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是唐代杜甫创作的诗词。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是唐代杜甫创作的诗词。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唐朝·杜甫 '''<br><img src="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6%9D%9C%E7%94%AB&status=0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small>
|}
<ref>[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442113/6dc35eee3e7925a7_s.jpg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百度汉语] </ref>
作品名称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原文==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作者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16,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