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怀念吕工(苗云)

增加 7,423 位元組, 27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怀念吕工'''<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9976…”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怀念吕工'''<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9976628/pexels-photo-997662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怀念吕工》'''是[[中国]]当代作家苗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怀念吕工===

吕工离开我们将近一年半了,但在我的心里,好像他从未离去,只是去焦作儿子家里小住,也许哪天在河边散步就又碰见了,又能听到他亲切地问长问短,叮咛嘱咐。

2022年11月22日吕工病逝于焦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因疫情和其他原因,直到2023年国庆期间吕工才在儿女们的护送下回到济源老家举行葬礼。10月5日,我们一行4人到承留镇南石村参加吕工的葬礼,一路上我们共同回忆起与这位慈祥、智慧而又有趣的老人共同工作的美好时光,时而落泪时而大笑(回忆和老人在一起那些有趣的事)。工作中他像一位严师给予我们悉心的指导,用他的经验和智慧引导我们前行,而在生活中他又如一位慈父对我们关心备至,在我们困惑迷茫时给予[[温暖]]与[[鼓励]]。

初识吕工,是1987年的秋天。那时我刚满15岁,独自一人到长治求学,新鲜感一过,我便开始想家,一想家就哭。同宿舍小枝的妈妈,看我难过临回家前带着我们俩一起逛街买好吃的。回来刚走到宿舍门口,就听到家乡话从宿舍里传出来,原来是[[宿舍]]来了新同学,也是济源人。吕工是专程来送她的侄女上学的。听到[[熟悉]]的[[家乡]]话,我忍不住又哭了起来,吕工赶快安慰我,问我家住在哪里,一番[[介绍]],吕工竟然和父亲是同学,吕工再三保证回去帮我给家里捎个信,让父亲[[国庆]]节来看我。

再见吕工已是2002年的[[夏天]],在雅士达酒店[[建设]]工地,我作为自来水公司的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勘测供水线路,十几年未见,他已认不出来我,此时吕工已退休,受聘于济源的各个建设工程中。随后在文化城和城展馆—科技馆建设工程项目上和吕工有过短暂的接触。曾记得2008年在城展馆—科技馆项目暖通安装工程招标采购时,为确保采购到好的末端设备和安装队伍,我和吕工、双喜三人组成考察小组,从济源到焦作再到郑州,调查了解产品性能、安装企业情况及使用单位的反馈信息。吕工作为暖通专家,一遍遍给我们普及有关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三天时间我们每天起早贪黑,考察了20家多安装企业、末端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过程很辛苦,但相处很愉快,收获也颇丰。吕工封我为我们三人小组的小组长,由我安排每天的生活、行程和工作内容。当我嫌累想休息的时候,吕工总是笑眯眯地说:“小领导,接下来我们干什么工作?”短暂的相处让我更进一步了解这位70多岁的老人,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有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

2010年到2011年我被派到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中。和吕工一起在项目部[[工作]]。两年的相处,使我对这位老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对我们项目部的几个人,像父亲又像老师。每天中午一起到餐厅吃饭,他总是在门口给大家掀着门帘,看着我们一个个走进去,自己才进去。坐到餐桌旁再帮我们倒水,天天如此。慢慢地我们也从起初的不好意思到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服务和关爱。工作中他是导师,常常对我说在项目管理中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所学的电气专业,以前年轻经验少,以自己的专业为主,现在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拓宽视野,以整个项目管理师的理念来管理工程。为了更好地帮助我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他安排我负责所有工程的技术交底和施工变更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建筑、结构、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记得有一次,他到外地出差,工地现场只剩下我和两个刚刚毕业的女孩(丹丹和王静),他反复交待我要注意施工安全,每天按时打电话询问工地情况。人民医院综合楼11层高的大楼,施工阶段没有电梯,70多岁的高龄老人每天总要爬好几趟,一层层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他是智者,对于施工企业提出的难题和技术问题,他总是耐心地帮助解决,但对于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总能以理服人,让他们心服口服。曾有人开玩笑对所有参建施工企业负责人说,你们要是能辩论过吕工、征服吕工算你们有本事。他业务精湛,还有些傲气,技术上的问题总是细心地给我们讲解,还常常说“有些人不愿意教徒弟,怕徒弟超越师傅,我不怕,我愿意把所有知识的都教给你们,也不担心你们能超越我,你们也很难超越我”。

后来虽然不在一起工作,每年我们几个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要和吕工小聚,隔段时间他就会给我打个电话,问我生活工作怎样,出远门会捎些小礼物,禽流感和新冠来了,他会打电话让你勤洗手,把生鸡蛋洗干净,戴好口罩。近几年因疫情没有聚会,偶尔在河边散步碰到他,总是开心地叫一声好闺女,拍拍我的肩膀,关心地问一些工作生活上的琐事,嘱咐我要开开心心的生活。每次给他打个电话总是告诉我一切都好好的,过年过节一说去看望他,就总说在焦作儿子家里住。听着他中气十足的声音,觉得他身体还是和从前一样硬朗。吕工去世前一周,每天总想着给他打个电话,可每次总是这事那事没打成。2022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竟然没有给吕工打过一个电话,连他老人家什么时候生病了都不知道。

吕工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常常怀念这位善良敬业、严谨、傲气的老人。在我们的心里,他没有走远,他只是换了个地方默默地关心着我们,关心着他热爱的这座城市。

文字苍白,难以表达对这位老人深深的敬佩和无尽的怀念!

吕工简介:吕工名叫吕邦平,退休前是中原特钢基建处高级工程师。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15年一直工作在济源的城市建设一线,从九十年代初期创立济源市建设监理所时的总监到将近80岁高龄离开工作岗位。作为我市暖通专业第一人,多次谢绝施工企业的高薪聘请,拿着微薄的工资,默默无闻无私奋战在济源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济源一中、电视台、人民医院、中医院、检察院、文化城、科技馆、中级法院等等建设工地到处都是他的身影,他是济源的城市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22328167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苗云,[[河南]]济源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7,4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