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市甲仙區

增加 675 位元組, 2 個月前
歷史發展
==歷史 發展沿革== 甲仙區的歷史發展大至上從清朝年間開始,約在 乾隆元年( 西 元1736 ) 一七三六年)溯今265年前, 甲仙 的人來到 者,移往 此地開墾 ,便以其 稱為地名,逐漸地有 。旋由全省 各地 閩粵 氏陸續 地開 定居,由於 甲仙 理位置 偏僻 、地廣人稀, 交通 極為 不便, 居民都以 農業 是當 維生,滿清政府亦在本地設官治理,真正之 居民主要的生活產業;西元1895 方自治則始於光復之後。光緒廿一 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 本後 據時期 ,甲仙 地區 屬於 然編入 台南府縣管轄 台灣同胞 抗日 活動頻仍,1897 戰爭前仆後繼,轄治實已名存實亡,及至光緒廿三年轄歸台南縣蕃薯寮廳,後於光緒廿七 更治 台南 蕃薯寮廳 ,1901年 ,首見自治名於史,是 楠梓仙溪東里 」、翌年日本勵行殖民統治 後來台灣總督府於此 阿里關警察派出所 ,於現今關山里並 實施高壓 之警察 統治 ,1905 ,光緒卅一 瘧疾 (土稱瘟疫) 大肆流行, 由於 當時 甲仙 地區遍佈 樟林 因此約有2000多名 滿山遍野,有二千餘 錢喜 遷徙 至此 ,並 創立 台灣製腦拓殖會社 」,從事樟腦製造 並將 可謂盛況空前,同時 阿里關庄更名為甲仙埔區 ;1902年將 ,地方名流劉元和、王有明、劉龍秋等擔任區長,因阿里關警察派出所缺水而遷至 甲仙 埔區 。光緒卅二年 更名為阿里關支廳 增設阿里關、東大邱園警察派出所 小林駐在所 ,1903與 ,翌年併歸 阿猴廳 合併並 ,再 為甲仙埔支廳 ,1920 ,後因抗暴事件頻仍,日本為緩和台胞不滿情緒,於民國九 台灣總督府 九月一日 實施 地方自治 街庄制度, 廢區更 為甲仙庄 、隸屬於 ,編入 高雄州旗山郡, 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 設庄役場及庄協議會,置庄長、協議會員,均由州知事任免, 雖將 協議會員 鄉成立高雄市甲仙區並下轄東安村 為官派 西安村、和安村、大田村、寶隆村、關山村和小林村等7個村落至今 民選各半,但對庄內公共事務仍無實際權力,始終無自治之實 <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kaohsiung-city/jiaxian/ 高雄市甲仙區],TravelKing 旅遊王</ref>  
民國卅四年十月廿五日(西元1945)台灣光復,真正之地方自治則始於光復之後,改名為高雄縣甲仙鄉,並產生首任鄉長,共計歷任15屆鄉長,直至99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高雄市甲仙區!<ref>[https://jiasian.kcg.gov.tw/cp.aspx?n=30259EF8A11C5012 高雄市甲仙區],甲仙區公所</ref>
==視頻 ==
31,7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