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周善培

增加 6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字致祥,号孝怀,原籍浙江诸暨县,随父宦游来川,遂定居。1899年东渡日本,考察学校、警校、实业等,居四月返川。1901年奉命带学生20名赴日本留学,并聘回日本教习 来成都开设[[私立东文学堂]]。
== 个人简介 ==
关于更换国号的故事,《[[黄炎培日记]]》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记载:"夜,在毛主席住处颐年堂小组讨论……年号改从公元(一九四九),但不禁用(三八)"。此处"三八"即指中华民国纪年的"民国三十八年"。次日又有如下记载:
[[File:T0162288928f1137aae.jpg|缩略图|左|250px|[http://3img.zhuokearts.com/auction.pics/2017/4/5/zc-20202-53.jpg 周善培作品]]]
午,周恩来、林伯渠邀餐六国饭店,会集征求人民政协文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名词下应否去掉原稿简称中华民国一个括弧。
周善培,政声鹊起;他是近代中国警政的先驱(任提法司),在成都首创开辟红灯区的先例;他还是地方官员中最早剪掉发辨的一位(四川人称"周秃子"),其思想之新锐可见一斑。入民国以后,他虽以遗老自居,但长袖善舞,仍系"与时俱进"的人物。上述小传称他在"国民政府成立后,潜心治学,不问政事",显然遗漏了不少重要历史情节。
[[File:T014cbc87e8307340f0.jpg|缩略图|右|250px|[http://3img.zhuokearts.com/auction.pics/2017/5/3/zc-20360-53.jpg 周善培作品]]]
讨袁护国战争结束后,周善培出任大总统黎元洪的顾问,并于1916年11月与[[李根源]]、[[谷钟秀]]、[[张耀曾]]、[[杨永泰]]等人在北京发起"政学会",此即所谓"旧政学系"之由来。1922年春,他南下撮合[[孙中山]]与[[张作霖]]、段祺瑞组成倒直"三角同盟"。据《[[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1922年3月20日"伍朝枢偕[[张作霖]]之代表[[朱庆澜]]、段祺瑞之代表周善培到香港,邓铿、谢持自广州来晤。"
=== 信之不祥===
[[File:T011dd44452ac5c81f7.jpg|缩略图|左|250px|[https://img2.artfoxlive.com/uploadFile/productImg/201801/l/1514966900436_1119498_origin.jpg 周善培作品][https://www.artfoxlive.com/product/1119498.html 图片来源]]]
进入民国以来,以遗老自居的周善培,已先勾挂后过[[黎元洪]]、段祺瑞、[[孙中山]]、溥仪、[[刘湘]],与政学系、皖系、奉系、孙系、宗社党、白俄、关东军、四川军阀也都联络过感情,当然不会忽视日益壮大的中共。
另据《[[张元济日记]]》记载,1949年10月11日,毛泽东邀请[[张元济]]、周培善两位前清进士到中南海晚餐,[[陈毅]]作陪。毛谈及章士钊欲居北京经营商业,并为老东家杜月笙说情,想叫他回上海。周善培马上反对,张元济也认为杜月笙的名声不佳,门徒众多,恐地方受扰,陈毅表示将对此事慎重处置。周在席间主张读经,张则认为不能向大众普及,"将来大学不妨别立一科,听人研究"。
[[File:1514966905197 1119502 origin.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img2.artfoxlive.com/uploadFile/productImg/201801/m/1514966905197_1119502_origin.jpg 周善培作品]]]
由是可知,在对待杜月笙的问题上,周善培颇有见地,因为伟大领袖肯定不会喜欢帮会领袖;他的"读经"主张固然迂腐,倘若活到今天,也必定成为"圣之时者"。而张元济别立经学一科的倡议,如今已在大学中现身……
《凤凰周刊》2006年第15期
 
 
== 参考资料 ==
[[Category:校长]]
61,9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