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技术壁垒

增加 7,708 位元組, 1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技术壁垒'''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re…”


'''技术壁垒'''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ref>[https://www.sohu.com/a/210549791_680258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搜狐,2017-12-14</ref>,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ref>[https://www.sohu.com/a/437797930_120142689 汉字——中华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f>,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名词解释==

技术壁垒指的是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它主要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

技术壁垒的作用机制

技术壁垒具有控制进口商品数量和价格的双层作用,只有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商品才被允许进口,从而增加产品成本,进而提高产品价格。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对进口商品的成本、效益和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1、数量控制机制

技术壁垒的实施,首先会对进口商品产生明显的数量控制作用。当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实行技术性贸易保护时,如果进口商品完全达到进口国的各项标准要求,则被允许进口;相反地如果进口商品没有达到进口国规定的各项技术性要求,将被禁止进口。即技术壁垒可有效控制进口商品数量。

2、价格控制机制

为应对进口国的技术壁垒,出口国会想方设法改进产品以符合进口国的各项标准要求,通常会按照进口国的技术性要求来改进产品质量或者提高技术水平,由于进口商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合格评定程序,还需要支付检验费用及其他费用。这些改进便提高了进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最终形成了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控制作用。

技术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并不是单独发挥效用的,在进口国实施技术性贸易保护初期,技术壁垒体现为数量控制效应;随后,出口国会对进口商品进行改进,这时的技术壁垒会表现出数量控制与价格控制的双层效应。

技术壁垒的特点

技术壁垒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合理性

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的有关技术壁垒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复杂性

技术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更为复杂,而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

隐蔽性

技术标准过高,检验程序过严,都可以影响国际贸易。要区别一项技术标准或检验程序是否合理往往比较困难。技术壁垒因其合理性和复杂性而具有隐蔽性,不容易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这是各国愿意利用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

灵活性

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壁垒多样化的形式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

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来看,技术壁垒主要是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法规即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这些文件还包括或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标准指的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文件还包括或专门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合格评定程序指的是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的程序。

技术壁垒的内容

构成技术壁垒的实质性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安全标准:是指那些以保护人类和国家安全为理由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发达国家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法规,如德国的《防爆器材法》;美国的《冷冻设备安全法》、《联邦烈性毒物法》和《控制放射性物质的健康与安全法》;日本的《劳动安全与健康法》、《氧气瓶生产检验法》等。

2、卫生标准:是指以人类健康为理由对进口动植物及相关产品实施苛刻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以限制或禁止商品进口的贸易措施。虽然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方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但由于各成员方有很大的自由度,为某种目的,往往任意提高标准或增加程序,从而造成贸易障碍。从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指标将持续提高,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从而使很多出口产品达不到其卫生标准而被迫退出市场。

3、包装标识:主要是通过对包装标识进行强制性规定来达到限制或者禁止进口的目的,它是技术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达国家在包装标识制度上都有明确的法规和规定。美国对除新鲜肉类、家禽、鱼类和果菜以外的全部进口食品强制使用新标签,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配料标识中如实标明经政府批准使用的专用名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销售的强化食品应按规定加附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应包括:食品单位,使用与该食品形态相应的词语(如块、胶囊、包或勺);每盒份数;膳食成分信息,如日参考摄入量(RDI)或日参考消耗量(DRV)。修改后的法规对强化食品标签的格式、字体大小、线条粗细等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4、信息技术标准:是指进口国利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对国际贸易信息传递手段提出要求,从而造成贸易上的障碍。例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和近几年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新贸易壁垒。在EDI和B2B企业电子商务领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商务应用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均处于主导地位,所以须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技术壁垒对企业的利与弊

技术壁垒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资源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加强其优势,保持其市场地位和利润优势。

技术壁垒也有一些弊端。首先,技术壁垒可能会限制市场上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企业拥有技术壁垒后,可能缺乏进一步创新的动力;其次,技术壁垒可能会限制市场的竞争度。企业拥有技术壁垒后,可能不会主动推动市场的竞争发展,从而使得市场竞争度降低,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49,3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