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7
次編輯
變更
昆仑使者 李贺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昆仑使者'''<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昆仑使者'''<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0419/75f69e9205824e05a11c8fa5cf240e6d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昆仑使者'''是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讽刺汉武帝妄求仙佛,以求长生之蠢行的诗作。诗的首联写汉武帝盼望昆仑使者,结果毫无消息;颔联写汉武帝用金盘承接的露水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颈联描述汉武帝死后陵墓随着岁月的消磨而残败;尾联写明月之下,万事全无着落,只留下孤寂的陵墓而已。
== 原文 ==
李贺〔唐代〕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 译文 ==
西王母的神鸟,还没带回长生的信息,茂陵的烟树却已深染愁色。
宫中的金盘仍在承接玉露,但茫茫的元气却收取不得。
墓道上的石兽,背上早生裂纹,石雕虬龙的鳞片多半残缺。
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是陵墓上长夜高悬的明月。
== 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写汉武帝求仙徒劳,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以求长生,荒诞误国,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首联“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起笔徐纡,“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刘彻身上。尽管汉武帝生前追求长生不死,喝玉露,吸元气,但结果还是葬身茂陵,与世长辞。这说明人类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颔联“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虽无“愁”字却延续了愁意。“愁”是诗人精心结构的意象。西王母的青鸟没有带回长生的消息是一愁,金盘承露,服食无法长生又是一愁。其愁的延长,那茂陵破败的景象无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因而,诗人认为最使人感到伤悲的,是茂陵上空高照的明月。言外之意,最可叹的是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唐人有借汉说唐的习惯,因此,对汉武帝的讽刺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发展,巨石造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雕刻在粗大宫柱上的虬龙总有一天会肢体断折。可见那种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这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末句是说只有这轮光照千古的明月,阅尽人间沧桑,是汉武帝求长生未遂的见证人,也是当今君王执迷此道而荒误国政的见证人,汉武帝虽然有求仙的迷信思想,但毕竟还不失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因此,作者在诗中也表现出对他有所惋惜。
这首诗从歌颂汉武帝的雄图大略入手,却感叹人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是借汉武帝来讽刺唐宪宗的痴心妄想,意在反对服药石以求长生这类荒诞无稽之事。此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八年(811年—813年)间。当时唐宪宗李纯听信和重用一些道人方士,想效仿汉武帝派遣使臣出使昆仑,开通西域,广求异珍,期冀长生。李贺运用借古喻手法创作出这首诗,实际上是对皇帝的讽刺和劝谏。
== 简析 ==
《昆仑使者》是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讽刺汉武帝妄求仙佛,以求长生之蠢行的诗作。诗的首联写汉武帝盼望昆仑使者,结果毫无消息;颔联写汉武帝用金盘承接的露水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颈联描述汉武帝死后陵墓随着岁月的消磨而残败;尾联写明月之下,万事全无着落,只留下孤寂的陵墓而已。此诗意象氛围凄迷冷落、见识深刻;诗中借古讽今,明是讽刺汉武帝,暗是讽刺唐代帝王妄信仙佛,讽刺锋芒凌厉、声情并茂。
== 李贺 ==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0a329efe8056.aspx 昆仑使者]</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center>'''昆仑使者'''<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0419/75f69e9205824e05a11c8fa5cf240e6d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昆仑使者'''是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讽刺汉武帝妄求仙佛,以求长生之蠢行的诗作。诗的首联写汉武帝盼望昆仑使者,结果毫无消息;颔联写汉武帝用金盘承接的露水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颈联描述汉武帝死后陵墓随着岁月的消磨而残败;尾联写明月之下,万事全无着落,只留下孤寂的陵墓而已。
== 原文 ==
李贺〔唐代〕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 译文 ==
西王母的神鸟,还没带回长生的信息,茂陵的烟树却已深染愁色。
宫中的金盘仍在承接玉露,但茫茫的元气却收取不得。
墓道上的石兽,背上早生裂纹,石雕虬龙的鳞片多半残缺。
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是陵墓上长夜高悬的明月。
== 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写汉武帝求仙徒劳,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以求长生,荒诞误国,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首联“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起笔徐纡,“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刘彻身上。尽管汉武帝生前追求长生不死,喝玉露,吸元气,但结果还是葬身茂陵,与世长辞。这说明人类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颔联“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虽无“愁”字却延续了愁意。“愁”是诗人精心结构的意象。西王母的青鸟没有带回长生的消息是一愁,金盘承露,服食无法长生又是一愁。其愁的延长,那茂陵破败的景象无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因而,诗人认为最使人感到伤悲的,是茂陵上空高照的明月。言外之意,最可叹的是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唐人有借汉说唐的习惯,因此,对汉武帝的讽刺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发展,巨石造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雕刻在粗大宫柱上的虬龙总有一天会肢体断折。可见那种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这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末句是说只有这轮光照千古的明月,阅尽人间沧桑,是汉武帝求长生未遂的见证人,也是当今君王执迷此道而荒误国政的见证人,汉武帝虽然有求仙的迷信思想,但毕竟还不失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因此,作者在诗中也表现出对他有所惋惜。
这首诗从歌颂汉武帝的雄图大略入手,却感叹人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是借汉武帝来讽刺唐宪宗的痴心妄想,意在反对服药石以求长生这类荒诞无稽之事。此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八年(811年—813年)间。当时唐宪宗李纯听信和重用一些道人方士,想效仿汉武帝派遣使臣出使昆仑,开通西域,广求异珍,期冀长生。李贺运用借古喻手法创作出这首诗,实际上是对皇帝的讽刺和劝谏。
== 简析 ==
《昆仑使者》是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讽刺汉武帝妄求仙佛,以求长生之蠢行的诗作。诗的首联写汉武帝盼望昆仑使者,结果毫无消息;颔联写汉武帝用金盘承接的露水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颈联描述汉武帝死后陵墓随着岁月的消磨而残败;尾联写明月之下,万事全无着落,只留下孤寂的陵墓而已。此诗意象氛围凄迷冷落、见识深刻;诗中借古讽今,明是讽刺汉武帝,暗是讽刺唐代帝王妄信仙佛,讽刺锋芒凌厉、声情并茂。
== 李贺 ==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0a329efe8056.aspx 昆仑使者]</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