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最忆是成都(闵正威)

增加 5,951 位元組, 24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最忆是成都'''<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最忆是成都'''<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7058410/pexels-photo-2705841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最忆是成都》'''是[[中国]]当代作家闵正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最忆是成都===

记忆的碎片,在清晨的[[阳光]]下轻舞,像飞扬的[[精灵]]。

作为一名交换生,在中国待了这么长[[时间]],我[[经历]]过无数次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成都[[学习]]期间的[[生活]]琐碎。

成都地处盆地,周围高山环绕,高大的楼宇拔地而起、凌空直上。群楼彼此莫辨地堆积一片,被若暗若明的光线编织在一起。


从成都开车出来,触目所及皆是延绵起伏的大山,山间雾气升腾,云蒸霞蔚,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蓬莱仙境。我是那样地迷恋大山。那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在我的眼里都有了生命。

学校为交换生精心挑选寄宿制家庭,我顺利入住李阿姨的公寓。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我能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深刻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我习惯宅在家里,像一只蜗牛,蜷缩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想睡就睡,想起就起,白天黑夜连成线。唯与长夜相峙的时候,我的心灵柔弱。依稀的幻象以其偶有的诗意色彩,一幕幕在我漫不经意的大脑里静静闪过。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面容清纯甜美的女子,眼神清澈,笑容亲和,李阿姨对我视为己出。

李阿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岁月的沧桑,在她的脸上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我们俩不是姐妹,胜似姐妹。我们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这段心灵的旅程中,我们渐次登场,就像演员渐次出现在灯光璀璨如星河倾泻的舞台上。

她给我端来绿茶、水果和各种零食,甚至帮我削好果皮,切好,整齐地摆放在果盘里。她对我悉心照顾,一边为我准备着她最拿手的川菜美食,一边与我聊一些漫无边际的话题。她慷慨地把自己一切的爱物与我分享。

像许多老一辈的中国人那样,她对我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拥抱,不是热情洋溢的话语,而是通过琳琅满目的美食,应有尽有。家里终日弥漫着食物的清香和亲情的温馨。

她的每一句叮咛,如潺潺流水,是爱的呢喃,是每日的晨钟暮鼓,虽细碎却温暖如初。

起初,我觉得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过于简单、直白。如:多吃点。多喝汤。别熬夜。多穿点儿…… 随着日子的慢慢流逝,我逐渐明白了这其中所蕴含的深情。我能在冥想中,体验那一刹那的感动。

现在,我能准确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喜欢我、在意我了。她关注我的一日三餐,牵挂着我的衣食住行,叮嘱我按时吃饭、睡觉,添减衣物,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含蓄、深沉的关心,分明就是对我的偏爱。

与灵魂同频的人聚合,并不多见。我庆幸有那么几次。李阿姨若是板着脸让我早餐多吃点儿包子,或者催促我再吃一口她做的红烧肉,我知道,她是在关心我,给我口腹上的拥抱。

中国人赋予食物很多的意义,它可以是治国之道的隐喻,也可以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供品,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朴素]]的敬畏。

食物,是滋养身心、治疗疾病的良药。食物,是艺术,是工艺,是魔法。

食物,是厨师刀下霜雪般飘落的鱼片,是升腾的锅气中舞动的肉丝,是在蒸笼中膨胀的米粒,是酱缸酒罐中[[训练]]有素的微[[生物]]军,是小小厨房中幻化的[[百味]],是原材料的七十二变。从鸭舌到柚子皮,万事万物都能变成食物,给人们带去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转移,这是人类智慧的一大结晶。

最重要的是,食物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生命与爱连在一起,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

对中国人来说,饮食既是生理需要,也是生而为人最值得探寻的乐趣之一。如果生活泛若不系之舟,食物可以成为锚,在遭遇幻灭时成为避难所,在承受压迫时提供自由与创造的方寸之地,成为人生的慰藉。

在成都,我被看作是外国人。回了国,我又被看作是成都人。我悲哀地发现,我成了一个没有故乡、没有家的人。

每一个地方,都将我当作异类,每一种文化我都无法真正融入。我的灵魂没有根,只能在空中凄凉地游荡,找不到安息的[[家园]]。我想安静下来,可是,身体还在日渐消瘦,疲劳尚未消除,回忆是穿越时间的唯一方式。

当大雾终于散尽,成都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中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珍惜]]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在悲观的人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带有忧郁的[[色彩]]。一切都已经改变,你曾经以为属于你的世界已经没有地方适合你。

热爱,是一切浪漫的开始。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就是如此,不需要有太多的惆怅。<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68700268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闵正威,[[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职,中小学英语高级教师,喜欢文字,享受孤独,思想简单,崇尚自由,向往纯粹。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7,4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