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崎頭步道

增加 3,303 位元組, 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崎頭步道」為昔日大崎頭居民往來市區的古道,早期台地崎嶇陡峭,古道成為大崎頭居民重要的聯絡道路,自直轄市定古蹟「頂泰山巖」出發,途經崎頭福德宮(下土地公廟),和大崎頭福德宮(上土地公廟)兩座土地公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步道由卵石與水泥鋪成,雖不見卵石古樸的原貌,但較為平順好走,沿途綠意盎然,老樹成蔭,十分涼爽,登上稜線至「山頂公園」,有許多運動健身設施。
 
 
*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新北市泰山區
 
里程: 3.2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環狀
 
海拔高度: 18~231公尺
 
高度落差: 213公尺
 
路面狀況: 石階、磚道、土徑、水泥小徑、木棧道、柏油路
 
所需時間: 1 小時 20 分鐘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山脈: 林口台地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基點: 無
 
 
 
 
==交通方式==
===開車===
【頂泰山巖】
 
國道一號接65快速道路下五股交流道,接新北大道四段(台1線),於貴子橋右轉,接明志路三段右轉約150公尺,即可看到泰山巖牌樓。
 
崎頭步道登山口位於頂泰山巖左側,明志科技大學圍牆旁。
 
===大眾運輸===
【頂泰山巖】
 
自捷運泰山貴和站(明志路)搭乘免費公車F211,或自捷運動物園站、樹林站、台北郵局、松山機場、101國際購物中心均有公車可搭乘至泰山,於泰山巖站下車。
 
下車後往回走約70公尺,即可看到泰山巖牌樓。
 
崎頭步道登山口位於頂泰山巖左側,明志科技大學圍牆旁。:
 
 
==路線地圖==
出發點: 頂泰山巖
 
路線: 頂泰山巖→(0.3K, 10分鐘)→崎頭福德宮→(0.3K, 10分鐘)→大崎頭福德宮→(1K, 25分鐘)→山頂公園→(1K, 25分鐘)→明志書院→(0.6K, 10分鐘)→頂泰山巖
 
備註: 山頂公園直行通往瓊仔湖山(犁頭山)、尖凍山(山腳頂山),單程約60分鐘步程。
 
 
==人文生態==
===頂泰山巖===
又稱「頂廟」,因為位於「崎仔頭」,故又稱「崎仔腳廟」,是泰山最古老的廟宇,列為直轄市定古蹟。原創建於清乾隆19年(1754),由福建安溪移民奉顯應祖師神像來台,興建寺廟,名為「福山巖」。咸豐三年(1853),漳泉大械鬥,福山巖焚毀。鄉人集資重建改名為「泰山巖」。後因香火盛,於光緒元年(1875),於溝仔墘另建泰山巖,故有「頂泰山巖」、「下泰山巖」二種稱呼區別。
 
===明治書院===
為北台灣第一所正式的書院,而且是民間設立的。乾隆28年(1763)原籍福建汀州的貢生胡焯猷,捐屋舍、捐田,建立義學,佃租收入供應書院開銷。其義舉得到總督讚賞命名為「明志書院」。
 
===動物===
五色鳥、白頭翁、紅嘴黑鵯、樹鵲、小彎嘴畫眉、蟬、金龜子、石龍子、捲葉象鼻蟲等。
 
===植物===
馬利筋、長穂木、扶桑、金露花、猩猩木、杜鵑花、繁星花、細葉雪茄、大王仙丹、馬櫻丹、山黃麻、鵝掌柴、樟樹、相思、野桐、白匏子、楠木、粗葉紫箕、青棡櫟、紅楠、香楠、雙面刺、菊花木、九節木、台灣山桂花、九重葛、石月、杜虹花、厚葉石斑木、茜草樹、鼠刺、刺葉桂櫻、魯花樹、奧氏虎皮楠、雙面刺等。
 
===地形地貌===
地質年代中新世桂竹林層,砂岩及頁岩互層;更新世林口層,礫石及砂、夾砂及粉砂凸鏡體。
 
===特色===
昔日的先民古道,沿途綠意盎然,老樹成蔭,蟲鳴鳥囀、彩蝶飛舞,自然生態豐富。<ref>[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065] 崎頭步道,健行筆記</ref>
31,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