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嚴復

增加 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 李鸿 ]] 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 学、政治 学、政治经济 学、哲 学和自然科 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854年1月8日( [[ 咸丰 ]] 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
1866年( [[ 同治 ]] 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
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改名宗光,字又陵。
1872年(同治十一年)取得选用道员资格,改名复,字几道。
1877年3月( [[ 光绪 ]] 三年二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与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结为忘年交。
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Royal Naval College),回国后,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在北京任学部审定名词馆总纂。
1909年5月( [[ 宣统 ]] 元年四月)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
1910年1月17日(宣统元年十二月七日)清廷赐予文科进士出身。
1911年(宣统三年)创作大清国歌[[《巩金瓯》。]]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 [[ 北京大学 ]] 校,任首任校长;11月辞去校长职务。
1913年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
1914年1月26日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后被任为参政院参政。宪法起草委员。
1915年5月严复被 [[ 袁世凯 ]] 聘为宪法起草员;8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严复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要求惩办祸首及筹安会六君子,严复避祸于天津。
名家点评
[[ 康有为 ]]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 梁启超 ]]
梁启超称赞'''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
[[ 毛泽东 ]]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 胡适 ]]
胡适称赞“'''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 李克强 ]]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
[[ 郎咸平 ]]
他最后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悲剧就是在当时特殊环境下,他是唯一有能力了解西方浩瀚的哲学思想的中国人。但老天爷开了中国一个大玩笑,让他止步于“天演论”和以英国哲学思想为主的翻译工作。如果他向右进一步就能进入孕育军国主义的斯宾塞思想,向前进一步就能进入孕育现代法治化主义的康德思想,向左一步就能迸入孕育了社会主义的黒格尔马克思思想。但是,当时甚至到如今的中国都难以理解他深邃思想,从而造成后继无人的宭境 ,因此使得他的止步,让今天的中国都缺乏一个指导中国往何处去的哲学思想,只有读懂严复的悲剧,才能理解中国如今的悲哀。
[[Category:教育家]]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