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次編輯
變更
瑪麗·愛因斯沃斯
,修飾語句
瑪麗·愛因斯沃斯 ({{lang-en|Mary Dinsmore Ainsworth}},1913年12月1日 - 1999年3月21日 ) <ref name="Psychologists and Their Theories for Students">{{cite web|url=http://www.highbeam.com/doc/1G2-3456300011.html|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323101023/http://www.highbeam.com/doc/1G2-3456300011.html|dead-url=yes|archive-date=2015-03-23|title=Ainsworth, Mary D. Salter|work=Psychologists and Their Theories for Students|date=2005}}</ref>是一位加拿大籍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格伦代尔市,逝于弗吉尼亚州的夏洛特维尔市。<ref name=“知乎">{{cite web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17590 | title= 依恋理论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知乎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8}}</ref>
在心理學領域,愛因斯沃斯被稱為「依戀理論」之母。她最傑出的貢獻,就是發明了「陌生情境測驗」。<ref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 = https://kknews.cc/baby/pgxv6qj.html | title = 她一直工作到80歲,專門研究「嬰兒的依戀」,總結出3種不同類型 | date = 2018-06-26 | accessdate = 2019-08-19 }}</ref> 她設計了特殊的情境環境,以觀察孩子與其照顧者之間的早期情感依戀,許多愛因斯沃斯的研究是現代依附理論的「基石」。<ref name="NYT">{{cite news|last1=Ravo|first1=Nick|title=Mary Ainsworth, 85, Theorist On Mother-Infant Attachment|url=https://www.nytimes.com/1999/04/07/us/mary-ainsworth-85-theorist-on-mother-infant-attachment.html|work=The New York Times|date=April 7, 1999}}</ref>《普通心理學評論》在2002年發佈的一項關於20世紀,前百名心理學家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安斯沃思列的學術研究理論被後世學者在學術報告中引用次數最多的百名心理學家中排名第97位。<ref name="www2.webster.edu">{{cite web|url=http://www2.webster.edu/~woolflm/ainsworth.html|title=Mary D. Salter Ainsworth|work=Women's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Mind and Society}}</ref><ref>{{Cite web |url = http://m.9toutiao.com/showinfo-8-283377-0.html | title = 心理学江湖2-心理学界的女神 | author = 心理咨询师小鹿 | date = 2018-04-03 | language = 中文}}</ref>
== 生平 ==
=== 童年生活與求學階段 ===
愛因斯沃斯於1913年12月1日出生於[[俄亥俄州]]格伦代尔市,她的父母都是[[美國]][[賓洲]]頂級私立文理學院[[迪金森學院]]的畢業生,她的父親查爾斯·薩爾特擁有歷史碩士學位,在愛因斯沃斯出生時,她的父親在[[辛辛那提]]的一家製造公司工作,而她的母親瑪麗是一名家庭主婦。愛因斯沃斯是家中的長女,下面還有二妹妹,她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期望他們的三個女兒都能在學術獲得優異的成就。1918年,在愛因斯沃斯5歲的時候,因為她的父親工作升遷及公司搬遷的關係,使得愛因斯沃斯全家搬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愛因斯沃斯自此在多倫多成長,並在此完成了她的學業。<ref name="psychology.sunysb.edu">{{cite book|editor1=O’Connell, A.N. |editor2=Russo, N.F. |title=Models Of Achievement: Reflections Of Eminent Women In Psychology|date=1983|publish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location=New York|pages=200–219|chapter-url=http://www.psychology.sunysb.edu/attachment/pdf/mda_autobio.pdf|chapter=Mary D. Salter Ainsworth}}</ref>
愛因斯沃斯是一個早熟孩子,在三歲開始讀書,她的母親每週都會去當地的圖書館,為她選擇適合因斯沃斯閲讀的書籍。愛因斯沃斯在學校一直表現優異,在15歲時閱讀[[威廉·麥獨孤]]的著作《人物性格與生活行為》(1926年)後,她說:「我還從不曾想過,一個人完全可以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自己行為和感受的源頭,而不是單純關注外界力量的影響,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 <ref name=“每日頭條"/> 之後她便決定要成為一名心理學家。<ref name="psychology.sunysb.edu">{{cite book|editor1=O’Connell, A.N. |editor2=Russo, N.F. |title=Models Of Achievement: Reflections Of Eminent Women In Psychology|date=1983|publish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location=New York|pages=200–219|chapter-url=http://www.psychology.sunysb.edu/attachment/pdf/mda_autobio.pdf|chapter=Mary D. Salter Ainsworth}}</ref>由於她在學校表現十分優異,在她16歲時,她被[[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榮譽課程錄取,此榮譽課程僅錄取五名學生,而她是此五名學生中唯一的女性。在1935年拿到學士學位後,愛因斯沃斯決定繼續留在多倫多大學進修,在1936年獲得碩士學位後,<ref>{{cite book|title=A Study Guide for Psychologists and Their Theories for Students: MARY SALTER AINSWORTH|author=Gale|asin=B013EU4PSK|date=2015|p=7}}</ref>愛因斯沃斯更進一步,在1939年發表其博士論文 《基於安全概念的調整評估》(An Evaluation of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ecurity),<ref>Salter, 1940, p.45</ref>獲得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
===學術生涯===
(1954), Developments in the Rorschach technique
(Vol. 1). Yonkers-on-Hudson, NY:
World Book.</ref>之後 在1955年至1974年期間, 她 也曾 長期在[[翰霍普金斯大學]]當任教授,最後於1975年在[[維吉尼亞大學]]教學並定居,並在1984年退休,成為維吉尼亞大學的名譽教授。1989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ref name=“知乎"/>
愛因斯沃斯於1999年3月21日因中風去世于弗吉尼亚州的夏洛特维尔市,享年85歲。<ref name=“每日頭條"/>
== 婚姻生活 ==
在1950年, 瑪麗· 愛因斯沃斯與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倫納德·安斯沃思]]結婚,婚後因為倫納德·安斯沃思博士學位關係,他們移居[[倫敦]]以方便倫納德·安斯沃思至[[倫敦大學]]完成他博士學位。 瑪麗· 愛因斯沃斯和她丈夫倫納德的婚姻關係只維持了10年,他們在1960年離婚。在這10年中,因為倫納德的職業生涯的關係, 瑪麗 愛因斯沃斯 陪伴倫納德到不同地方,讓她有機會和許多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見面,包括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 (John Bowlby)。他們也曾搬到[[烏干達]]的[[坎帕拉]],在烏干達,愛因斯沃斯進行了她的第一次“母嬰”觀察。並因實地觀察及研究,愛因斯沃斯進而發表其第二本著作,《烏干達的嬰兒期》(Infancy in Uganda,1967)。<ref name=" Bretherton">Bretherton, I. (2003). Mary Ainsworth: Insightful observer and courageous theoretician. Portraits of pioneers in psychology, 5, 317-331.</ref>
== 學術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