趙濤在2011年演出[[ 義大利片]] 《[[我是麗]]》(Io sono Li),讓她在[[ 義大利]] 拿下3座影后獎項,難道不會對其他片子心動嗎?「《[[三峽好人]]》之後,找到我的劇本都是那樣的風格,有時候甚至連角色名字都沒改。在這樣類似劇本當中,很多又是在[[四川]]拍,感覺好像跳不出來,所以我無法接受。後來選擇義大利導演,演出有移民背景的女人,去尋找感情、維護感情,對我的挑戰是自己一個人,去拍戲、生活大半年的時間。」
趙濤話說了一圈,其實還是非常支持老公,「我自己也期待拍出不同類型的片子,但當中一定要有賈導的片子,因為他是放在全世界都很傑出的導演,我覺得任何一個演員都會想跟他合作,表達不同情感、不同價值。當然跟他合作過程中,我也希望演一些不同類型的片子,比較懸疑、燒腦,神經質的人物。但演員還有一個工作就是等待,等待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