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畫狀元

增加 4,601 位元組, 2 個月前
建立新條目





'''畫狀元''', 在中國繪畫史內,被皇帝御賜「畫狀元」之人有兩位,其一為[[明]]朝的[[吳偉]]小仙,其二為清朝的[[唐岱]]靜岩。

==唐岱==
清代畫家唐岱(1673—1752年後),字毓東,号静岩、默莊,[[满洲]]正藍旗人,[[王原祁]]弟子。<ref>{{Cite Web|url=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151218000009|title=清唐岱仿范寬畫幅軸|website=國家文化資產網|accessdate=2024-04-21}}</ref>

唐岱是侍奉皇帝的宮廷畫家,曾侍奉三位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康熙很欣賞他, 常召作畫,還御賜他之「畫狀元」稱號,這表示這位畫家在清宮裏是首屈一指的。1733年他所畫的《秋山不老圖》更深受皇帝欣賞。乾隆十一年(1746年)離開宫廷。他擅長畫山水,學董源、巨然、黄公望畫法。著有《繪事發微》一書傳世。

===科舉落弟,深研繪畫===
唐岱為滿族人,出身名將之門,承襲光祿公的爵位,任驍騎參領,官內務府總管(正二品), 雖然祖父和父親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身體瘦弱的唐岱更具文人氣質,喜歡讀書,閒暇時間喜歡畫畫,他雖喜讀書,工詩詞,但參加科舉並不順利,先後兩次都落弟。本性疏狂的他一門心思深研繪畫,拜著名畫家王原祁為老師,很快就名動公卿。康熙皇帝非常喜歡他的畫,常常召他入宮畫畫,認為他是當朝第一手,賜為「畫狀元」。

到乾隆時,唐岱更成為宮廷畫院裡的重要人物,乾隆經常把重要的作品交給他。比如,現存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的《圓明園四十景冊》。此冊頁是乾隆三年(1738年),唐岱和[[沈源]]奉旨合畫的。其實,最初[[圓明園]]圖繪任務是交給了[[冷枚]]的,但是乾隆不滿意,後來才又讓唐岱和沈源畫,沈源畫屋舍,唐岱畫山石坡樹,每幅畫上由[[工部]][[尚書]][[汪由敦]]抄錄乾隆禦制詩一首。這套冊頁直到乾隆十一年才最後裝裱成冊,藏於圓明園,並收錄于《石渠寶笈續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劫,流落海外。<ref>{{Cite Web|url=https://www.sohu.com/a/165304432_488342|titel=唐岱:文不成武不就?還可以當“畫狀元”啊 |date=2017-08-17|website=搜狐|accessdate=2024-04-21}}</ref>

==吳偉==
吳偉,江夏人,明代著名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吳偉從小是個孤兒,流浪到海虞(今江蘇常熟)街頭時,被富人錢昕收留在家,陪伴他的兒子讀書, 這個陪讀的野孩子卻分外聰明好學,不僅粗通文墨,而且喜愛繪畫。吳偉偷偷弄筆作畫。有一次錢昕看見了很驚奇,問他是否喜歡畫畫,吳偉點頭回答。於是,錢昕出錢給吳偉拜師學畫,到二十歲時,吳偉在金陵一帶已小有名氣。

明憲宗時,吳偉選為仁智殿當待詔,這時,他的生活很富裕,人也變得浪漫不羈, 好劇飲狎妓,喝酒常常醉醺醺。明朝的史書典籍中有關吳偉嗜灑的記載,筆記小說中有關吳偉醉酒的故事比比皆是。一次,成化皇帝召他去畫畫,吳偉已經喝醉了,命他作松風圖。他踉踉蹌蹌碰翻了墨汁,信手就在紙上塗抹起來,片刻,就畫完了一幅筆簡意賅,水墨淋漓的《松風圖》,在場的人們都看呆了,皇帝也誇他真仙人之筆也。自此「吳小仙」的名號確立起來。

===畫風===
他善畫水墨寫意、人物、山水,取法南宋畫院風格,筆墨恣肆,神韻俱足,為明代中葉創新畫家,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早年畫法比較工細,中年後變為蒼勁豪放、潑墨淋漓別具一格。吳偉是[[戴進]]之後的「浙派」名將, 傳承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

代表作品有:《采芝圖》《仙蹤侶鶴圖》《芝仙圖》《溪山漁艇圖》以及白描《人物圖》《神仙圖》等。其畫風“筆勢飛走,乍徐還疾,倏聚忽散”,系「江夏派」代表人物之一。

吳偉的畫不僅受到宮廷貴族的認可,也受到民間眾人的喜愛 。不久因得罪權貴,放歸南京。<ref>{{Cite Web|url= https://m-news.artron.net/20201222/n995399.html|title=明代畫家吳偉:一介乞丐竟然成“畫狀元|date=2018-04-07|website=藝術網|accessdate=2024-04-21}}</ref>

==視頻===


==參考來源==
13,4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