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102
次編輯
變更
西安博爱学校
,创建页面,内容为“ '''西安博爱学校'''位居渭河之畔的草滩生态园,学校创建于1997年,是经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的陕西省第一所有…”
'''西安博爱学校'''位居渭河之畔的草滩生态园,学校创建于1997年,是经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的陕西省第一所有资格接收外国中、小学留学生的学校,也是[[陕西省]]接收外国中、小学留学生最多的学校。现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国际部、国际高中班和海外孔子课堂,在校中外师生3200余人。
==学校简介==
西安高级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博爱分校,是[[西安市]]经开区实施品质教育重点打造的一所智能化、生态化、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花园式<ref>[http://www.doc88.com/p-6748123607919.html 花园式学校评分标准],道客巴巴,2014-09-10</ref>全日制标准化民办<ref>[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8-03-05/doc-ifxipenn1057426.shtml 扩大公益性民办学校成为“减负”教育的新方向],新浪,2018-03-05</ref>中学。
4月8日,由中学名校校长论坛组委会、耶鲁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新浪、网易、凤凰、新华等国内十余家[[媒体]]共同举办的“2020-2021年度(首届)中国最佳国际学校”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成功当选“国内最佳国际学校”,也是“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校”之一。
西安高级中学,是[[西安市教育局]]直属的省市重点公办中学,以名师云集、治学严谨、成绩卓越而著称。西高不但是陕西省首批优秀省级重点中学,而且也是全国知名重点中学,一直被誉为“革命的熔炉、人才的摇篮、优质教育的明星”。
2012年,西安博爱学校与省示范高中、百年名校——西安高级中学联合办学,2014年学校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1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两校组建成为“名校+”教育联合体,正式成为“西安高级中学博爱分校”,著名教育家、西高校长辛军锋担任总校长,并指派中学部校长和一批优秀教师管理、执教,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研修、考试进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运行]]均与西高保持一致,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中高考连年取得骄人成绩。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民办双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英语特色学校”、“未央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
==名师团队==
===师资雄厚 名师荟萃===
学校师资雄厚,在西安高级中学校长辛军锋的带领下,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5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34人,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教师及省市区级骨干教师52人。平均年龄36岁,年富力强。
==校园环境==
===师生的“花园式”心灵港湾===
学校位居经开区高铁新城内草滩生态园,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6万7千余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一流,教学设施齐全,整体布局规范,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建筑颇具欧式风格。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功能先进的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电脑室、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成套装配的理化生实验室、理化探究实验室、地理专用课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生物园、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体育馆等功能场室一应俱全。所有课室与宿舍都配有空调,温馨而舒适,为师生营造了充满憧憬生机盎然的“花园式”校园。
==课程科学创新==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以“基础课程重校本,校本课程重体验”为原则,夯实基础课程,注重提优拓展,整合各类资源,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在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科技素养、[[国际视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校课程基本模块:===
1、基础课程校本化:以强化学科基础,注重拓展提优为指导,在夯实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开设拓展提优的系列课程。如语文学科的读写结合课程、[[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系列训练、英语学科的校本课程、初中科学小实验系列等。
2、英语听说[[训练]]课程:学校利用教学软件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开设“西方交际礼仪”、“英语戏剧表演”、科普英语等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3、创意思维课程:借助内地有关高校资源,利用我校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项目以及创客体验中心和3D打印、VR、车模、船模辅助加工等相关实验设备,开设创意思维类课程,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STEAM项目:学校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注重数学、信息、科学、工程、艺术、生物等学科的融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经典阅读”、“诗歌欣赏与创作”、“民族风情”、“大学精神”等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