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市场均衡

增加 4,512 位元組, 19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市场均衡'''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ref>[https://www.sohu.com/…”


'''市场均衡'''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ref>[https://www.sohu.com/a/222215739_236643 【荐读】细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ref>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ref>[https://cul.sohu.com/a/533909977_12023714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2022-03-30</ref>。

==名词解释==

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上,市场供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当一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价格恰好使得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这一价格也被称为均衡价格,在这个均衡价格水平上,每一个买者都可以买到想买的数量,每个卖者都可以卖出想卖的数量。在这种市场均衡状态下,买者与卖者都不再希望改变当时的价格与买卖的数量,即价格没有变动趋势。

市场均衡的分类

市场均衡分为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

1、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一般均衡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瓦尔拉斯。

2、局部均衡是指仅仅考虑所分析的商品市场或经济体系内某一局部因素的影响时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它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一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它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局部均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

市场均衡的形成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市场均衡出现在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此时该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商品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一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如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商品过剩,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供给量,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到均衡价格。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

市场均衡的变动

市场的均衡状态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存在,若条件发生变化,不论是需求或供给或两方面都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均衡的变动。通常,市场均衡的变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难以确定,此时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均衡数量是指市场均衡点处的商品数量。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被称为该商品市场的均衡点,均衡点上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这一数量值即为均衡数量。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9,6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