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莲子

增加 14,643 位元組, 4 年前
新建条目
'<big>''医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专业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big>。'''



'''莲子'''(中药材)
[[File:莲子.jpg|缩略图| 莲子[https://p1.ssl.qhimg.com/t01612d03b37621f6ce.jpg 原图链接]]]
莲子为小坚果。呈椭圆形、卵形或卵圆形,其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长1.6-1.8厘米,宽1.1-1.2厘米,千粒重1100-1400克,幼果期果皮绿色,革质,后由绿转褐色,成熟时呈棕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无臭,味甘、微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莲子

拉丁学名:Semen Nelumbinis

别称:白莲、莲实、莲米、莲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科:睡莲科

种:莲

==药理介绍==
依据《[[中华本草]]》:莲子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各种名称===
中文名:莲子 拼音名:''Lián Zǐ''

英文名:Lotus Seed

别名:的、薂、藕实、水芝丹、莲实、泽芝、莲蓬子、莲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e Gaertn.

===来源===
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
[[File:莲子1.jpg|缩略图| 莲子[https://p1.ssl.qhimg.com/t011a3d40aca7ee2a7d.jpg 原图链接]]]
===采收和储藏===
9-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剪下莲蓬,剥出果实,趁鲜用快刀划开,剥去壳皮,晒干。

===原形态===
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土温达10℃以上时。种藕顶芽开始萌发,气温达15℃以上时,茎叶生长,20-30℃最适宜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25-35℃最适结藕,当气温下降至15℃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
====对水位要求====
生长初期5-10cm最适,生长盛期20-30cm,水位最高不宜淹没立叶。
====栽培技术====
以支藕、子藕作种,选土壤肥沃、保水保肥的水田。种藕一般要2节,每穴栽子藕2支或亲藕、子藕1支。每1hm2栽 7500-12000支,栽时按藕形开沟,将藕横放,顶芽向下倾斜。盖泥平沟,压紧防止浮起。
====田间管理====
除草,及时摘除枯黄浮叶。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在主茎长出1-2片叶时追肥1次,每 1hm2施粪肥15000-22500kg或氮肥225kg左右,以促进立叶生长和分枝。
====病虫害防治====
*长腿水叶甲,用 40%乙敌粉每1hm230kg,拌细土375kg,施入田面,放入浅水后耕火土中。
*莲窄摇蚊,幼虫期喷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
*莲藕黑斑病、莲藕揭斑病,发病开始用5O%多菌灵500倍加0.3 %洗衣粉喷雾;及时清除病叶。
[[File:莲子2.jpg|缩略图| 莲蓬[https://p1.ssl.qhimg.com/t01c3f7d371bbe7205d.jpg 原图链接]]]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7cm,直径0.8-1.5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先端中央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常有裂口,其周围及下方略下陷。种皮菲薄,紧贴子叶,不易剥离。质硬,破开后可见黄白色肥厚子叶2枚,中心凹入成槽形,具绿色莲子心。气无,味甘、涩,莲子心极苦。以个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淀粉粒众多,单粒椭圆形、广卵圆形或蚌壳形,长5-21μm,直径5-13μm,脐点缝状,层纹不明显。②子叶薄壁细胞壁做呈链珠状,隐约可见纹孔域,纹孔类三角形或稍延长,排列紧密。③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气孔保卫细胞新月形,细胞现网格样纹理,副卫细胞4-7。④胚根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墨菲薄,有的含脂肪油滴。

===化学成份===
含碳水化合物(62%),蛋白质(6.6%),脂肪(2.0%),钙( 0.089 %),磷( 0.285%),铁( 0.0064%)。脂肪中脂肪酸组成: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0.04%,棕榈酸(palmiticacid)17.32%,油酸(oleic acid)21.91%,亚油酸(linoleicacid)54.17%,亚麻酸(linolenic acid)6.19%。果实含和乌胺(higenamine)。果皮含荷叶碱(nuciferine),原荷叶碱(nornciferine),氧黄心树宁碱(Oxoushinsunine)和 N-去甲亚美罂粟碱(N-norarmepavine)。

===鉴别===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1g,加对70%乙醇10ml,冷浸 4h,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棉子糖加 75%乙醇溶解,作对照品。吸取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冰酪酸-水(4:1:5),展开2次,喷以a-萘酚硫酸液,10℃加热显色,供试品包潜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炮制===
拣尽杂质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将石莲子置锅内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

===性味===
甘;涩;平

===归经===
心;脾;肾;胃;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主脾虚久泻;泻久痢;肾虚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注意===
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本草拾遗]]》:生则胀人腹,中薏令人吐,食当去之。
*《[[本草备要]]》:大便燥者勿服。
*《[[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疸、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附方===
====治久痢不止====
老莲子二两(去心),为末,每服一钱,陈米汤调下。(《世医得效方》)
====治下痢饮食不入,俗名噤口痢====
鲜莲肉一两(1两=50克),黄连五钱(1钱=5克,编者注),人参五钱。水煎浓,细细与呷。(《本草经疏》)
====治噤口痢====
石莲不以多少,不炒,剥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治心火上炎,湿热下盛,小便涩赤,淋浊崩带,遗精等证====
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钱半。上锉散。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空心食前服。(《局方》清心莲子饮)
====治心经虚热,小便赤浊====
石莲肉(连心)六两,炙甘草一两。细末。每服二钱,灯心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莲子六一汤)
====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
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清米饮调下。(《奇效良方》莲肉散)
====补虚益损====
莲实(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宿,入大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酒送下。(《医学发明》水芝丸)
====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
莲肉、粳米各炒四两,茯苓二两。共为末,砂糖调和。每用两许,白汤送下。(《士材三书》莲肉糕)
====治翻胃====
石莲肉,为末,入些豆蔻末,米汤乘热调服。(《任斋直指方》莲子散)
====治产后胃寒咳逆,呕吐不食,或腹作胀====
石莲肉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姜汤或米饮调下,日三服。(《妇人良方》石莲散)

====各家论述====
*《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孟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

*《食医心镜》:止渴,去热。

*《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

*《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士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此其极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本经逢原》: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补助脾阴而涤除热毒,然必兼人参之大力开提胃气,方始克应。若痢久胃气虚寒,口噤不能食,则为戈戟也。

*《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医林纂要》:莲子,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泄、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去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

*《重庆堂随笔》:莲子,交心肾,不可去心,然能滞气。

*《王氏医案》: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若反胃由于胃虚,而气冲不纳者,但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胜于他药多矣。凡胃气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症噤口,热邪伤其胃中清和之气,故以黄连苦泄其邪,即仗莲子甘镇其胃。今肆中石莲皆伪,味苦反能伤胃,切不可用。惟鲜莲子煎之,清香不浑,镇胃之功独胜,如无鲜莲,干莲亦可。<ref>[http://zhongyaocai360.com/l/lianzi.html#26709 中药大全《莲子》]中医宝典</ref>

===临床应用===
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摘录】《中华本草》

==经典药膳==
*莲肉糕: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炒香;茯苓100g(去皮)。共研为细末,白糖适量,一同拦匀,加水使之成泥状,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即成。

源于《士材三书》。茯苓为补脾利湿药,与莲子肉、糯米同蒸糕食,则补脾益胃之功尤著。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脾益胃散:莲子肉、芡实、扁豆、薏苡仁、山药、白术、茯苓各120克,人参15克(或党参60克)。共炒研末。临用时可加适量白糖。每次用15~30克,以温开水冲调服。

源于《方脉正宗》。本书实即古方四君子汤去甘草,加入补脾诸物而成。药性平和,能滋养补益,健运脾胃。用于脾虚少食。腹泻,小儿疳积消瘦;肺结核病人肺脾两虚,咳嗽少气等。

*莲子百合麦冬汤:莲子15克(带心),百合30克,麦门冬12克。加水煎服。

本方用带心莲子以清心宁神,百合、麦门冬亦有清心宁神之效。用于病后余热未尽,心阴不足,心烦口干,心悸不眠等。

*莲子粥:莲子20克发胀后,在水中用刷把擦去表层,抽去莲心冲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在火上煮烂熟,备用。粳米100克同煮,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熟后掺入莲子,熟后加冰糖或白糖再稍炖既可食用。

*冰糖莲子:将莲子浸泡吸水,加冰糖上笼蒸,然后再炖浓食用。

*莲子红枣汤:莲藕两大截去皮切块洗净沥干;红枣4两、莲子2两用水浸泡至软后捞起;将藕块和红枣、莲子加冰糖适量水煮1个半小时,至食材软透。

可补血润肤,是长期疲劳过度,消耗精神的药补食品。

*红枣银耳莲子汤:红枣100克,白木耳50克,莲子100克,红糖适量。将红枣、白木耳、莲子洗净后泡水。锅中加适量的水,放入3种材料,煮熟后,加糖调味。

*银耳莲子羹:莲子100克、干银耳15克、鲜百合120克、香蕉2根、枸杞5克。冰糖100克。干银耳泡水2小时,拣去老蒂及杂质后撕成小朵,加水4杯入蒸茏蒸半个小时取出备用。新鲜百合拔开洗净去老蒂,香蕉洗净去皮,切为0.3厘米片。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调味料入蒸笼蒸半个小时即可。

*蜜汁红莲:是将莲子与红枣先用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白糖、猪板油,文火焖至汁干食用。配上银耳可调制成莲子银耳汤;配上人参和适量冰糖隔水蒸炖,为莲肉人参汤;配上桂圆再加红枣、糯米共煮,可熬成莲子桂圆汤。

*木瓜莲子百合汤:原料为木瓜、莲子、百合、红枣、银耳、牛奶、冰糖。将原料洗净切小块,莲子泡发蒸熟,银耳泡发撕小块。将原料放入开水中煮半小时,放入牛奶和木瓜最后放入百合即可,装入汤盘用薄荷叶点缀。

无论哪种莲馔,无不清香可口。历代达官贵人常食的“大补三元汤”,其中一元即为莲子。古今丰盛的宴席上,无不备有莲馔,如宋代《武林旧事》描写宋高宗的御宴、《西游记》中的“天厨”御宴、《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府盛宴,均有“莲子肉”、“干蒸莲子”,而“莲子汤”则是最后的压席菜,尚有“无莲不成席”之势。<ref>[https://wenda.so.com/q/1514676046217475 莲子的经典药膳有哪些]360问答</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10,6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