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玉茹

增加 45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李玉茹| 圖像 = [[File:李玉茹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5.nipic.com/20100111/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京剧表演艺术家| 出生日期 = 1924年7月25日| 國籍 = 中國| 别名 = | 職業 = 演员| 知名原因 = 中华戏曲学校“四块玉”之一,曹禺的夫人| 知名作品 = 《小放牛》</br>《梅妃》</br>《红梅阁》</br>《小女人》</br>《李玉茹谈戏说艺》。}} '''李玉茹'''(1924年7月25日-2008年7月11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夫人。满族,祖籍北京,原名李淑贞、雪莹。 她幼从票友李墨香学老生,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青衣、后习花旦兼刀马旦,师从王瑶卿、程砚秋、于连泉(即筱翠花)、郭际湘、律佩芳、吴富琴等名家,为该校第四班"玉"字辈学生,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并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四块玉"。 == 个人经历==
李玉茹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1932年考入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工旦角,师承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名家。1940年毕业后,组织"如意社",自任社长并担任主要演员,先后与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等名家合作演出。抗战胜利后,李玉茹定居上海,自1946年起在天蟾舞台与叶盛兰、李少春等以"十大头牌"轮流挂牌演出。1947年,李玉茹参加周信芳领导的"易俗社",与周信芳、俞振飞等合作演出。上海解放后,李玉茹组建李玉茹京剧团,后并入上海京剧院并担任主要演员。生前任上海京剧院艺术顾问。
李玉茹女士,因病于2008年7月11日9时51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折叠编辑本段 == 艺术经历== 折叠 如意社
1940年毕业组织如意社,自任社长并担任主要演员,排演了《玉人美》、《三妇艳》、《鸳鸯泪》、《琥珀珠》、《美人鱼》等新戏,于1941年春节来沪演出。春节5天,李玉茹主演了《鸿鸾禧》;第七天起连续上演四场新剧《美人鱼》,饰妙华;接着上演《凤双飞》,前饰胡凤莲(即"渔婆旦"),后饰卢凤英(即"帐子旦"),经过20天的演出,誉满上海。接着又上演《鸳鸯泪》,前饰冯素蕙,后部反串小生饰杜文学,结果连场爆满。36天期满后,观众欲罢不能,只好再加演12天,先演4场《鸳鸯泪》,垫演2场《美人鱼》,再续演5场《鸳鸯泪》,最后一场临别纪念戏,大轴是全体反串《法门寺》。这次为期1个半月的演出,奠定了李玉茹在上海的声誉。当时,梅兰芳正蓄须明志、息影舞台而闲居上海,李玉茹得到机会拜梅兰芳为师,梅兰芳亲自传授给她《奇双会》、《霸王别姬》等戏;同时;她又拜赵桐珊(芙蓉草)为师,在花旦戏和刀马旦戏方面,得到赵桐珊的指导。1940年毕业后,也曾经拜荀慧生为师。
折叠 参加演出
1942年应邀参加扶风社与马连良在黄金大戏院合演《苏武牧羊》。
1944年起,又先后与叶盛兰、马富禄、袁世海、谭富英、李少春等合作演李玉茹李玉茹 出过《翠屏山》、《战宛城》、《董小宛》、《赵五娘》、《潇湘夜雨》、《香妃恨》等戏。抗战胜利后,与言慧珠、童芷苓来到上海定居。
1946年在天蟾舞台与叶盛章、叶盛兰、李少春等以"十大头牌"为号召,轮流挂头牌,与郭元汾合演《二进宫》,与叶盛章、马富禄、高维廉等合演《武松与潘金莲》,与李少春、袁世海、高维廉、叶盛章等合演《美人鱼》、《百战兴唐》等剧;继而,在黄金大戏院与杨宝森合作演出。
20世纪80年代初,她排演了根据日本歌舞伎改编的京剧《镜狮子》,饰演弥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演出于京、津、沪、宁、汉各地,均受欢迎。
折叠编辑本段 == 艺术特色==
她的扮相俊秀端庄,嗓音清朗浑厚,演唱声情并茂,功底深厚,戏路宽广,表演细腻传神。
128,8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