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盐坂

增加 1,848 位元組, 6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盐坂'''[ yán bǎn ] 指虞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中条山。传说伯乐逢骐骥困盐车于此。<ref>[https://wenwen.sogou.com/z/q572105237.htm…”
'''盐坂'''[ yán bǎn ] 指虞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中条山。传说伯乐逢骐骥困盐车于此。<ref>[https://wenwen.sogou.com/z/q572105237.htm “盐坂”一词的来历??]搜狗问问</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669e5d8ac7be7750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在山西安邑县南三十里,平陆县东北七十里,古颠軨坂也,俗名[[青石槽]],南通茅津渡,东北通夏县王峪口,悉中条之冲作也,旧时道峡而险,经明御史张士隆修治,可通盐车,《[[水经注]]》虞城北艰长坂二十里,谓之虞坂,《[[寰宇记]]》“春秋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路”。按虞为西虞,虢为北虢,皆在今山西平陆县。

现存的虞坂路即虞国出山的坡道,又名青石槽,指平陆县张店镇虞坂村向西北出中条山、至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的8公里长的千年运盐古道,传说为大禹开凿。现存的虞坂路宽2至4米。据《左传·僖公二年》记载,距今将近3000年前,周穆王曾驾八骏马车从此经过,可见当时路面的宽阔程度。清朝时仍有专事维修道路并收取过路费以及治安巡逻的兵丁在路边驻扎。民国时虽无专职维护人员,但当地饥民仍有数十人从事道路修补,靠过路的运输专业户们捐钱捐粮糊口。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2600年前的假虞灭虢;五代时的大批驻军;抗日时也曾有数千川军驻防。在上世纪30年代末日本兵强迫被俘的[[川军]],另修了一条汽车大道(太茅公路之一段)后,此路运输量逐渐减少,至上世纪50年代末彻底废弃。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3,0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