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塔斯馬尼亞惡魔

增加 16,878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袋獾'''<br><img src="https://tomorrowsci.com/wp-content/uploa…”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袋獾'''<br><img src="https://tomorrowsci.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E8%A2%8B%E9%A9%A9-678x381.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tomorrowsci.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E8%A2%8B%E9%A9%A9-678x381.jpg 原圖鏈結] [https://tomorrowsci.com/medicine/%E9%9D%A2%E9%83%A8%E8%85%AB%E7%98%A4%E7%97%85-%E8%A2%8B%E7%8D%BE-%E6%BC%94%E5%8C%96-%E7%99%8C%E7%97%87-%E5%85%B1%E5%AD%98-%E8%83%BD%E5%8A%9B/ 圖片來自 明日科學]</small>
|}
</div>

'''[[袋獾]]'''(學名:Sarcophilus harrisii),亦被稱作'''[[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是一種[[有袋動物|有袋類]]的[[食肉動物]],如今只有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

袋獾是[[袋獾屬]]中唯一未[[滅絕]]的成員,體形跟一隻小[[狗]]差不多,肌肉十分的发达及壮硕。<br>其特徵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擊時發出的[[氣味|臭味]]、刺耳的叫聲,以及進食時的神態。除狩獵外,袋獾也進食[[腐肉]]。牠們通常單獨行動,但有時也與其他袋獾一起進食。

在[[袋狼]]於1936年滅絕後,袋獾成為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由於袋獾曾對塔斯馬尼亞島居民飼養的家畜造成威脅,因此當地政府也曾允許居民獵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對牠們的狩獵行為才停止。

1990年代末,[[袋獾面部腫瘤病]]嚴重影響了袋獾的數量,故袋獾已於2008年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現時塔斯馬尼亞州政府正進行一系列的工作,以減少這疾病對袋獾的影響。

==外觀&特徵 ==
袋獾體型矮胖及粗壯,[[頭]]大[[尾]]短。貯存[[脂肪]]的尾部是袋獾健康的指標,因此瘦削的尾部代表袋獾健康欠佳。袋獾的毛髮呈黑色,不過[[胸部]]和[[臀部]]往往帶有小塊白色的毛。

袋獾和其他[[有袋動物]]不同之處在於其前足比後足稍長。牠們可以最高時速13[[公里|-{zh-hans:千米;zh-hk:千米;zh-tw:公里;}-]](8.1[[英里]])奔跑。雄性袋獾體型一般較雌性為大:雄性平均身長為652-{zh-hans:毫米;zh-hk:毫米;zh-tw:公釐;}-(其中尾部長258-{zh-hans:毫米;zh-hk:毫米;zh-tw:公釐;}-),平均體重則為8[[公斤|-{zh-hans:千克;zh-hk:千克;zh-tw:公斤;}-]];雌性平均身長則為570-{zh-hans:毫米;zh-hk:毫米;zh-tw:公釐;}-(其中尾部長244-{zh-hans:毫米;zh-hk:毫米;zh-tw:公釐;}-),平均體重6公斤<ref name=Guiler1983>Guiler, E.R. Tasmanian Devil in R. Strahan Ed. ''The Australian Museum Complete Book of Australian Mammals''. 1983年:27–28頁。 Angus & Robertson ISBN 0-207-14454-0 {{en}}</ref>。野生袋獾的壽命為6[[年]],受飼養的袋獾則較長壽。

袋獾臉上和頭頂有[[觸鬚]],以便在黑暗中尋找獵物或偵測同類的存在。牠們在被激怒時會放出臭氣,刺鼻程度可與[[臭鼬]]比擬。袋獾長於[[聽覺]]及[[嗅覺]],至於[[視覺]]則以黑白視力表現較佳,因為牠們多在晚上出動。牠們較能看到移動物件,卻難以觀察靜止物件<ref name=DPIWEweb1>塔斯馬尼亞第一產業及水務部,《袋獾常見問題》,[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WebPages/BHAN-5372WP?open 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WebPages/BHAN-5372WP?ope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908104131/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WebPages/BHAN-5372WP?open |date=2005-09-08 }},2007年8月1日更新。 {{en}}</ref>。

一項關於哺乳類動物噬咬能力的分析指出,相對於各自的體積而言,袋獾是噬力最強的現存哺乳類動物<ref name=Wroe2005>Wroe, S, McHenry, C, and Thomason, J. Bite club: comparative bite force in big biting mammals and the prediction of predatory behaviour in fossil taxa. 出自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05年,272期:619–625頁 PMID 15817436 {{en}}</ref>。這與其頭部大小有一定關係。袋獾一生之中只有一副會慢慢長大的[[牙齒]]<ref name=DPIWEweb1 />。

== 繁殖 ==
雌性袋獾自2歲起每年[[發情期|發情]]一次。在發情的時候,雌性袋獾會製造多個[[卵子]]<ref name=Guiler1970>Guiler, E.R. Observations on the Tasmanian Devil, ''Sarcophilus harrisii'' II. Reproduction, Breeding and Growth of Pouch Young.出自《澳大利亞動物學雜誌》。1970年,第18期:63–70頁 {{en}}</ref>。每年的三月是交配期,交配不分時間地在遮蔽的空間進行。雄性袋獾會互相鬥毆以爭奪交配權,但如勝利者在交配後不加看守的話雌性會和其他雄性交配,因為袋獾是[[多配偶制|多偶]]的動物。

袋獾的妊娠期為31天,每胎至少生20至30隻,重0.18至0.24克<ref name=Fischer2001>Fisher, D.O. 等, The ecological basis of life history variation in marsupials, Appendix A,[http://esapubs.org/archive/ecol/E082/042/appendix-A.htm http://esapubs.org/archive/ecol/E082/042/appendix-A.htm]。出自《生態》。2001年,第82期:3531-3540頁 {{en}}</ref> 的幼仔<ref name=DPIWEweb1 />。幼仔出生後會留在[[育嬰袋]]裏約100天,不過因為裏面只有四個[[乳頭]],因此每胎只有四隻幼仔能夠存活下來(雌性幼子的存活率比雄性高)<ref name=Guiler1970 />。和[[袋熊]]一樣,袋獾的育嬰袋是向後開口的,因此母親難以和子女直接交流互動。

幼仔在育嬰袋內繼續迅速生長。在第15天後牠們開始長出耳朵,緊接著的是眼瞼和觸鬚(三部份的生長各相差一天)。第20天幼仔會長出口唇,第49天開始長出皮毛,直至第90天左右長滿全身為止。牠們的眼在長滿毛的前後(第87至93天)就能夠睜開,到第100天左右便會斷奶<ref name=Guiler1970 />。再過五天,小崽便可離開育嬰袋,這時牠們約重200克。與[[袋鼠]]不同,袋獾離開育嬰袋後便不會回去,但會留在母親的巢中約三個月,在[[十月]]至[[十二月]]間開始外出,到隔年的一月開始獨立生活。袋獾母親每年只有約六星期的時間不需養育子女。

== 習性 ==
袋獾在[[塔斯馬尼亞]]隨處可見,對乾燥的[[硬葉植物|硬葉]]樹林或接近海岸的林地尤其鍾愛。牠們晝伏夜出,日間棲身在茂密的[[灌木]]林或地洞之中。小袋獾能爬樹,但成年袋獾就不能。另外袋獾也能[[游泳]]。牠們喜愛單獨行動而不成群出沒<ref name=Fischer2001 />。袋獾的活動範圍介乎8至20[[平方公里|-{zh-hans:平方千米;zh-hk:平方千米;zh-tw:平方公里;}-]]之間,常常與其他動物的領地重疊。

袋獾可以吃進一隻小型的[[沙袋鼠]],但實際上袋獾奉行[[機會主義]],而牠們常吃[[腐肉]]多於捕獵活的動物。袋獾喜好的食物為[[袋熊]],然而牠們也會視乎周圍的食物多寡<ref name=DPIWEweb1 /> 進食其他家畜(如[[綿羊]])、[[鳥類]]、[[魚類]]、[[青蛙]]以及[[爬蟲類]]動物。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當於其[[體重]]15%的食物,但情況許可的話牠們也會在半小時內吃掉相當於其體重 40% 的食物<ref name=Pemberton1993>Pemberton, D. 與 Renouf, D:A field-study of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behaviour of Tasmanina Devils at feeding sites。出自《澳大利亞動物學雜誌》。1993年,41期:507–526頁 {{en}}</ref>。

除了普通的肉和[[內臟]],袋獾也會吃掉獵物的[[毛皮]]和[[骨頭]]。農民對袋獾的這種習性甚為歡迎,因為牠們令那些能夠傷害家畜的[[昆蟲]]找不到腐爛組織可吃而絶跡於農場。

進食對袋獾而言是[[社交]]活動,而牠們通常也在進食的時候發出刺耳的聲音。有時會有12隻袋獾一起進食,叫聲在數[[公里]]外也可聽見。一項研究發現袋獾至少有20種[[身體語言]](包括牠們那廣為人知、樣子兇惡的呵欠)以及11種叫聲,用以互相溝通。這些溝通渠道也被袋獾用來顯示自己的權威,可是袋獾之間仍不時進行打鬥<ref name=Pemberton1993 />。成年的雄性袋獾最具[[侵略性]],而在牠們身上也往往找到因為爭奪食物或配偶而打鬥所產生的傷痕。

== 保育狀況 ==
塔斯馬尼亞作為大型肉食有袋動物的避難所由來已久。在人類到達後不久,澳洲大陸上的大型肉食有袋動物迅速絕跡,只有最小、適應力最強的品種得以倖存。[[維多利亞省]]西部的[[化石]]證據顯示袋獾直至六百年前(即在[[歐洲]]殖民者登陸澳洲的四百年前<ref name=Guiler1983 />)仍有在澳洲大陸活動,但[[澳洲犬]]和[[澳洲原住民]]的捕獵活動使袋獾在那裏絶跡<ref name=Johnson2003>Johnson, C.N. 及 Wroe, S. Causes of extinction of vertebrates during the Holocene of mainland Australia: arrival of the dingo, or human impact? 出自《全新世》。2003年,13期:941–948頁 {{en}}</ref>。至於塔斯馬尼亞則因為沒有澳洲犬定居,許多大型有袋動物在歐洲殖民者到來時仍活躍於這個島上。

歐洲人把島上[[袋狼]]趕盡殺絕的事蹟可謂廣為人知,而袋獾也有因此受到威脅。第一批吃過袋獾的人曾表示袋獾的味道像小牛肉。後來大家相信袋獾會捕殺家畜後,便開始了大規模捕獵袋獾的行動。這行動由1830年左右開始,令袋獾在頻頻遭到[[陷阱]]和[[毒藥]]捕殺之下瀕臨滅絕。不過,當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去後,人們便認識到自己對袋獾的威脅。五年後(1941年),保護袋獾的[[法律]]生效,牠們的數量也逐漸回升。

另外,歷史上有兩次袋獾數目異常下降的紀錄,分別在1909年和1950年發生<ref name=Guiler1983 />。人們相信兩次事件均由[[瘟疫]]造成。現時估計有一萬至十萬頭袋獾,而有關當局根據2006年底的數據推斷成年袋獾的數目介乎二萬至五萬頭之間<ref name=DPIWEweb1 />。另一些研究面部腫瘤疾病的學者則估計現存袋獾總數介乎二萬頭與七萬五千頭之間<ref name=Byrnes>Byrnes, M. Battle to save Tasmanian devil from extinction [http://www.alertnet.org/thenews/newsdesk/SYD321428.htm http://www.alertnet.org/thenews/newsdesk/SYD321428.htm],2007年3月15日。 {{en}}</ref>。

=== 面部腫瘤疾病 ===
自1999年起,袋獾面部腫瘤病(Devil Facial Tumour Disease,簡稱DFTD)估計已使袋獾的數量下降20%至50%,影響範圍佔塔斯馬尼亞州的65%<ref name=DFTDUpdateJune20005>塔斯馬尼亞第一產業及水務部,《袋獾面部腫瘤病──2005年6月更新》, [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D73V5/$FILE/Tas_devil_update_June2005.pdf 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D73V5/$FILE/Tas_devil_update_June2005.pdf]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07075720/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D73V5/%24FILE/Tas_devil_update_June2005.pdf |date=2008-09-07 }} {{en}}</ref><ref name=DPIWEDMS2005>塔斯馬尼亞第一產業及水務部,《袋獾面部腫瘤病:疾病監控策略》,[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996MH/$FILE/DFTD_DMS_Feb05a.pdf 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996MH/$FILE/DFTD_DMS_Feb05a.pdf]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07075712/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996MH/%24FILE/DFTD_DMS_Feb05a.pdf |date=2008-09-07 }},2005年2月 {{en}}</ref>。受影響的袋獾在12至18個月內死亡的[[機率]]可高達百分之百<ref name=DPIWEweb3>塔斯馬尼亞第一產業及水務部,《影響袋獾的疾病》。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921014142/http://www.dpiwe.tas.gov.au/inter.nsf/WebPages/LBUN-5QF86G?open |date=2005-09-21 }},2007年8月1日更新。 {{en}}</ref>。疫症主要集中在塔斯馬尼亞的東部,但南部也曾證實三宗病例。

<!--[[File:DFTD dec04.jpg|260px|left|thumb|袋獾面部腫瘤病分佈圖。著色部份為受疫症影響地區]]-->
當局藉監控野生袋獾的數量來追蹤疫症的傳播和強弱。實地監控的辦法為捕捉患病的袋獾以統計染病者的數目,並在往後的時間反覆調查同一地點以取得疫症散播的情況。直至目前為止,監控的結果表明疫症可於短時間內對一個地區產生嚴重影響。現時有一些長期監控工作正在進行,有助判斷疫症的影響是否長久,以及袋獾數量有否回升<ref name=DPIWEDMS2005 />。當地的工作人員也測試抗疫措施的有效性。他們採取的行動包括捕捉並帶走染病的袋獾,試圖遏止疫症蔓延,讓袋獾有足夠的時間成長和繁殖<ref name=DPIWEDMS2005 />。

當局在塔斯馬尼亞首府[[荷巴特]]市郊以及東面的[[瑪利亞島]]上設置了兩個「保險」的袋獾保育區,收容沒有染病的袋獾。澳洲一些動物園也收容了一些袋獾讓牠們繁衍。袋獾在2005年5月被建議列入塔斯馬尼亞州的受威脅物種名單中,狀態為[[易危]] (vulnerable),代表袋獾在中期有滅絕的可能<ref name="2006 listing">塔斯馬尼亞第一產業及水務部,《袋獾面部腫瘤病袋新聞稿》,[http://www.dpiw.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MW7Y8/$FILE/devilNews_March2006.pdf http://www.dpiw.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MW7Y8/$FILE/devilNews_March2006.pdf]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26064002/http://www.dpiw.tas.gov.au/inter.nsf/Attachments/LBUN-6MW7Y8/%24FILE/devilNews_March2006.pdf |date=2009-03-26 }} 2006年3月。 {{en}}</ref><ref>澳大利亞環境與資源部,《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第 3‧6 項──袋獾》。[http://www.deh.gov.au/epbc/publications/pubs/tasmanian-devil-policy.pdf http://www.deh.gov.au/epbc/publications/pubs/tasmanian-devil-policy.pdf]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09233522/http://www.deh.gov.au/epbc/publications/pubs/tasmanian-devil-policy.pdf |date=2006-11-09 }},2006年7月。 {{en}}</ref>。另一方面,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仍根據1996年的有關調查把袋獾的狀況定為「無危」。

近年袋獾數量的下降也被認為是一個生態問題,因為袋獾的存在防止了在2001年被偷運上塔斯馬尼亞的[[赤狐]]落地生根<。赤狐在澳洲其他地方已成為[[入侵物種]],而人們擔心赤狐在塔斯馬尼亞落地生根會影響袋獾數量的恢復。

== 袋獾與文化 ==
袋獾在澳大利亞是標誌性的動物。塔斯馬尼亞的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機構均以袋獾為標誌,而其[[澳式足球]]聯賽代表隊不僅以袋獾為標誌,甚至取名為「[[塔斯馬尼亞惡魔隊]]」。已解散的[[荷巴特]]籃球隊亦稱作「惡魔隊」。袋獾也是六種在1989至1994年間發行的二百澳元紀念硬幣出現的本土動物之一。而對本土和外地的遊客而言,袋獾均是非常受歡迎的。

因為牠們的獨特習性,不少[[紀錄片]]和非故事性的兒童書籍皆以袋獾為題材。最近拍攝的一套關於袋獾的紀錄片''Terrors of Tasmania''於2005年首播。片集追蹤一隻名叫Manganinnie的雌性袋獾,紀錄了牠生兒育女的過程,並探討了面部腫瘤病的影響和相關的保育措施。該片集在澳洲的電視台以及美國的[[國家地理頻道]]都有播出。

澳洲政府限制出口袋獾,因此牠們只能在澳洲被飼養。最後一隻 (已知的) 出口袋獾於2004年死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不過塔斯馬尼亞政府在次年10月向[[丹麥]][[哥本哈根]]的[[動物園]]送出了兩頭袋獾,慶祝該國的[[弗雷德里克王儲 (丹麥)|弗雷德里克王儲]]伉儷誕下長子。 (丹麥儲妃出生於塔斯馬尼亞)<ref name=Devilgift>''Tassie sends devils to celebrate birth'',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2005年10月17日 {{en}}</ref>。

在國際最廣為人知的袋獾參照可能是[[華納兄弟]]的[[樂一通]](Looney Tunes)動畫劇角色[[躁狂塔斯|塔斯]]('''Taz''')。塔斯的外貌(修長的[[犬齒]]、巨大的頭部、短腳)和袋獾甚為相似,但行為頗有不同之處。另外,一隻基因變異的[[老鼠]]也被戲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因為牠的[[耳]]長有異常的觸鬚細胞,使其經常搖頭和打轉,與卡通裏的塔斯非常相像<ref name=Erven2002>Erven, A. 等,A novel stereocilia defect in sensory hair cells of the deaf mouse mutant Tasmanian Devil. 出自''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2年,第16期:1433–1441頁。 PMID 12405956</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135,84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