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鹿宾

增加 1,5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鹿宾   '''| 出生日期 = 1646~1714)| 國籍 =中国 | 職業 =清康熙壬戌年(公元1682年)进士 | 知名作品 = }} == '''人物生平''' ==  鹿宾(1646~1714)字鸣嘉,号诚斋。定兴人。其父鹿尽心曾任山西安邑知县。鹿宾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中进士,授湖南桂阳知县,上任后首先革除里长轮值供应差役的弊病,减轻百姓负担。又十分重视教育,集中县内优秀士人,亲自授课,同时给予资助,待之亲如子弟。县内山田多荒弃,鹿宾组织农民重垦山田,并教之种麦之法,当年即获丰收。后政府令丈量土地,鹿宾先令百姓自己丈量,然后亲自检查验收,只用十余天,便准确地丈量完毕。当时附近各县县官为保官位谎报土地,鹿宾公开表示不干这种坑害百姓之事,据实上报。由是桂阳百姓竞相努力耕垦,赞鹿宾是“吾慈父母”。受到巡抚器重,有要事则相与商处。
  当时镇将俞章言克扣军饷,陷害守备黑文英,欺下瞒上,侵害士兵,士兵大哗,集至省府向巡抚控告,巡抚立即请鹿宾商议,委任他亲自处理,以收拢兵心。鹿宾赶到现场,说服士兵回归队伍。随后,命俞章言立即废除克扣,遂使士兵安心服役。鹿宾从政态度严谨,为官不贪不沾。自任官起要求下官每三个月造一文册,记录经理事项及开支情况,离职时两袖清风,身无铢粟。因政绩卓异,被授予陕西道监察御史。建议朝廷慎重选择教官,不应以捐赀少年为教官。被康熙皇帝采纳。调任浙江道,康熙曾赐御书七言绝句。后因事罢官归里。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皇帝诞辰之日,鹿宾率庶老进京祝寿,康熙诏复其官,赐尚方所制砥石山砚一方,并御书款识。
 =='''乾坤合德碑''' ==     汝城县城南的寿江、九塘江汇合处,有一座文塔,文塔脚下屹立着一块久经风雨剥蚀的石碑,这就是乾坤合德碑了。该碑刻于清康熙丙子年(公元1696年),高2.16米,碑的两面均刻有碑文,是当时的知县鹿宾为严禁溺女恶俗所建。碑文系鹿宾亲自撰写,碑的正面上部正中篆刻"乾坤合德"4字,字上阴刻火球,左右各刻一条腾龙。 在封建社会,因为重男轻女思想作祟,不少贫困穷苦家庭常把刚生下 源:保定市 的女婴淹死。乾坤合德碑所立之处就是过去人们溺淹女婴的 地方 志办公室。为劝说人们爱护养育女婴,300多年前的封建统治者、时任桂阳(今汝城)知县的鹿宾立下制度,并颁发告示,遍贴城乡,"禁之使勿溺,不如劝之使育之为易从也",在当时"前后发银四十两下县贮库,给予生女无力之家",又"购田百亩,岁征租,择耆老收掌,按季一均给养女贫民","贫家生女当利此谷以糊其口,其孰再溺?庶几风可久而废",开爱护劝养女婴之良好风尚之先河,其移风易俗之举实属难能可贵。    [以上内容由"六楼"分享 文塔下原来还有一座清朝知县鹿宾因悯溺女恶俗倡议而建的始生堂,共三间,清雍正年(公元1723-1735年)改名为育婴堂,倒塌后没再重修,只遗留一块乾坤合德碑记载着古人呵护女婴之德 ]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