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9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伤愚溪三首'''<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伤愚溪三首'''<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0419/4a0bf79ee6e248398260b68b3deef8d4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伤愚溪三首'''是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都是写愚溪柳宗元旧居犹在而人事全非的,借咏唱愚溪景物的寂寞无主,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伤悼之情。第一首诗以溪水、燕子、庭草、山榴等春景衬托“草堂无主”的凄凉;第二首诗写柳宗元身后的萧条,并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第三首诗写草堂风光,借嵇康、吕安被害之典,对柳宗元的不幸早逝表达深深惋惜之情。
== 原文 ==
刘禹锡〔唐代〕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 译文 ==
我的老朋友柳宗元谪居永州,得了一块好地方,在那里建造房屋,种植蔬菜,筑造了池塘小洲,建起了亭台楼榭,命名为愚溪。柳子死后三年,有一个僧人云游零陵,告诉我说:“愚溪再也不像从前的样子了。”一听到僧人这话,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就把听到的情况写成七言诗,以表哀悼。
溪水悠悠地流着,春天自然来了,草堂已经没有主人,燕子还是飞回。
隔着帘子,只看到庭中长满野草,那一树山榴花,依旧烂熳地盛开。
草圣似的几行草书还留在断墙残壁上,当年手植的千株柑树已经属于邻家。
只看见里门上仍是当年那块通德匾,但是只有柴车寂寞地出入在斜阳下。
当年的柴门和竹篱还依依存在,野草和青苔却一天天增多。
现在纵使邻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谁能从这里经过?
== 创作背景 ==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先住在城南龙兴寺,后在河西愚溪旁筑草堂为家。愚溪原名冉溪,又称染溪,柳宗元仿愚公谷之名,改溪名为愚溪。随着时光的流逝,柳宗元去世,他所建置的愚溪景物已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刘禹锡听到这些消息,悲伤不已,于是写下这三首诗来派遣心中的悲伤。
== 赏析 ==
诗前小序,一是概括了柳宗元居愚溪的情况,点出“结第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的特征,与八愚胜景相吻合;二是说明写诗的原因,听说愚溪草堂已不像过去的样子,故“悲不能自胜”,写诗以寄恨。
第一首诗从愚溪、草堂下笔,溪水悠悠,芳草萋萋,春来燕回,主人已去,引起无限伤感。满树鲜艳的山榴花开得正旺,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首诗先写柳宗元的遗书、遗物,睹物思人,使人回想柳宗元的生平。接着笔锋一转,由物及人,借孔融表彰郑玄立通德门之事,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结尾以夕阳之下寂寞过往的樵车,来反衬草堂的凄凉,不平之气隐含其中。
第三首写草堂风光,柳树团团,竹林青翠,而草堂的野草青苔因主人离去而日渐增多,显得更为荒凉。后面用典,借西晋正始年间(240~249)向秀与嵇康的交情来抒发心中的怅恨,指出:即使邻人善于吹笛,又有谁能够经过愚溪草堂,像向秀那样感笛声而写出新的《思旧赋》呢?
这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诗中所咏景物多是与柳宗元有关的旧物,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 简析 ==
《伤愚溪三首》是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都是写愚溪柳宗元旧居犹在而人事全非的,借咏唱愚溪景物的寂寞无主,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伤悼之情。第一首诗以溪水、燕子、庭草、山榴等春景衬托“草堂无主”的凄凉;第二首诗写柳宗元身后的萧条,并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第三首诗写草堂风光,借嵇康、吕安被害之典,对柳宗元的不幸早逝表达深深惋惜之情。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 刘禹锡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d667c84a92a0.aspx 伤愚溪三首]</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center>'''伤愚溪三首'''<br><img src="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0419/4a0bf79ee6e248398260b68b3deef8d4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伤愚溪三首'''是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都是写愚溪柳宗元旧居犹在而人事全非的,借咏唱愚溪景物的寂寞无主,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伤悼之情。第一首诗以溪水、燕子、庭草、山榴等春景衬托“草堂无主”的凄凉;第二首诗写柳宗元身后的萧条,并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第三首诗写草堂风光,借嵇康、吕安被害之典,对柳宗元的不幸早逝表达深深惋惜之情。
== 原文 ==
刘禹锡〔唐代〕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 译文 ==
我的老朋友柳宗元谪居永州,得了一块好地方,在那里建造房屋,种植蔬菜,筑造了池塘小洲,建起了亭台楼榭,命名为愚溪。柳子死后三年,有一个僧人云游零陵,告诉我说:“愚溪再也不像从前的样子了。”一听到僧人这话,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就把听到的情况写成七言诗,以表哀悼。
溪水悠悠地流着,春天自然来了,草堂已经没有主人,燕子还是飞回。
隔着帘子,只看到庭中长满野草,那一树山榴花,依旧烂熳地盛开。
草圣似的几行草书还留在断墙残壁上,当年手植的千株柑树已经属于邻家。
只看见里门上仍是当年那块通德匾,但是只有柴车寂寞地出入在斜阳下。
当年的柴门和竹篱还依依存在,野草和青苔却一天天增多。
现在纵使邻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谁能从这里经过?
== 创作背景 ==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先住在城南龙兴寺,后在河西愚溪旁筑草堂为家。愚溪原名冉溪,又称染溪,柳宗元仿愚公谷之名,改溪名为愚溪。随着时光的流逝,柳宗元去世,他所建置的愚溪景物已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刘禹锡听到这些消息,悲伤不已,于是写下这三首诗来派遣心中的悲伤。
== 赏析 ==
诗前小序,一是概括了柳宗元居愚溪的情况,点出“结第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的特征,与八愚胜景相吻合;二是说明写诗的原因,听说愚溪草堂已不像过去的样子,故“悲不能自胜”,写诗以寄恨。
第一首诗从愚溪、草堂下笔,溪水悠悠,芳草萋萋,春来燕回,主人已去,引起无限伤感。满树鲜艳的山榴花开得正旺,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首诗先写柳宗元的遗书、遗物,睹物思人,使人回想柳宗元的生平。接着笔锋一转,由物及人,借孔融表彰郑玄立通德门之事,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结尾以夕阳之下寂寞过往的樵车,来反衬草堂的凄凉,不平之气隐含其中。
第三首写草堂风光,柳树团团,竹林青翠,而草堂的野草青苔因主人离去而日渐增多,显得更为荒凉。后面用典,借西晋正始年间(240~249)向秀与嵇康的交情来抒发心中的怅恨,指出:即使邻人善于吹笛,又有谁能够经过愚溪草堂,像向秀那样感笛声而写出新的《思旧赋》呢?
这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诗中所咏景物多是与柳宗元有关的旧物,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 简析 ==
《伤愚溪三首》是一组七言绝句。这三首诗都是写愚溪柳宗元旧居犹在而人事全非的,借咏唱愚溪景物的寂寞无主,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伤悼之情。第一首诗以溪水、燕子、庭草、山榴等春景衬托“草堂无主”的凄凉;第二首诗写柳宗元身后的萧条,并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第三首诗写草堂风光,借嵇康、吕安被害之典,对柳宗元的不幸早逝表达深深惋惜之情。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 刘禹锡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d667c84a92a0.aspx 伤愚溪三首]</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