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充

增加 2,40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王充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d.b2uu.com/file/20180625/a5e019ad4b162d8bf5662f0234256650.jpg 原圖鏈接] [https://www.b2uu.com/renwu/wangchong/ 來自百科档图片]]]
 
'''王充'''({{bd|27年||约97年}}<ref>《论衡·自纪篇》:建武三年,充生。</ref><ref>《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ref>),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东汉]][[哲學家]]。著有《[[譏俗節義]]》、《[[政務]]》、《[[論衡]]》、《[[養性]]》等書。但只有《論衡》保存下來。近人[[黃暉]]撰《論衡校釋》30卷,是較為通行的版本。後漢三賢之一(與[[王符]]、[[仲長統]]齊名)。
==人物简介==
[[王充]]小时候,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随便打闹。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捕蝉、猜钱、爬树,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认字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
[[王充]]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
 
他擅长辩论,开始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得出实在的结论。他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的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窗户、墙壁都放着刀和笔。写作了[[《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其中[[《订鬼》]]已是中学课文。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
刺史[[董勤征]]聘他为从事,改任治中,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即汉章帝)特地下诏派遣公车(朝廷征聘贤人特定的车马)去征聘他,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力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在家中。
[[王充]]小时候,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随便打闹。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捕蝉、猜钱、爬树,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认字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极富争议==
[[ 王充]]喜欢博览群书 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 但是不死记章句 历来评价两端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 《四库全 总目提要》贬重于褒,认为:“其言多激……,露才扬己 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 好为物先 阅读那里所卖的书 ……然大抵订伪砭俗 看一遍就能够背诵 中理者多 亦殊有裨 风教。”但最终认为《论衡》只 精通了百家 个谈助 后来回到 章炳麟《检论》则褒重于贬,认为王充:“作为《论衡》,趣以正虚妄,审 背,怀疑之论,分析百耑,有所发擿,不避上圣,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 住在家里教书 至于今亦鲜有能逮者也 [[会稽郡]]征聘 ”但也说 :“然善 功曹 锋芒摧陷 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 而无枢要足以持守 和上级 惟内心之 光颎,故言辩 辞职 无继。”二十世纪后半以来,由于王充的批判性文风与唯物色彩特别受到青睐,正面的评价几已呈一面倒的局势
由于史料缺乏,王充的生平还存在诸多争议。例如:乡里称孝问题、师事班彪问题、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才学问题等等。根据《后汉书·王充传》与《论衡·自纪》,比较可靠的是:王充是会稽上虞人,祖先原籍魏郡元城(与王莽同籍)。他的为人与言论都很奇特,不同流俗。年轻时曾做过县掾功曹等职位,但可能常与长官不合,而屡次遭到辞退(“仕数不耦”)。因官场不遇,故退而勤于著述,抒写怀抱(“徒著书自纪”)。晚年又任州治中职,后来可能因为老病而“自免还家”。七十岁左右,有感于年老衰病,故习练道家养气服药之术,著《养性》一书,为的是追求养生延年。《论衡》一书,由青年写到老年,应是他一生心血所聚。上虞乌石山(今上虞章镇滨笕枪山)有王充墓。
《论衡》一书的精神在“疾虚妄”(〈佚文〉)。疾虚妄,疾的是“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对作〉)。汉朝是个谶纬符录盛行的朝代,王充由于看到了世传儒书充斥着荒谬,民间言谈充斥着迷信,像《淮南子》就记载共工怒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等荒诞的故事。而这等书籍传说,在民间可谓比比皆是。所以王充感到“心
他擅长辩论,开始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得出实在的结论。他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的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窗户、墙壁都放着刀和笔。写作了[[《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其中[[《订鬼》]]已是中学课文。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
刺史[[董勤征]]聘他为从事,改任治中,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即汉章帝)特地下诏派遣公车(朝廷征聘贤人特定的车马)去征聘他,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力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在家中。
== 参考資料 ==
[[Category:中國古代軍政人物‎]]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