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丹青难写是精神(李守亭)

增加 8,655 位元組, 9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丹青难写是精神'''<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丹青难写是精神'''<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421849/pexels-photo-1842184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丹青难写是精神》'''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守亭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丹青难写是精神===

那年金秋,我随赴太行山采风团来到六百公里外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区采访、拍摄。我们的镜头,对准了溪水潺潺的太行峡谷,迂回弯弯的太行天路,层林尽染的太行秋色,民风淳朴的山间小村,震撼人心的“人工天河”,气势恢弘的“绝壁长廊”……在领略雄伟、奇峻、秀美太行风光的同时,我们不禁为百折不挠、荡气回肠的太行精神所感染和折服!

无论是在安阳林州市太行大峡谷,还是新乡辉县市万仙山,随处可见来自全国[[艺术]]院校的师生在专心致志地写生创作。他们或在山路边,或在小溪旁,抑或在岩石上,饱蘸浓墨重彩,满含创作豪情,用手中的画笔随心挥洒太行的清山秀水和风土人情。

丹青难写是精神。画技再高超的丹青妙手,恐怕也难用画笔描绘出伟大的太行[[精神]]!

十年修一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经过近八个小时的长途奔波,采风团一行到达[[河南]]省林州市,首站直抵闻名中外的红旗渠风景区。

景区大门前的台阶上,整齐摆放着一片盛开的“一串红”,一串串红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明艳如火,与大门上方由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题写的“红旗渠风景区”六个红色大字相映成趣。

来之后才了解到,红旗渠风景区主要由分水苑景区和青年洞景区两大景区组成,这里是分水苑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进得这个园林式景区,但见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幽径,池塘,流水,广场,纪念馆……这些伴随着[[发展]]旅游业而来的现代元素,与静静流淌了45年的红旗渠交相辉映,有机融合,引领我们走近这一驰名中外的伟大水利工程。

欲认识红旗渠,必先走进红旗渠纪念馆。这处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风格独特的红色建筑,浓缩了红旗渠的前世今生,展示了几代建设者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通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得知,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是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河南林州(原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林州人民凭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苦战十个春秋,终于1969年7月全面竣工,建成了“生命之渠”红旗渠,渠线纵横1500多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据说欲领略红旗渠“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须到主景区“青年洞”,这里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集于一身。我们便驱车前往,在“青年洞”指示牌处下车,拾级而上,到一半掩的铁栅栏门处方知这是出口,虽经交涉,也未获准进入。我们一脸沮丧,原路下山,虽然走不多远就到,但见天色已晚,遂取消前往“青年洞”的计划。近在咫尺,未睹真容,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好在四年之后,我又来安阳,参加改革开放40年百家媒体看安阳暨城市党报报业运营典型案例分享会,组织与会媒体到红旗渠青年洞采风,弥补了当年的缺憾。

离开红旗渠,我们向太行大峡谷进发。回头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暮霭中渐行渐远,红旗渠的故事似乎也逐渐模糊。然而,红旗渠精神在变革中的现代中国,仍然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感觉无比真切!

五年凿一路——“绝壁长廊”郭亮洞

虽然我们跟万仙山景区入口处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几经争取,我们的车仍被拒之门外,只能统一乘坐景区公交车,每人五十元。但也不是不能破例,只要入住他们推荐的酒店,就可把自己的车开进去。我们提前预订了酒店,得讲信用,于是我们把车放在景区外面,坐上了绿色的景交车。

穿过忽明忽暗、盘旋而上的“绝壁长廊”郭亮洞之后,才暗自庆幸这一出行决策是多么“英明”!如果我们自己的车拉着一车人和设备,第一次走在这百米悬崖之上的挂壁公路上,想想还真有点儿后怕。

艺高人胆大。长年往返于这种山路上的景交车司机,那娴熟自如的车技,镇定自若的神情,很快打消了乘客的紧张[[恐惧]]心理,新奇的目光跟随车子一起钻进了充满神秘色彩的郭亮洞。

郭亮洞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郭亮洞被称为“世界最险要10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郭亮洞开始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

在步行前往拍摄“绝壁长廊”的路上,途经“崖上人家”,我们采访了正坐在百米高悬崖边上切山楂片的申大爷。他今年85岁,饱经沧桑、写满历史的面庞,在脚下一颗颗红艳似火的山楂映照下,红通通的,亮堂堂的。

老人为我们打开了尘封的记忆:郭亮村位于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近乎绝境。村里人的祖先是为避难才逃入此绝境,世世代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交通极其不便。先前,村里出入的道路完全由石块和直接在90度石崖上开凿的石阶组成,称为“天梯”,羊肠陡峭,仅容一人通行,无任何防护措施,出入非常危险。郭亮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就由村民从“天梯”抱上来,喂大后若想卖给外村,还得绕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转下山。他们平时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紧俏的日用生活品。

1971年[[秋天]],村里人为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他们几位村民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1972年3月9日,郭亮洞开工。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壮士”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

1975年年底,工程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郭亮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抠不出一分钱。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郭亮绝壁平均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需要系绳子凌空作业,没有钱买绳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绳套,一段段接起来,从崖头把人放下来。就是这样,参加打隧道的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说着不堪回首的往事,看着对面满载游客的景交车穿行其中的“绝壁长廊”,申大爷的心底是怎样一种情感呢?<ref>[http:///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63138 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守亭,《寿光日报》高级编辑、副总编辑。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7,4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