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52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登鹳雀楼'''<b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7599973cd92…”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登鹳雀楼'''<b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7599973cd923acc4.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upimg.baike.so.com/doc/5387782-5624327.html 圖片來自 360百科]</small>
|}
===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诗作) ===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说朱斌)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诗词鉴赏'''<b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e4a1e873deecd4a6.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upimg.baike.so.com/doc/5387782-5624327.html 圖片來自 360百科]</small>
|}
== 基本信息 ==
* 作品名称:登鹳雀楼
* 作品别名:登楼
* 出 处:《全唐诗》
* 作 者:王之涣、一说朱斌
* 创作年代:盛唐
* 作品体裁:五言绝句
* 字 数:20
* 课本阶段:小学
== '''作品原文''' ==
=== 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⑵,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⑶,更上一层楼。'''
===注释译文 ==
=== 词句注释 ===
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⑵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⑶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指眼界宽阔。
⑷更:再。
== '''白话译文''' ==
#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B%E9%B9%B3%E9%9B%80%E6%A5%BC/5590?fr=ge_ala (登鹳雀楼)的信息介绍]</ref>
== '''创作背景''' ==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 '''鉴赏评价''' ==
=== 诗词意境 ===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书法家崔国伟行书《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 '''写作手法''' ==
=== 动静结合 ===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
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 虚实结合 ===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 景入理势 ===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ref>[https://upimg.baike.so.com/doc/5387782-5624327.html “登鹳雀楼”的鉴赏评价]360百科</ref>
== '''全文对仗''' ==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参考文献==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
[[Category:821 中国诗论]]
|<center>'''登鹳雀楼'''<b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7599973cd923acc4.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upimg.baike.so.com/doc/5387782-5624327.html 圖片來自 360百科]</small>
|}
===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诗作) ===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说朱斌)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诗词鉴赏'''<b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e4a1e873deecd4a6.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upimg.baike.so.com/doc/5387782-5624327.html 圖片來自 360百科]</small>
|}
== 基本信息 ==
* 作品名称:登鹳雀楼
* 作品别名:登楼
* 出 处:《全唐诗》
* 作 者:王之涣、一说朱斌
* 创作年代:盛唐
* 作品体裁:五言绝句
* 字 数:20
* 课本阶段:小学
== '''作品原文''' ==
=== 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⑵,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⑶,更上一层楼。'''
===注释译文 ==
=== 词句注释 ===
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⑵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⑶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指眼界宽阔。
⑷更:再。
== '''白话译文''' ==
#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B%E9%B9%B3%E9%9B%80%E6%A5%BC/5590?fr=ge_ala (登鹳雀楼)的信息介绍]</ref>
== '''创作背景''' ==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 '''鉴赏评价''' ==
=== 诗词意境 ===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书法家崔国伟行书《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 '''写作手法''' ==
=== 动静结合 ===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
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 虚实结合 ===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 景入理势 ===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ref>[https://upimg.baike.so.com/doc/5387782-5624327.html “登鹳雀楼”的鉴赏评价]360百科</ref>
== '''全文对仗''' ==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参考文献==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
[[Category:821 中国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