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彼得·柴可夫斯基

移除 537 位元組, 6 年前
內容擴充
|中文名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画像 = Porträt des Komponisten Pjotr I. Tschaikowski (1840-1893).jpg
|附注 =
|原文名 = {{lang|ru|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 }}
|拉丁字母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国籍 = 俄罗斯
|出生日期 = {{OldStyleDate|1840年|5月7日|4月25日}}
|出生地 = {{Flag|俄羅斯帝國}}[[維亞特卡省]][[沃特金斯克]]
|逝世日期 = {{OldStyleDate|1893年|11月6日|10月25日}}(53歲)
|逝世地 = {{Flag|俄羅斯帝國}}[[圣彼得堡]]
|所属时期 = 浪漫主义
|所属乐派 =
|擅长作品类型 = 管弦乐,芭蕾,歌剧
|代表作 = 六部交响曲(第六“悲怆”),四部协奏曲,芭蕾《天鹅湖》《胡桃鉗》《睡美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三首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独奏《四季》,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
|师从 =
|学生 = [[塔涅耶夫]]
|官方网站 =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lang-ru|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ref>[http://inogolo.com/pronunciation/d1576/Pyotr_Ilyich_Tchaikovsky Inogolo.com]</ref>,{{bd|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準。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後来者。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可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 參考文獻 ==
{{Reflist}}
{{DEFAULTSORT:Tchaikovsky, Pyotr Ilyich}}
[[Category: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Category:俄罗斯作曲家]]
[[Category:歌劇作曲家]]
[[Category:芭蕾作曲家]]
[[Category:浪漫主义作曲家]]
[[Category:俄羅斯正教徒]]
[[Category:法國裔俄羅斯人]]
[[Category:烏克蘭裔俄羅斯人]]
[[Category: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人]]
[[Category:19世纪记者]]
[[Category:LGBT音樂家]]
[[Category:俄羅斯LGBT人物]]
[[Category:葬于季赫温公墓]]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