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移除 215 位元組, 4 年前
軍旅生涯
1942年6月,[[歐洲]]戰區盟軍司令部成立。經[[羅斯福]]和[[馬歇爾]]總參謀長反覆挑選,艾森豪被任命為司令並晉升中將。1942年7月[[北非]]英軍及美軍接連受挫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極力支持,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
同年8月[[艾森豪]]被任命為「北非戰區盟軍總司令」,負責籌劃和指揮在北非代號為「火炬」的登陸行動。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分別占領了[[阿爾及爾]]、奧蘭和[[摩洛哥]] 。德軍 ,對 敗退[[突尼西亞]] 的德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 。[[北非]]登陸的成功為盟軍順利地完成[[北非]]戰局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前他從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然而這次指揮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進展順利,[[艾森豪]]也因此聲名大噪,並於1943年晉升上將。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military/ynzxggb.html | title =艾森豪是如何一步步從士兵走向美國總統,看完之後你會佩服他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7-09-24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中,都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
 
他坚定、果断、宽宏大量、对部属充分信任。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甚至时而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他仍然宽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艾森豪威尔]]曾不顾可能产生的政治批评,决定承认正在北非的法国维希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从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的进展。
 
1942年底,[[凯塞林隘道]]之战失利,他毫不动摇,及时采取措施,派巴顿将军接替了不称职的第2军军长费里登达。1943年3月下旬,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对突尼斯南部发动总攻。
经过20余日的激战,将德意军队驱赶至突尼斯北部。4月20日决战开始,5月6日和7日两天,美英联军就突破敌人的防御,登上海岸,占领了突尼斯市。于此同时,在北部进攻的美军占领了比塞大。德意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无法撤退,于5月13日2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军队全部被肃清。
=== 经过20余日的激战,将德意军队驱赶至突尼斯北部。4月20日决战开始,5月6日和7日两天,美英联军就突破敌人的防御,登上海岸,占领了突尼斯市。于此同时,在北部进攻的美军占领了比塞大。德意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无法撤退,于5月13日2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 行動代號「哈士奇」 西 斯军队全部被肃清。西里島戰役 ===
[[艾森豪威尔]]准备进攻西西里岛,并立即着手制定 [[意大利]]战役的计划。他不顾参谋部成员的意见,认为首先必须让横在西西里和北非之间的班泰雷利亚岛上的驻军投降。
 
6月上旬,约有300吨炸弹落在这个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揭开了西西里岛战役的序幕。参加这次战役的有1000艘舰艇,登陆的人数是15万。为了可以靠近作战地点,[[艾森豪威尔]]于7月7日抵达马耳他。
 
登陆战役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天气突变,风大浪急,对海军、空军作战极为不利,许多参谋人员要求更改登陆日期。[[艾森豪威尔]]不为所动,坚持盟军按原计划行动。7月9日夜,[[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8集团军和巴顿指挥的[[美国]]第7集团军开始登陆和空降。8月17日盟军攻克墨西拿,占领全岛,西西里战役至此结束。盟军伤亡失踪约2.3万人;德意军队伤亡3.2万人,13.5万人被俘,另有10万人撤退至[[意大利]]本土。
[[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中,都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
他坚定、果断、宽宏大量、对部属充分信任。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甚至时而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他仍然宽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
== 霸王计划 ==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