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振平

增加 2,829 位元組, 4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吳振平</big>''' |- |<center><img src=" " width="300"></center> <small…”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吳振平</big>'''
|-
|<center><img src=" " width="300"></center>
<small>[ 網頁網址 来自 網頁名稱 的图片]</small>
|}


'''吳振平''',字淡山,(1907年–1979年2月 ),浙江省杭州市人。原名锦生,字振平,一字儋山,号和庵,隐三子,从[[吴徵]]游,工画山水,能篆刻,善鼓琴,得虞山派指法,续父业,主上海西泠印社,精制潜泉印泥,不陨家声”。吴振平的父亲是“天下第一名社”杭州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吴隐]]。吳先生為古琴家、音樂理論家,善金石、承西泠印泥家傳絕方。曾任上海文藝出版社音樂編輯;一九五六年[[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成立後,為第一任古琴教師;一九五七至一九六六年間,任上海“今虞琴社”社長之職。吳先生不僅是一位琴藝高超的琴家,更是一位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和精湛琴學理論學養的學者<ref>{{Cite web |url =https://www.facebook.com/548293748544530/photos/a.557804304260141/1221726561201242/?type=3&paipv=0&eav=AfY1-yOID9NsEUOa6JFHjix-MYP9ldg8fGyjgJtqG4MCsg40KdcFsxvuDo_O2VNan-s&_rdr| title =吳振平| author = | date =  | accessdate =2024-02-28  }}</ref>。

1932 年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琵琶]],而他的琵琶老师就是时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乐主任、平湖派琵琶大家的[[朱荇青]],在 1928 年至 1935 年的申报“播音台”等栏目中也常有吴振平、程午嘉、陈葆元、王巽之等人的琵琶、[[昆曲]]、古琴等播音节目的广告。还有《丝桐神品》中也有吴振平“幼年师从吴潋游研习音律”的记述,但其中吴潋是否是吴徵的笔误,亦不可知。实际上吴振平自幼和吴徵(吴待秋)学习琴棋书画,后和朱荇青学习琵琶,在早期的演出中以琵琶为主,在和查阜西先生结识后就专门致力于古琴,他的古琴师承应该说启蒙于吴徵,后吸取众家之所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老一辈琴人多以虞山派为琴宗因此称“得虞山派指法”。

一九四九年後,成為中國第一位為電影(越劇《紅樓夢》)配[[古琴]]音樂的琴家。其琴風高古淡遠,為人謙和儒雅。先後發掘整理了琴曲《碣石調‧幽蘭》、《廣陵散》、《搔首問天》、《屈原問渡》、《流水》、《蘇門長嘯》等十餘首,又根據[[毛澤東]]詩詞而創作琴歌《沁園春‧雪》,曾發表《試談古琴曲的標題與形象》等論文。更不顧年邁體弱,在沒有錄音的條件下,不遺餘力地為[[姚丙炎]]記錄其打譜成果《琴曲鉤沉》。一九七九年二月先生逝世於[[上海]]。


==參考資料==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