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文广

增加 3,83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杨文广'''({{bd|?||1074年||}}),'''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
'''杨文广'''({{bd|?||1074年||}}),[[表字|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孙,与其祖[[杨业]]、父[[杨延昭]]三代并称名将,号“[[杨家将]]”。

== 生平 ==
'''杨文广''',[[表字|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父[[杨业]],[[云州]][[观察使]]判[[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在[[雍熙北伐]]中力尽被俘,绝食殉国,追赠[[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父[[杨延昭]],[[莫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病死任上。杨文广以[[父荫]]补官。[[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韩琦]]西征,杨文广以[[班行]](即三班奉职,从九品武阶)从討賊張海,以功授殿直(正九品武阶)。[[皇祐]]四年(1052年),彰化军节度使、宣徽南院使、荊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東、西路經制賊盜事[[狄青]]南征[[侬智高]],以知[[德顺军]](在[[泾原路]])杨文广为[[广南西路]][[兵马钤辖]],知[[宜州]]、[[邕州]]。积功升至左藏库使(从七品武阶)、带御器械(皇帝身边扈从,带其职用以增加威名)。

[[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皇帝谈起杨文广,称其为名将之后,又有战功,于是提拔其为[[成州]][[团练使]](从五品),加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中龙卫、神卫两军的统兵官,带其职用以增加威名),三年,加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神宗即位,升[[兴州]][[防御使]](从五品)、秦鳳路馬步軍副都總管。司徒兼侍中、陝西經略使、判永興軍事[[韩琦]]命其在[[筚篥]]筑城,杨文广声称在喷珠筑城,然后急行军到达筚篥完成筑城,西夏兵來時宋軍已有備,只好退兵,楊文廣乘勢遣將追擊,斬獲甚多,收到诏书褒奖,并受赐封衣、金帶、銀鞍勒马。后又知[[泾州]]、[[镇戎军]],转任[[定州路]]馬步軍[[副都总管]],加侍卫亲军步軍司[[都虞候]](侍卫亲军步军统兵官之一,仅次于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号称[[三衙]]管军之一)。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辽国遣使要求重定[[代州]]边界,杨文广上书献[[阵图]]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方略。朝廷还没答复,十一月,杨文广即病死任上,八年四月赠[[同州]][[观察使]](正五品)。

== 家庭 ==
[[File:Beijing opera01.jpg|thumb|right|京剧中杨文广成了穆桂英的儿子,在她的带领下驰骋沙场,但历史中的情况完全不同(左:杨七娘,中:穆桂英,右杨文广)]]
楊文廣的妻子姓[[慕容]]。慕容屬鮮卑族。據《[[保德]]州志》載,「楊文廣娶慕容氏,善戰。」據杨文广堂兄'''楊琪'''的墓志銘,杨琪亦娶慕容氏為妻。至於楊文廣所娶的這位善戰的'''慕容氏''',其實就是'''[[楊家將]]'''故事中的[[穆桂英]](惟穆氏的夫婿成了傳說人物楊宗保,而原本的夫婿楊文廣則成了她的儿子)。穆為慕容之誤。

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而小说《杨家府演义》中楊文廣是楊家將第四代人物,父母是正史上不存在的楊宗保、穆桂英。

==參考==
* 何冠環,〈[http://commons.ln.edu.hk/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40&context=ljcs_1999 北宋楊家將第三代傳人楊文廣(?─1074)事蹟新考]〉,《北宋武將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6月)
[[Category:宋朝軍事人物|Y杨]]
[[Category:文学角色|Y杨]]
[[Category:太原人|Y杨]]
[[Category:杨姓|W文]]
[[Category:楊家將角色]]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