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市甲仙區

增加 5 位元組, 2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民國卅四年十月廿五日(西元1945)台灣光復,真正之地方自治則始於光復之後,改名為高雄縣甲仙鄉,並產生首任鄉長,共計歷任15屆鄉長,直至99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高雄市甲仙區!<ref>[https://jiasian.kcg.gov.tw/cp.aspx?n=30259EF8A11C5012 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區公所</ref>
 
==自然環境==
===環境與地形:===
本區位於高雄市東北端,東臨玉山山脈分水嶺與六龜區相鄰,南連杉林區,北接那瑪夏區,西以大烏山內烏山為分水嶺與臺南市南化區相鄰,東西寬5.3公里,南北長22.61公里,海拔252.06公尺(甲仙區西安里甲仙國小前檢428號水準點)。而南北有小林斷層形成狹長的楠梓仙溪貫穿本區流經杉林區、旗山區與荖濃溪匯合為高屏溪,全區面積共計124.0340平方公里。
 
===地質:===
甲仙一帶露出之岩層,幾全為中新世沉積岩,以關刀山砂岩、十六份頁岩為主。關刀山砂岩分佈於小林以南楠梓仙溪(旗山溪)西側之山嶺;楠梓仙溪東側除內英山嶺頂乙帶有南莊層外,悉為十六份頁岩(過去被稱為「甲仙頁岩」)。靠近內英山分水嶺附近有南北向的小林斷層,次有十張犁向斜、甲仙脊斜、阿里關向斜等平行排列,從小林附近由北向南延伸斜軸均於甲仙附近消失;由於阿里關向斜與大烏山、內烏山之間有楠梓仙溪,因此形成本區地形東西寬5.3公里內有極大變化,褶皺很多,山丘連綿,平地極少。在大田、四德、姜埔、阿里關、內芎蕉、五里埔等形成幾個階地堆積層與楠梓仙溪兩邊極少的沖積層成為本區之主要耕地。
 
===氣候:===
本區氣候因四面環山,林木蒼鬱雨量充沛,故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雨量初夏至初秋較多,平均以八月為最多,十二月份最少。<ref>[https://jiasian.kcg.gov.tw/cp.aspx?n=FB05741F49A00A63 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區公所</ref>
==觀光導覽==
===白雲山:===
白雲山,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時,初名「廍亭尖」,民國五十七年(1968),省主席黃杰,因巡視南橫公路闢建工程,見此山為白雲披覆,特命新名為「白雲山」。本山海拔1044公尺,山頂,有一顆甲仙全境唯一的一等三角點。登山小徑沿途有油桐樹、蕨類等等植物,且一路走來鳥語聲聲,樹蔭蔽日,令人心礦神怡。三角點附近,樹木生長良好,在梅園的東南方向,可近觀南廍亭山、水冬瓜山,及六龜諸聚落,以及遠觀中央山脈南段諸山。<ref>[https://jiasian.kcg.gov.tw/cp.aspx?n=2F560B5BEC3B81E0 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區公所</ref>
 
 
==自然環境==
===環境與地形:===
本區位於高雄市東北端,東臨玉山山脈分水嶺與六龜區相鄰,南連杉林區,北接那瑪夏區,西以大烏山內烏山為分水嶺與臺南市南化區相鄰,東西寬5.3公里,南北長22.61公里,海拔252.06公尺(甲仙區西安里甲仙國小前檢428號水準點)。而南北有小林斷層形成狹長的楠梓仙溪貫穿本區流經杉林區、旗山區與荖濃溪匯合為高屏溪,全區面積共計124.0340平方公里。
 
===地質:===
甲仙一帶露出之岩層,幾全為中新世沉積岩,以關刀山砂岩、十六份頁岩為主。關刀山砂岩分佈於小林以南楠梓仙溪(旗山溪)西側之山嶺;楠梓仙溪東側除內英山嶺頂乙帶有南莊層外,悉為十六份頁岩(過去被稱為「甲仙頁岩」)。靠近內英山分水嶺附近有南北向的小林斷層,次有十張犁向斜、甲仙脊斜、阿里關向斜等平行排列,從小林附近由北向南延伸斜軸均於甲仙附近消失;由於阿里關向斜與大烏山、內烏山之間有楠梓仙溪,因此形成本區地形東西寬5.3公里內有極大變化,褶皺很多,山丘連綿,平地極少。在大田、四德、姜埔、阿里關、內芎蕉、五里埔等形成幾個階地堆積層與楠梓仙溪兩邊極少的沖積層成為本區之主要耕地。
 
===氣候:===
本區氣候因四面環山,林木蒼鬱雨量充沛,故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雨量初夏至初秋較多,平均以八月為最多,十二月份最少。<ref>[https://jiasian.kcg.gov.tw/cp.aspx?n=FB05741F49A00A63 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區公所</ref>
* 甲仙貓巷彩繪村
* 陳家友善香草園
* [[ 甲仙化石館]]
31,7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