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葉倩文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演藝事業==
=== 出道之前===
1961年,葉蒨文出生於[[台湾]][[台北市]],幼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维多利亚_(不列颠哥伦比亚)|維多利亞]],因此她只會說但不會寫和看不懂[[中文]],成為歌手後必須將歌詞用英文拼成國粵語發音。因家中親友在[[中華電視公司]]內有熟人,故她14歲起就常跟隨家人在電視台串門子追星;因為個頭高挑、落落大方,有時也會以「小莎莉」為名,出現在娛樂新聞花絮,[[張小燕]]、[[張菲]]、[[陸一龍]]等人都對當時常出沒在電視台的這個高挑少女留下深刻印象。16歲接受模特兒課程訓練,17歲時曾參加《溫哥華華埠小姐》(Miss Vancouver Chinatown)選美,但因暑假時間多不在加拿大,社會公益分數不足,故獲得第三名。
=== 台灣出道初期:1979年至1983年===
1979年,18歲在加拿大讀書的葉蒨文趁著暑假回到台灣,一日在買炸雞時,碰到某位電視台工作的演藝圈人被其邀請試鏡,從而開展演藝事業。<ref>[http://www.ilove-sally.com/sally_yeh_info/bio/sally_yeh_bio_chinese/ 經歷-SALLY YEH 葉蒨文] ilove-sally.com網站</ref> <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tajPSfUio 不一樣的時刻 2003] YouTube [2015-08-16]</ref> <ref>[http://archive.am730.com.hk/article-113260 葉蒨文 音樂將歌詞喚醒]AM730 [2012-07-20]</ref> <ref>[http://mymemorymusic.blogspot.com/2005/09/blog-post_07.html 聽者有意 葉蒨文的春天浮雕] 聽者有意 [2005-9]</ref> 。
她到香港發展後仍有跟台灣娛樂界合作了一段時間,拍攝《[[紅粉兵團]]》、《[[七隻狐狸]]》等電影,並於1986年為台視錄製新年特輯,同年淡出台灣影視圈。
=== 香港發展初期:1983年至1986年===
1983年,因[[林子祥]]製作《愛情故事》粵語專輯內其中一首單曲《重逢》需要合唱女歌手<ref>[http://comebacktolove.blogspot.com/2014/05/1983_2013.html 林子祥"愛情故事"大碟及海報 楊凡攝影(1983)]come back to love blog [2014-05]</ref>,經導演[[楊凡]]引薦,只在台灣出過唱片、完全不會講粵語的葉蒨文前往試音,獲得錄製單曲的機會,自此與林子祥結緣。
1986年,推出同名專輯《葉蒨文Ⅲ》,主打一改曲風的《CHA CHA CHA》、激昂情歌《我要活下去》及翻唱了日本電視劇《阿信》的港版主題曲《阿信的故事》。她曾透露當年得知有一位女歌迷,準備到海邊自殺,但因為聽到她的《我要活下去》而打消了念頭,還拿了一點沙寄給她<ref>[https://hk.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daily/article/20030106/3045020 葉蒨文救回尋死歌迷] 蘋果日報 [2003-01-06]</ref>。
=== 歌影走紅時期:1987年至1989年===
1987年,憑藉在電影《[[刀馬旦 (消歧義)|刀馬旦]]》中的精采演出,葉蒨文獲得第六屆[[198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惟最終未獲獎<ref>[https://udn.com/news/story/9592/1702743 華語影史破天荒! 台港三大天后合體飆戲] 聯合新聞網 [2016-05-18]</ref>。同年,在華納唱片的策劃和製作下,推出了專輯《[[甜言蜜語_(葉蒨文專輯)|甜言蜜語]]》。該唱片無論從作曲、填詞、配樂、錄音、造型、攝影、封套製作等方面,均有當時的樂壇精英參與,並且由林子祥、[[黃柏高]]、[[鍾定一]]偕同葉蒨文親自監製,使之成為她從二線向一線進軍的攀升之作。除了大受歡迎的主打歌《甜言蜜語》外,慢板的電視劇片尾曲《為何》、[[倫巴]]風情的跳舞歌曲《海旁獨唱》都是上乘之作,與林子祥合唱的《乾一杯》更入選商業電台「叱吒樂壇年度十大合唱金曲」,而專輯還一舉獲得該台1987年度「十大最佳中文唱片」第一名。《甜言蜜語》專輯後,華納唱片同年順勢推出葉蒨文的首張精選混音EP《葉蒨文 REMIX EP》。
1989年,挾著《祝福》的威勢,2月推出個人首張新曲加精選專輯《[[祝福經典十三首]]》,不但連續兩週高居IFPI銷量榜冠軍,並以30萬銷量(即六白金)的驕人佳績,成為香港八十年代後期最暢銷的精選專輯,《祝福經典十三首》也是至今[[香港華納唱片]]史上最暢銷的中文精選專輯。香港唱片業協會因《祝福》和《祝福經典十三首》兩張唱片創下了65萬銷量的驕人紀錄,特別公開向葉蒨文頒發了十三張白金唱片<ref>[http://www.mingpaoweekly.com/wp-content/uploads/MPW/2495/Image/Pub/MPW2495_A106-109_014_crop.jpg Sally憑《祝福》迎來歌曲事業大突破,Paul Ewing與Paco攜手頒贈十三白金,好不風光] 明周 [2016-09-03]</ref>。7月,首度登上[[紅館]]連開十場《[[長夜祝福演唱會]]》,坐無虛席,及推出全新專輯《[[面對面_(葉蒨文專輯)|面對面]]》;同月,由葉蒨文與[[周潤發]]主演、[[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喋血雙雄]]》上映,並由她主唱電影主題曲《淺醉一生》及插曲《隨緣》。另由於忙於籌備演唱會,葉蒨文放棄了擔任《[[笑傲江湖 (1990年電影)|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的機會(已定裝並於台灣拍攝過部分鏡頭,但因換角而全數刪除)<ref>[http://blog.udn.com/dicksu0532/7036288 如果時光倒流,武俠經典笑傲江湖的演員陣容可能是這樣],部落格 期待有心人。</ref>。
=== 天后顛峰時期:1990年至1994年===
1990年,年初推出全新主打曲《珍重》大受歡迎,一上榜即佔冠軍,為四星期叱吒冠軍歌,上榜12星期;《珍重》是繼《祝福》後以兩個字歌名命名而大受歡迎的葉蒨文歌曲,是隨著80年代至90年代初出現的香港移民外國風潮,而深入民心共鳴的時代曲。4月,推出了專輯《[[珍重]]》獲得四白金的優秀銷量,專輯第二主打曲《[[焚心以火]]》是由[[張藝謀]]及[[鞏俐]]主演的電影《秦俑》主題曲,由香港樂壇兩位教父[[顧嘉煇]]和[[黃霑]]操刀,詞曲氣勢磅礡之餘又不失婉轉纏綿,與電影畫面非常契合,富有感染力,《焚心以火》在香港大受歡迎,再下一城使葉蒨文人氣高企;其他專輯歌曲,如《他》和《諾言》也流傳到街知巷聞,《諾言》是由[[鄭裕玲]]主演的文藝電影《祝福》主題曲,詞曲動人牽起不少人的共鳴。12月12日,再推出另一全新專輯《[[秋去秋來]]》,同名主打曲一問世即登上各大排行榜的冠軍位置,但因為是流行榜跨年度作品,所以要算作91年度歌曲,延遲一年角逐獎項。1990年葉蒨文歌影兩紅,終於在1990年尾的各大香港樂壇頒獎禮上橫掃不少獎項,當中《焚心以火》勢如破竹,不僅為她贏得了繼《祝福》後第二尊的[[TVB]]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也為她帶來了首個「最受歡迎女歌星」的獎項殊榮<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0vW2_K_aVs 葉蒨文 199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YouTube [2012-05-01]</ref>,至此,葉蒨文坐上了香港樂壇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
總結《女人的弱點》的成功為她奪得1994年度[[199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得獎名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金曲獎」以及[[第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得獎名單|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十大中文金曲獎」和「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又憑國語版《離開情人的日子》第二度入圍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五強。
=== 轉趨低調時期:1995年===
1995年,葉蒨文在香港樂壇可謂消聲匿跡,在1月27日份推出了專輯《[[Simple Black & White]]》及完成出席樂壇頒獎禮後,便短休轉趨低調。9月,她正式以林子祥女友身分出現在《林子祥寄廿載情演唱會95》。
=== 組織家庭時期:1996年至1998年===
1996年初,受邀在大陸央視[[春晚]]上演出,演唱國語歌曲《我的愛對你說》。
1998年,隨著電影《[[鐵達尼號]]》襲捲全球,其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也成為了當年全世界最流行的歌曲。為了奪得這首歌的粵語版本演唱權,香港幾大唱片公司競爭十分激烈,紛紛向海外推薦自己的歌手。最後,華納唱片公司和葉蒨文憑藉雄厚實力、知名度以及數度跨國合作​​的經驗,拿下該曲的粵語版本演唱權,並把歌曲收錄在她短休前最後一張專輯《[[繫我心弦]]》內。是年,葉蒨文約滿合作了十五年的香港[[華納唱片]]及不再續約,短休暫別樂壇。
=== 再創高峰時期:2002年至2005年===
2002年,葉蒨文短休四年後,在誠意打動下決定簽約[[紅音樂唱片]]復出樂壇 <ref>[http://www.sallyeh.net/News/OfficialJoinMI.htm 不想埋沒天賦本錢 葉蒨文千萬復出 阿Lam支持] 太陽報 [2002-07-14]</ref>。第一首主打歌《[[傷逝]]》一推出即全城熱播,除了成為四台冠軍歌外,更是當中三台的兩星期冠軍歌,成績婓然,成為年度頒獎禮大熱歌曲之一 <ref>[http://www.sallyeh.net/News/SallyHappy.htm 葉蒨文有望爭金曲金獎好開心] 太陽報 [2002-11-18]</ref>。她憑《傷逝》一曲橫掃該年度香港各大音樂頒獎禮多個歌曲獎項:包括香港電台[[第二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得獎名單|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頒發的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獎」及「最佳原創歌曲獎」、新城電台的「新城勁爆全球歌曲大獎」及「新城勁爆歌曲獎」、無線電視[[2002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得獎名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金曲獎」,更獲得甚具代表性的「[[四台聯頒音樂大獎]]-歌曲大獎」(即[[無線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及[[新城電台]]聯頒);又成為卡拉OK的「五連冠」,共超過二十萬人次點唱,使其歌唱事業再次攀上高峰。接力主打由[[林一峰]]作曲的《華麗緣》同樣流行非常,入選成為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金曲。同年12月她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葉蒨文真我在舞台音樂會》,及推出了全新粵語專輯《[[你聽到]]》。
2005年,3月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舉辦四場「HKPO × Sally Yeh」音樂會,並找來名指揮家[[石信之]]當指揮。音樂會的水準受業界好評,認為歌手和樂團的表現都讓人滿意,而且選曲類型廣泛,既表現出多位表演者的音樂品味,也能照顧到不同樂迷的喜好。
=== 回歸自然時期:2006年至今===
2006年以後,葉蒨文再次淡出專注於家庭生活及羽毛球發展,較少在港露面,根據她的分享,有時回到加拿大生活及處理其家居裝修事情。直到2011年1月,葉蒨文現身出席第33屆[[香港電台]][[第三十三屆十大中文金曲得獎名單|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獲頒發最高榮譽「[[金針獎]]」,以表揚她在樂壇多年的貢獻及成績,由她的好友[[朱玲玲]]擔任頒獎人。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