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47
次編輯
變更
陈天桥
,無編輯摘要
==家庭==
*父親:上海導航儀器廠工程師 ;。*母親:浙江省紹興市興昌縣城關中學英語教師 ;。*妻子~[[雒芊芊]](?-):毕业于中国金融学院并取得国际投资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金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担任项目经理 。1999 。 1999 年7月结婚。1999年12月担任新成立的盛大网络公司董事 ;。
*女兒:
陈天桥还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自2002年以来,先后在[[西藏]]、[[青海]]、[[宁夏]]、[[安徽]]、[[甘肃]]等地建立了希望小学,累计向希望工程捐款超过数百万元。2008年5月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1000万元,是率先向灾区捐款的互联网企业;并发动盛大员工、用户、合作伙伴捐赠500万元。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10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2010年4月盛大网络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500万元,是率先向灾区捐款的[[互联网]]企业。同年,5月盛大向西南五省旱灾捐赠500万元。
美国时间2016年12月6号,[[加州理工学院]]宣布,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学院向加州理工学院捐赠1.15亿美元,为[[加州理工学院]]脑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资助。该项资助的核心用途为设立加州理工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学院。
==「陳天橋和雒芊芊研究院」==
實際上,1.15億美元只是[[陳天橋]]資助資金的一部分。「陳天橋和雒芊芊研究院」在當時宣佈第一期投入10億美元推動腦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的腦科學研究院只是他們支持的第一個腦科學研究項目。
[[陳天橋]]的捐贈在圈內引發了轟動,也引起了比較大爭議,對於他為何要賣掉盛大所有運營型業務,完全轉型前沿科技領域慈善和全球投資,很多人都表示不解。
其實,陳天橋這一舉動最初的動機還要追溯到那場不可名狀的疾病。
==不可名狀的疾病==
這要從陳天橋白手起家開始創業講起。
1999年,他和妻子、弟弟等人一起,在上海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里創辦了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當時,陳天橋喊出了「做中國網絡迪士尼」的口號,投身動漫市場,但收益慘淡,盛大一度處於「燒錢等死」的狀態。
2001年,陳天橋決定孤注一擲,以 30萬美元買下韓國網絡遊戲《傳奇》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收穫了創業路上第一個賭局的勝利。盛大網絡正式進入互動娛樂業,先後代理運營了《傳奇》、《新英雄門》、《瘋狂坦克》等多款大型網絡遊戲。
在陳天橋的帶領下,盛大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在線用戶數的網絡遊戲運營商,網絡累計註冊用戶近1億人,成為中國互動娛樂產業的領軍者。
2004年,盛大獲得軟件銀行集團4000萬美元的融資,這是當時互聯網領域單筆最大的投資。同年,盛大在納斯達克上市,31歲的陳天橋也以88億的資產在《胡潤2004IT富豪榜》中排名第一。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一個月,陳天橋得知自己生病了。與具體的病症不同,陳天橋患上的病更傾向於心理疾病,外界也沒有人知道陳天橋當時具體患的是什麼病。有人說是焦慮症、神經官能症,有人說是抑鬱症、甚至還有強烈的「恐癌」情緒。
得了同樣疾病的[[陳大年]]曾經這樣描述:「當它突然發作的時候,會有非常真切的瀕死體驗。哥哥當時的病情比他還厲害,整個外界都以為他們得了心臟病」。 患上病之後,陳天橋的盛大也經歷了重重阻隔。傾盡全力推出的盛大盒子被廣電一紙文書叫停,文學板塊賣給了騰訊,遊戲也慢慢拼不過網易、騰訊。輿論導向這塊石頭更是壓得陳天橋喘不過氣。那時候發生了傳奇玩家玩遊戲致死事件,還有玩家因為裝備問題跑到盛大公司自焚,數以千計的中學生因玩遊戲荒廢了學業,連人民日報都以頭版批評盛大。這對從小就是學霸,對遊戲無感的陳天橋來說,心裡十分委屈。他內心十分渴望大眾能夠承認自己,而不是被貼上 「電子鴉片販賣者 」的標籤:「我年納稅過億,卻沒辦法昂頭挺胸的向大家說出這件令人自豪的事」。
==攜家人移居新加坡==
2010年,陳天橋攜家人移居新加坡,將盛大私有化,同時出售其在子公司的股份。
2012年起,盛大開始向投資轉型。那些曾經是頂梁柱的產業,也開始被拆賣。邦哥無從得知,盛大版圖的慢慢瓦解與陳天橋如影隨形的疾病是否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繫,但這場精神上的痛苦確實讓陳天橋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很久。
==求生讓他選擇逃離,讓他選擇向佛教皈依==
求生讓他選擇逃離,讓他選擇向佛教皈依。為此,陳天橋捐助10億美元致力於神經科學的研究。 <ref>[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economy_company/sinacn/2019-07-15/doc-ifzmaanr1106570.shtml 北京新浪網-陳天橋的腦研究出成果了]</ref>也希望幫助那些和他一樣遭受過痛苦的創業者等每一位自然人。
==陳天橋已經越來越不像中國的企業家==
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天橋]]已經越來越不像中國的企業家。
根據彭博社億萬富豪指數:目前陳身家約24億美元,已撥出10億美元用於資助神經科學研究。其中,包括他和妻子雒芊芊用於建設陳氏研究院向加州理工學院捐贈的1.15億美元。這1.15億,是人類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獲得的最大一筆捐贈。陳天橋計劃捐贈十年,每年一億美金。
所謂基礎研究是指:爲獲得關於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識進行的實驗性和理論性工作,不以任何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爲目的。它和應用的最大區別是:基礎研究需要在科學上證明某個東西可行。這也意味着:更多的失敗、大量的錢,和更長的時間。當Medium記者問:“爲什麼要用慈善的方式,而不是投資?”陳天橋答道:“對於大腦和思想,我認爲必須用一種非盈利的方式,因爲人類目前缺乏對大腦某些基本方面的理解。所有這些研究,仍在大學或研究所。”
Medium的記者繼續追問:“您還參與了圍繞大腦與神經科學的風險投資。你認爲這些領域的增長在哪裏?會是藥物嗎?還是腦機連接?”
陳天橋答:“基礎研究是爲尋求真相。有了基礎研究發現的幫助,我認爲它可以滿足全人類的三個需求。”
第一是大腦治療——處理迅速增長的精神疾病。還有神經退化疾病,像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包括抑鬱症。基礎研究將在未來10-20年裏做出巨大貢獻。
第二是大腦的開發。如果真想造福人類,人類必須瞭解自己,才能賦予世界以——目的,世界才能讀懂你思想,知道你想要什麼,才能滿足你。通過基因編輯侵入並改變你身體,我認爲這些都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
第三是終極願景。我們試圖回答:什麼是意識?我們是誰?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擬的?這對我和很多人來說很重要。幾千年來,這些都是人類在問的終極問題。我想也許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一代能夠找到真相。
根據陳天橋的說法,陳氏研究院的最終願景是:要把人類大腦和大腦相關的不同學科進行垂直整合。
也就是說:除了神經科學,還會有精神病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甚至是神學。陳天橋希望把這些不同領域的頂尖學者彙集一起,並鼓勵他們一起工作。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