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无为市无城镇社后井小学

增加 5,365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无为市无城镇社后井小学'''广大师生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时,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f>[htt…”


'''无为市无城镇社后井小学'''广大师生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时,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f>[http://news.sohu.com/a/535894680_121106908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搜狐,2022-04-07</ref>伟大旗帜,扎实学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好教育实践。在具体教育教学<ref>[https://www.sohu.com/a/385927920_120608960 环境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搜狐,2020-04-06</ref>和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务实求进,推进教育的改革开放,才能不断突破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园咨询==

===【智慧无为】无为有个黄闸村,一村走出两位将军一位师长===

====无城黄闸村:将军的故乡,红色的传承====

坐落于无为市无城镇仓头社区的“三村人家,景和黄闸”,天蓝水清,春和景明。此处是生态环境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更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如果你驻立于黄闸村的红星广场,你将听到有关英雄的故事,了解到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据当地村民介绍,“三村人家”原由“杨柳”“黄闸”“花保”三村合并,后改名为“张村”“季村”“上胡”三村。这方神奇的水土孕育了一批爱国将领,有国民党爱国中将——季嚼梅将军,从扛枪打仗走过来的季鸿少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胡世寿师长。

====国民党爱国将领——季嚼梅将军====

季嚼梅将军系无城镇仓头季村人,原名季永懋,曾用名季鼐。字作梅,号勉斋。生于1888年4月14日,卒于1961年3月13日,享年73岁。

其父是私塾先生,家有兄弟三人。季嚼梅,排行老大。他从小读私塾至17岁。于1911年初去武昌当了学生军,入编湖北学生军第一总队第二大队,参加了武昌起义。民国成立后,季嚼梅的部队被编入了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21年,季嚼梅调入安徽混成旅二团任上尉副营长。其时季看到北洋军阀争权夺利,置国计民生于不顾,痛心疾首,感慨不已。

1926年正值广州国民革命之际,季辞职赴粤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在总部参谋处任中校参谋,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搞独裁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激起了季等有识之士的义愤。

1932年底季嚼梅继任十七军(徐庭瑶任军长)少将参谋长。1933年徐庭瑶任保定行营主任时,出国考察之际,由季代理行营主任、军长之职。1935年部队撤销番号,季至军事参议院任少将参议。

1938年季嚼梅调38集团军总部参与了昆仑关战役的指挥后,调远征军长官部任中将高参。参与了滇西战役的指挥,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奉军委会命令退役,长居芜湖。

退役后的季嚼梅选择了脱离国民党,不再复出的政治立场,未与当地国民党组织联系,也未接受卫立煌邀他去东北指挥战事的安排,晚年将救国救民的希望转向了中国共产党。他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利用自己合法身份和地位做了大量有利于革命的事情,先后掩护了张恺帆、季鸿、季道等共产党人。营救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战士,曾冒着巨大的风险,以自己的府第作为掩护。当时季道、季汉章、季永友等都在肖家巷3号季公馆存放过枪支,取过枪,仅此一例,足见季嚼梅将军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人纷纷逃往台湾,季嚼梅向往革命,反对国民党政府腐败不堪,加之对故土难舍,他谢绝了亲友要去台湾的恳求,留居内地。

季嚼梅先生一生乐善好施,热心民众公益事业,为兴办教育和水利事业不遗余力,深受当地民众的称赞。1936年会同族人创办了濡光小学。1946年会同舍后井乡邻创办了四维小学(季、胡、张、姚四姓),当时季氏族人已经创办了濡光小学,季嚼梅先生捐田10余亩和部分教具,并动员季姓富有者捐米若干,学校开办之初便招收学徒120余名。以后学校持续发展,解放后改为公办“舍后井学校”,也就是现在坐落于上胡村的无城镇社后井小学。《红旗日报》也是由季嚼梅先生主办,并在仓头季村出版。

季嚼梅先生曾与其子季昌华说过:“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黄埔军校参加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1955年季嚼梅先生被聘为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他以自身的经历撰写文稿,为安徽的建设建言献策,教育后代要听党的话,一生为国为民分忧,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据乡邻介绍,季嚼梅先生晚年居于芜湖,曾嘱咐其后代不必做官,可行医当教师,“治病救人”“教书育人”,季氏后代基本都能谨遵叮嘱,从事医疗和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77,3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