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粗坑古道

增加 3,477 位元組, 6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大粗坑古道'''<br><img src="https://www.caneis.com.tw/info/jp/05-four/images/ehime-009-1.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caneis.com.tw/info/jp/05-four/ehime-009.html 圖片來自凱妮絲]</small>
|}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新北市瑞芳區
 
里程: 6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100~567公尺
 
高度落差: 467公尺
 
路面狀況: 花崗岩石階、馬路、陸橋、地磚
 
所需時間: 2 小時 20 分鐘
 
難易度: 低-中
 
所屬園區: -
 
山系: 草山山系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附近步道: 侯硐神社步道
 
相關山岳: 大粗坑山
 
相關植物: 山棕
 
基點: 1.大粗坑山/573m/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2.大粗坑山東峰/540m/鑛務課基石/編號:398
大粗坑古道多次整修之後,主要以花崗岩石階為主,可由侯硐車站經猴硐神社、舊侯硐國小、金字碑古道口和昇福坑礦場走入大粗坑古道;也可選擇從九份的欽賢國中這一端進入;還能驅車至102公路19K處的入口經路橋天梯直抵聚落遺址,交通十分便利。不僅能探訪名作家兼導演吳念真的故鄉和「多桑」、「戀戀風塵」等電影的拍攝場景,也可飽覽猴硐、九份和金瓜石等礦城的山海風光;意猶未盡者,還能連走金字碑古道、或經由小粗坑古道、大粗坑山腰古道返回出發點、亦或是從樹梅觀景台接貂山古道至牡丹車站,有各種不同的走法組合,無論是登山健行、礦城懷舊、山城賞芒、還是古道尋幽,都能從中獲得無限的感觸與滿足。<ref>[https://newtaipei.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112966 大粗坑古道,新北市觀光旅遊網]</ref>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昇福坑===
位於大粗坑古道入口溪岸,是台灣最後一個開採金礦的礦坑。礦工世家的礦主認為這是祖傳事業,不能中斷,遂在民國七十七年向台陽公司承租礦權,繼續開挖;至民國89年時,因不敷成本而停止,礦坑至今仍保存完整。
 
===小金瓜露頭===
西元1891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修築台北至基隆的鐵路時,有人發現基隆河中隱藏砂金,1894年於基隆河上游發現了九份地區最早的山金礦脈─小金瓜礦體,1897年又發現了金瓜石的大金瓜礦體(本山礦場),從此開啟金九地區的百年淘金熱潮。小金瓜露頭海拔560公尺,目前殘餘的礦體形狀,由102公路遠觀很像一隻河馬,所以又有「河馬礦體」的戲稱。
 
===猴硐國小今昔===
大粗坑聚落在淘金熱時,曾吸引許多礦工在此居住,民國29年眾人提議將大粗坑、小粗坑、三貂嶺公立國語講習所及瑞三國語講習所合併為猴硐公學校,民國38年在大粗坑設侯硐國小大山分校。金礦枯竭後,人口外移,大山分校也在民國67年廢校,現僅餘廢棄之分校辦公室與校舍,和一旁的大德宮作伴。民國89年象神颱風帶來的土石流重創「侯硐國小」,民國94年遷往新校並更名為「猴硐國小」。
 
===動物===
古道上可見小青斑蝶、白波紋小灰蝶、孔雀青蛺蝶、黑脈粉蝶、台灣波紋蛇目蝶、三星雙尾燕蝶、紅邊黃小灰蝶、台灣大蝗、人面蜘蛛、蜥蜴、麗紋石龍子、虎斑地鶇和鉛色水鶇等等。
 
===植物===
沿途有野鴨椿、野桐、紫花酢醬草、野薑花、月桃、紫茉莉、裂瓣朱槿、山櫻花、筆筒樹和咸豐草等植物,還有機會欣賞到台灣百合、金花石蒜和國寶級的鐘萼木。
 
===地形地貌===
古道在大粗坑山與牡丹山所夾之谷地開闢,沿大粗坑溪而行,繞著大粗坑山勢一路往上,過大粗坑天橋後接上102公路,經展望絕佳的小金瓜露頭和大粗坑山,無敵山海景觀一路相隨,在古道上可觀賞不同角度的基隆山,此後一路下坡直至九份。
 
===特色===
一趟古道之行,可以感受大粗坑聚落的繁華與滄桑,欣賞春雲、夏海、秋芒和冬霧,四季皆可領略不一樣的山城風光。<ref>[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394 大粗坑古道],健行筆記</ref>
31,7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