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水过乌镇(陈淑芬)

增加 3,289 位元組, 3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水过乌镇'''<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水过乌镇'''<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288605/pexels-photo-1828860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水过乌镇》'''是[[中国]]当代作家陈淑芬的散文。

==作品欣赏==

===水过乌镇===

舒缓,[[从容]],由西向东,流过很多座桥。单孔或三孔的[[拱桥]],平桥和折桥,还有那些意喻“左右逢源”的双桥。不急不慢,像细步而行的小家碧玉。乌篷船一条一条穿桥过岸,橹声“欸乃”,别有[[一番古韵]]。摇橹的人站在船头,既轻松,又惬意,把小河摇出了波光,摇出了喘息声。

这是乌镇,浙江嘉兴的一个小镇子。

走进乌镇就看到这河,纵横于小镇的水脉。站在河边,自然想它的过去。这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从开凿到现在,已流淌了两千五百多年。到隋朝则不断地扩修延伸。[[南起余杭]],北到[[北京]],直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运河从乌镇的西侧流过,流过隋朝,流过唐宋明清,也就流出了[[乌镇]]的繁华。到明清时,其规模及繁华程度已经不亚于一个郡县。富商大贾不远千里携万金而来,小镇摩肩接踵如一都会,这是水运带来的[[财富]]。

富裕的乌镇人临水构屋,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于是就有了水里倒映着的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就有了青石板铺就的街巷;就有了染布坊,榨油坊,酿酒坊;就有了豪门巨宅,庭院,画舫,藏书楼;就有了五花八门的店铺;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石桥……

三条河道将[[乌镇]]分割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明清年间,小镇就是兵匪竞夺之地,也许是这样,各区域设置栅栏防备匪盗,就有了东栅、西栅、南栅和北栅。河不宽,屋子也就不高,多为一二层,青瓦为顶、木板为壁,均粉墙黛瓦,雅致简洁。从这边的窗可看见那边的窗,窗内人影憧憧,相依相偎,也就添了小镇几分温情,几分[[诱惑]]。

东栅古旧,更多地保持了[[原貌]]西栅则作了整修,古韵依在,却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数千年的小镇,也有过曾经的衰落,拯救它的是现代旅游业。也许房子已经不是千百年前的房子,但古风仍是在的。依然如旧的是那河。那架着七十几座石桥的流了千年的河,像是古镇的血脉,仍在搏动着它的心跳。水早已不是过去的水,但流动着的往事[[依稀可见]]。撒落在河面的那些影子,马头墙的影子,雕栏的影子,石坊的影子,晃动的,零碎的,只要你用心,都可以拼成一個个的故事来。

我眼中的乌镇小河,河面总是弥漫着一层浓郁的文气。

<ref>[https://www.pinshiwen.com/wenfu/sanwen/]</ref>

==作者简介==

陈淑芬,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9,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