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卧层

增加 6,197 位元組, 10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下卧层'''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


'''下卧层'''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25595890_120525920 汉语是什么语言,其本质是什么?],搜狐,2020-10-19</ref>。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ref>[https://www.sohu.com/a/511684731_120099902 精美绝伦的艺术玛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f>。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在地基基础设计时,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由于它受力最大,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故在设计中要验算包括该地层在内的整个地基强度,必要时,还要验算它们的沉降。

持力层地基承受的荷载是随着土体[[深度]]的加深而慢慢减小,到一定深度后土体承受的荷载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时我们就把这一层往下的土体叫做下卧层。下卧层承受的荷载虽然可以忽略,但是如果下卧层是软弱下卧层的话,就要进行处理。比如下卧层是淤泥质土,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计算下卧层承载能力。如果计算不能承受,那么要考虑地基处理,或者考虑桩基础设计。

含有下卧层的复合地基

我国地域辽阔,地基条件复杂,软弱地基类别多、分布广,特别是沿海和内陆广泛分布着海相沉积、湖相沉积和河相沉积的软弱黏土层,这类软土具有强度低、含水率高、灵敏度高、渗透性差、高压缩性、厚度不均等特点。在这类软土地基上进行建设,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沉降与不均匀沉降,沉降持续时间长,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在此类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软基处理。复合地基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带有软弱下卧层的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制不同于常规的复合地基,由此也有不同的设计分析方法。对于具有一定厚度下卧层的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其固结速率主要取决于下卧层土的固结速率。在工程设计采用的不排水桩置换率范围内(m≤0.2),不排水桩复合地基下卧层的固结速率随桩的贯入比、置换率和桩土模量比的增加而增大。置换率的影响较小,桩土模量比存在临界值。对于水泥土桩和刚性桩作为增强体的不排水桩复合地基,桩土模量比对下卧层固结速率的影响不大。建立了不排水桩复合地基下卧层固结的等效半透水边界法计算模型,给出了半透水边界厚度的计算公式。所建议的方法不需要加固区和下卧层的耦合固结分析,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可在工程中采用。复合地基固结理论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下一步应进行多元悬浮桩复合地基和组合桩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和相应下卧层平均固结度计算模型的研究。

不同下卧层条件下基桩的变形及承载性能

桩侧负摩阻力对桩产生一个下拽力,导致基桩的沉降增大,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安全等级降低, 甚至造成桩体破坏。在黄土模拟软弱地基进行堆载条件下基桩的负摩阻力模型试验, 通过对黄土下卧层(模拟摩擦桩)和粗砂下卧层(模拟摩擦端承桩)的对比, 得出桩体、 桩周土变形特点及桩身轴力的分布,得到以下结论:堆载作用下不同下卧层对桩周土的沉降影响较小,对桩身沉降影响较大,但都随堆载的增大逐渐增大; 相同堆载等级下,粗砂下卧层情况时中性点位置明显低于黄土下卧层。堆载作用下两种下卧层的桩身轴力都随堆载等级的增大而增大,但粗砂下卧层的桩身下拉荷载和桩端反力明显大于黄土下卧层。两种下卧层情况下,依据桩土相对位移和桩身峰值轴力确定的中性点位置基本一致。在堆载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桩端下卧层的地质情况,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尽量减小基桩负摩阻力,充分发挥基桩的承载性能。

桩基础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高铁等工程。桩基础具有以下特点:(1)桩支承于坚硬的(基岩、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层,具有很高的竖向单桩承载力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偏心荷载)。(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端承桩)或群刚度(摩擦桩),在自重或相邻荷载影响下,不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并确保建筑物的倾斜不超过允许范围。(3)凭借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大直径桩)或群桩基础的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抵御由于风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保证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4)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而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在地震造成浅部土层液化与震陷的情况下,桩基凭靠深部稳固土层仍具有足够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且不产生过大的沉陷与倾斜。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等,其适用条件和要求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均有规定。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62,0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