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熊蟬

增加 172 位元組, 6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蟬有兩對膜質的翅膀,它的翅脈很硬,當它休息時,翅膀總是覆蓋在背上。蟬很少自由自在地飛翔,只有採食或受到騷擾的時候,才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
有趣的是,蟬能一邊用 [[ 吸管 ]] 吸汁,一邊用 [[ 樂器 ]] 唱歌,飲食和唱歌互不妨礙。蟬的鳴叫能預報氣象,如果早晨剛起床,蟬就在樹端高聲歌唱起來了,似乎就是在告知人們:「今天的氣象,會很熱啊。」
夏季你肯定也被蟬聲吵得睡不著覺過,那麼蟬的叫聲怎麼那麼大呢?其實,會鳴叫的蟬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就在腹基部,它的發音器像蒙上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蟬的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到共鳴的作用,所以,蟬的鳴聲特別響亮。並且,蟬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雌蟬的樂器構造結構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
雄蟬每天唱個不停,其實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蟬是一種神秘的 [[ 昆蟲 ]] ,蟬的神秘之處在於,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皆躲在地下沉睡。蟬是見不得天日的昆蟲,雖然它的壽命很長,但是它很少在陽光下生活,幾乎一生都在黑暗的地下度過。<ref>[https://bababa999899.pixnet.net/blog/post/350414314- 台灣熊蟬],痞客邦</ref>
體長約 45 - 52 mm,體色黑色,剛羽化個體滿布金橙色細毛 ,翅膀前半黑褐色,後半透明,翅脈褐色。腹面黑色,雄蟲發音器邊緣及腹側緣橙紅色。本種是台灣體型最大的熊蟬,蟬一生大半時間多在充滿 危機的地底下渡過,在陰暗潮濕的土壤中,必須辛苦的躲過蟬菌 、螞蟻、食蟲性動物等天敵的威脅,而成蟲的日子也非常的短暫。
* 鳴器:雄蟲音箱蓋呈三角形,長度較寬度長,頂端相當彎曲,延伸至第3腹節腹板中央,有時甚至會達第4腹節,其外緣斜,幾乎不彎曲,內緣直或朝向頂端處稍微內凹,兩音箱蓋稍微重疊,有時會與另一側基部相連。(Chou et al., 1997; Lee & Hayashi, 2003)
* 測量值: 體長:♂ 44~50 mm,♀ 46~48 mm 。
* 總長:62~72 mm 。(Lee & Hayashi, 2003)<ref>[http://digimuse.nmns.edu.tw/ 台灣熊蟬],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ref>
==外觀特徵==
台灣熊蟬體長46~51 mm。本種為台灣產體型最大的 [[ 熊蟬類 ]] 。體色黑色;新鮮個體身體滿佈金橙色細毛;上翅透,前半部翅脈為橙褐色。近似種紅脈熊蟬的體型較小,且上翅前半部翅脈為鮮明的紅橙色。
 
 
==外部連結==
*[https://www.smes.tyc.edu.tw/smes_html/insect/new_page_76.htm 昆蟲網]
*[http://digimuse.nmns.edu.tw/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http://gaga.biodiv.tw/new23/9401/x46.htm 認識昆蟲]
31,7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