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寨村(云南宣威市双河乡)

增加 2,912 位元組, 3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新寨村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新寨村'''隶属云南宣威市 [[ 双河乡 ]] 北边,距双河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晴通雨阻,距宣威市98公里。东邻云瑞,南邻贵州,西邻贵州,北邻 贵州。辖丁寨、对门寨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79户,有乡村人口3007人,其中农业人口3007人,劳动力 20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162人。全村国土面积11.31平方公里,海拔1420-186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04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林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621.3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5520.9亩。2008年全村 [[ 经济 ]] 总收入856万元, [[ 农民 ]] 人均纯收入1584.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植业为主。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334户通自来水,有48 户饮用井水,有29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43.7%。有679户通电),拥有无线接收电视机农户41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1.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户(分别占总数的7.1%和3.53%)。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仅有极少数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11辆, [[ 摩托 车34 车]]34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40.35亩,有效灌溉率为2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05.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亩。 <ref>[ (附图)], </ref>
=基础设施=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6户;建有小水窖100口;全村有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9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9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1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37万元,占总收入的39.36%;畜牧业收入381万元,占总收入的4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208头,肉牛59头,肉羊56头);渔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0.23%;林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三产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1.63%;工资性收入87万元,占总收入的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584.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70人(占劳动力的42.5%),在省内务工210人,到省外务工66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11户,共乡村人口3482人,其中男性1943人,女性1536人。其中农业人口3046人,劳动力2090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2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6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5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75.6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5000个(劳均3个)。年末集体总收入5.4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交通困难,农户贫困面大,普遍素质不高,科技意识淡薄,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2、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产增收难。。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借实施“866”工程契机,认真研究、合理规划、制定相应发展措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增收致富。2、发展蔬菜、林果特色产业,房屋四旁、山沟种植竹林,乡村公路沿线种植梨、桃100亩;发展生猪养殖5500头,年出栏肥猪4100头;组织农户转移输出达6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户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717元增加到2000元。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7,7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