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消渴

增加 4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消渴症'''
[[File:Timg (3)aaa.jpg|缩略图|400px|消渴症典型症状]]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
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 [[ 高血糖 ]] 及尿糖。主要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
==辨证治疗==
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症始见于 [[ 《黄帝内经·奇病论》 ]] ,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症。
===上消(肺热津伤)===
'''方药'''
1.( [[ 沈金鳌 ]][[ 《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处方: [[ 天花粉 ]] [[ 葛根 ]] 各30克, [[ 生地黄 ]] [[ 麦冬 ]] 各15克, [[ 芩10 芩]]10 克, [[ 五味 子6 子]]6 克, [[ 山药 ]] [[ 石斛 ]] 各20克。水煎服。
2.中成药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 [[ 李振琼 ]] [[ 《奇效验秘方》]])
处方: [[ 芪40 芪]]40 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 [[ 参35 参]]35 克,黄芩15克, [[ 连15 连]]15 克, [[ 芎15 芎]]15 克, [[ 柏15 柏]]15 克, [[ 芍15 芍]]15 克, [[ 术15 术]]15 克, [[ 子20 子]]20 克, [[ 苓20 苓]]20 克, [[ 归20 归]]20 克,生 [[ 蛎50 蛎]]50 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 [[ 漆浩 ]][[ 《良方大全》]])
处方: [[ 生石 膏50 膏]]50 克, [[ 母15 母]]15 克, [[ 参10 参]]10 克,粳米20克, [[ 草15 草]]15 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中消(胃热炽盛)===
'''方药'''
1.( [[ 张介宾 ]][[ 《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麦冬、生地黄、玄参各15克,石膏、天花粉各30克,黄连、栀子、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
(1)参黄降糖方( [[ 胡熙明 ]] [[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服。
(2)萝卜汁( [[ 来春茂 ]][[ 《新中医 》1987 》]]1987 .8)
处方:红皮白肉萝卜,捣碎榨取汁,每日服100一150毫升,早晚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
==学术争鸣==
[[File:Timg (2)aaa.jpg|缩略图|400px|消渴症≠糖尿病]]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 [[ 仝小林 ]]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消渴症来命名 [[ 糖尿病 ]] ,不尽准确,对治疗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仝小林教授解释说,有一些病的症状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医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称为“消渴病”,其主要依据是“尿甜”,也就是现在说的“尿糖”。但临床上很少会观察尿是否甜,而且,这对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乏力),即消渴的病人,在糖尿病人中只占少部分,将近80%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出现“三多一少”。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与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做脉络,将大血管叫做经络。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而它对心脑大血管的损害多是间接的,而且只是损害大血管的原因之一。仝小林教授认为,如果中医要给糖尿病命名,叫做“糖络病”更恰当。将糖尿病称为“糖络病”的最大意义就是既着眼于“糖”,又着眼于“络”。这样,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会重视疾病对脉络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
对确立消渴证的学术价值,也由支持的学者。如聂文涛认为,消渴证关注了人体内的一种驱动力,现代心身医学称之为内驱力。也就是身体有高分解的冲动;高分解的结果是消渴。所以,针对消渴的治疗方剂,往往同是对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有效。这是中医立足于身体体征变化解决疾病的价值所在。 [[ 聂文涛 ]] 在《是驯服血糖,不是束缚血糖》一文中指出:中医学强调人体变化是必须有主导力量起作用。也就是谁行“政令”的问题。这种“德”与“位”的关系辨析,也是《易传·系辞上》开篇就讲的。根据这种基本的中医思维,人体胰岛素不敏感状态是因为胰岛素不当令的原因。那么,此时由谁来行“政令”呢?这就是胰高糖素。这说明糖尿病的根本不是合成不足,而是消耗太大。因为胰高血糖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分解的,而胰岛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合成的。显然,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从而出现糖尿病。因此,必须避免对血糖的这种刺激。所以,中医学自 [[ 《黄帝内经》 ]] 以来一直注意谷物保护。现高碳水化合物是因已经成为公认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进食方式。<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21/10/48006392_738941743.shtml 中医的消渴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新浪网,2018-03-21</ref>
==古代疗法==
1、《黄帝内经·奇病论》
在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奇病论》中已经明确从行为方式上阐述消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西方在二百多年前才把消渴证的最多数Ⅱ型糖尿病确认为行为方式疾病,其标志是John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黄帝内经·奇病论》确定消渴为行为方式疾病,并且认为是脂肪类物质摄入过多,主食摄入过少造成的。这一点在明代医学著作 [[ 《景岳全书 ]] 》中进一步做了说明:"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相比John rollo,《黄帝内经·奇病论》不仅早关注行为问题近二千年,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而John rollo得出的结论但却包含了大量的错误。John rollo通过对Meredith船长的观察,发现当Meredith吃面包,谷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时候,尿糖增多;而吃肉类食品的时候尿糖相对减少。于是,John rollo得出结论:糖尿病应定位在肾脏(尿糖问题),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因此饮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质是该疾病的饮食方案。这种饮食方案影响了十几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难以康复的局面。
4.坚持适当的活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相爱好,选择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
== 参考资料 ==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