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侯植

增加 3,76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U=4198307342,498221271&fm=26&gp=0.jpg|无框|右]]侯植(?~557年) ,字仁干, 上谷人也。燕散骑常侍龛之八世孙。高祖恕,魏 地郡守。子孙因家于北地之三水,遂为州郡冠族。父欣,泰州刺史、奉义县公。植少倜傥,有 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正光中,起家奉朝请。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以功拜统军,迁清河郡守。后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等,每有战功,除义州刺史 祖籍上谷(故治 今河北 州甚有政绩,为夷夏所 怀 来县境)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侯植出身于官宦世家 ,他的 八世祖侯龛是十六国时期后燕官员,官至散骑常侍; 高祖父侯恕 在后 是北 朝任 官员,官至 北地郡守, 遂迁 因而其子孙便在北地的三水安 是成为 新平 三水县(今陕西旬邑 中的豪门世族;父亲侯欣亦是北魏官员,官至秦州刺史,封爵奉义 ) 孝明帝 时期侯植年少时洒脱不羁,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 正光年间(520~525) 侯植初仕为 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 奉朝请。 当北方六镇大 不久天下丧乱,盗贼蜂 义爆发以后 关陇相继掀起了农民大起义的风暴。 侯植 为效忠朝廷,拿出 于是散发 家财 ,率领 集乡兵,帮助朝廷镇压起义,被 募勇士讨贼。因功官 统军, 任清河郡守。 后跟随贺拔岳征讨 万俟丑奴 等,常有战功,授任 州刺史。任职期间很有政绩,受到夷夏百姓所拥戴。 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兵逼洛阳(今河南洛阳),侯植跟从 魏孝武帝元修西迁关中 ,投奔宇文泰。西魏时期大统元年(534年),宇文泰拥戴元宝炬登基,建立西 魏政 权,是为西魏文帝。西魏文帝登基后,升任侯植为骠骑将军、都督,赐姓侯伏侯氏。大统三年(537年),侯植跟从宇文泰攻破沙苑,征战河桥,因功升任大都督,加任左光禄大夫。大统十二年(546年)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侯植跟从开 镇压 独孤信讨伐并擒获他,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爵肥城县公,食邑一千户,又赐姓贺屯氏。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侯植跟从于谨攻陷南朝梁的江陵,因功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奴婢一百人,另封一子沂源县伯。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建立六官制度,任命侯植为司仓 大夫。北周时期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孝闵帝。孝闵帝登基 后,侯植 进封肥城郡公,增加食邑累计达二千户。 当时皇帝年幼,晋公宇文护执政,侯植的堂兄侯龙恩受到宇文护的亲近信 义州(故治 。同年,宇文护杀害大臣赵贵,朝中诸位老将多不自安。侯植对侯龙恩说:“今主上年纪尚轻,国之安危全靠诸公。休戚相依,尚忧不济,何必以细微隔阂,自相残杀!我担心天下人因此解体。吾兄既蒙重用,怎可知危不告?”侯龙恩没有采纳忠言。侯植又乘机对宇文护说:“君臣之分,情同父子,理当休戚与共,贯彻始终。明公以骨肉之亲,受社稷重托,存亡与共, 于今日。愿公推诚王室,学习伊尹、周公,使国运安如泰山,永保世禄之盛,则四方臣民,莫不幸甚。”宇文护说:“我蒙受太祖厚恩,况且又是侄辈,誓将以身报国,贤兄当知我心。您如 说这话,莫非疑我有异志啊!”又得知他先前对侯龙恩讲的话,于是暗暗猜忌侯植。侯植害怕大祸临头,竟然愁苦而死。追赠大将军、平扬光三州诸军事、平州刺史,谥号节。令狐德棻《周书》:“植少倜傥,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 李延寿《北史》:“王杰、王勇、宇文虬、耿豪、高琳、李和、伊娄穆、侯植等咸以果毅之姿,效节扰攘之际,各能屠坚覆锐,自致其功,高爵厚位,固其宜也。” ==史籍记载==《周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家族成员==父祖八世祖:侯龛,后燕散骑常侍。 高祖父:侯恕,北魏北地郡守。父亲:侯欣,北魏泰州刺史,封爵奉义县公。儿子侯定,北周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袭爵肥城郡公。 侯氏,名不详,因其父侯植的功勋,受封汧源县伯。 ==参考资料=={{reflist}}
15,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