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陕西历史博物馆

增加 23,267 位元組, 4 年前
扩充内容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陕西历史博物馆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 图像 = [[File:Sxlsi.jpg|缩略图|center|[http://m.sohu.com/a/158392225_348972/?pvid=000115_3w_a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来自搜狐]]]
}}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704772820599933&wfr=spider&for=pc  大咖la畅游博物馆 ]新浪,2018-03-05</ref>  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ref>[http://www.sohu.com/a/250663129_100189140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搜狐,2018-08-29</ref>  == 发展历史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ref>[https://xian.cncn.com/jingdian/shanxilishibowuguan/  陕西历史博物馆 ] 欣欣旅游网,2018-08-18</ref>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陕西省政府利用西安碑林、西京图书馆所藏的历史文物,西安民教馆的工艺陈列品和前考古会收藏的各种文物,成立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收。 1950年5月,归属西北大区管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ref>[https://www.jianshu.com/p/710dbb92bdce  西安游记之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天看不够 ]简书,2018-06-02</ref>  1952年1月,又改称为西北历史博物馆。 1953年3月,西北历史博物馆拆除了碑林与孔庙之间的隔墙,正式把孔庙扩充为馆区。 1955年6月,由于西北大区撤销,西北历史博物馆又归属陕西省政府管理,馆名也改定为陕西省博物馆。 1963年,陕西省博物馆新建的西安石刻艺术室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历史陈列、雕刻艺术和碑林就成为陕西省博物馆的三大常设陈列。随着陕西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已达数十万件之多。<ref>[http://www.sxhm.com/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2018-07-03</ref>  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在陕西建一座新博物馆的指示。 1983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筹建,属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兴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舍的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担任。 1991年6月20日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典礼仪式在展厅前大院隆重举行,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陕西地方史基本陈列》、《唐墓壁画真品展》、《昭陵文物精华展》同时对外展出。<ref>[http://www.sohu.com/a/238804192_669333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 ]搜狐,2018-07-02</ref>  == 建筑布局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馆名碑池、主馆、库区、东南角楼、西南角楼、临时陈列厅、行政用房、业务用房等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址在西安市小寨东路翠华路口,其优点是用地方整,四周有路,位于城市干道的交叉口,距市中心较近,交通方便;同时这里距大雁塔曲江风景旅游区仅1千米左右,在城市旅游路线上,与大小雁塔均有较好的通视线;特别因为这块地上无搬迁任务,近旁的干道有城市管网设施,便于工程上马。但其不利之处是用地略感局促,发展余地不大,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公共广场或公用绿地。根据上述场地条件及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要求,陕历博建筑物采取了相对集中紧凑型的布局。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095387374060640&wfr=spider&for=pc  国家宝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看看你认识几件? ]时间偷走选择,2018-03-05</ref>  博物馆建筑整体充分体现了设计大师张锦秋“在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平,建筑艺术上成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的设计思想,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出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成,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特点”。整座建筑主次分明、散中有聚,突出古朴凝重的格调,营造出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气氛,再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风范,表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间构图特色以及千百年来早已潜入中国人空间意识中的“超以像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ref>[http://m.sohu.com/a/158392225_348972/?pvid=000115_3w_a  西安这10个冷知识,你一个都不知道! ]搜狐,2017-07-19</ref>  == 陈列展览 =='''综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线总长2300米。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于2008年3月正式开放,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作为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主要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时代为序,将陕西古代史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部分,用约2000件文物形象、系统地展现了陕西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至鸦片战争一百多万年的发展过程。 专题陈列是学术性、专业性较强并围绕着某一主题而举办的不定期展览。 临时陈列是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的补充,具有周期短、内容丰富、常看常新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一个文化交流场所、博物馆面对社会的文化窗口。 '''第一展厅''' 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第二展馆''' 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如汉金饼、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彩绘雁鱼铜灯、西汉彩绘陶钟、汉酱釉绿彩云纹陶奁、西汉彩绘骑兵俑、西汉上林铜鉴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如汉金怪兽、晋“晋归义羌王”金印、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十六国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北魏彩绘骑马吹号角俑、南北朝彩绘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萨三尊铜像等,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  '''第三展馆''' 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唐代壁画珍品馆''' 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 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品。唐墓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等,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 唐代壁画珍品馆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文物旅游方面的重点项目,位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东展馆地下一层,总投资7300多万元(其中陕西省政府补助资金为1800万元人民币,意大利政府软贷款400余万欧元和赠款100万欧元),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400平方米,展线总长约800米。 上展包括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在内的壁画珍品97幅;以及辅助文物18件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画墓出土,有些则与画面内容有关。为了便于观众比较唐墓壁画和唐代传世绘画,还专门选出唐代前后的传世名画复制品作为辅助展品。  '''大唐遗宝展''' 1970年10月,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所在地,基建施工时窖藏出土了两个陶瓮和一个提梁罐,1000多件深埋地下上千年的金银器、玉器、贵重药物、中外钱币、铜器展露“真容”。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而金银器、玉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也有专家称其为“何家村遗宝”、“大唐遗宝”,它与西方著名的考古发现“[[阿姆河遗宝]]”相对应,成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厅已展陈6年,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60万游客。珍品展示区是展览最重要的部分,展示何家村出土玉器、宝石等器物30余件组,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兽首玛瑙杯;同时还展出了窖藏出土金、银、铜币466枚,时代上迄战国,下至唐代。还有日本银币、波斯萨珊银币和东罗马金币,时代跨度千余年。 据陈列人员介绍,这些出土文物价值估算为3830万钱,相当于150万男丁一年向唐政府缴纳的租粟。 '''马文化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年还推出6—7个大型临时展览,如《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 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新疆博物馆和甘肃博物馆、山西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等全国14家文博单位共同协办,挑选了最具各地特色关于马的文物精品。 该展汇集历代有关马的文物精品150余件,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鞍马、唐三彩鞍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唐彩绘泥鞍马、青海省湟中县博物馆的北朝胡僧骑马俑、甘泉县博物馆的商代青铜马、富平县文庙博物馆的唐代马术俑等,通过“马的驯养”、“马与交通”、“马与战争”、“马与娱乐”、“马与艺术”等五个单元,让观众真实地了解马在古代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军事、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中国古代马文化的方方面面。  《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是以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为主题的专题性展览,主要展示多年来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方面的举措,展示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一直以来博物馆的展览多以文物展览为主,虽也有征集文物展、考古发掘文物展等博物馆或文博行业业务相关工作展,但仍是以文物为主体。事实上,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博物馆最核心的业务工作。随着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文物保护的关注也不断加大,为了更好的向社会介绍文物保护工作,展示各类材质文物保存、收藏、保护的复杂性,揭示文物保护技术的内涵和面临的挑战,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办了《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 展览内容和形式都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展览,其特殊性可以用“三三一”来概括,即三个参观阶段、三个展览部分来体现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为实验室观摩、上展过程体验、展览公开参观。三个部分分为文物修复工艺、文物科学认知、预防性保护三个主题单元。一个主题即是体现文物保护工作不神秘,它和人人有关,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文物保护。 该展览首次启动于2013年8月20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实验室观摩阶段已于2013年8月1日启动,上展过程体验阶段已于2013年8月9日启动。8月20日为展厅展览阶段正式启动,面向公众开放。 == 馆藏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 ,以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而享有盛誉。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  '''青铜器''' 已登录注册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斝、西周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壁画''' 收藏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  '''历代陶俑''' 已注册2000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古代陶俑种类多、数量大、等级高,而且产生演变的序列完整,在中国博物馆极为少见,尤其是天真古拙的汉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为著名。 已注册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 已注册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金银玉器''' 包括湮金望银的铜器。已注册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玺、金银竹节铜熏炉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八棱乐伎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举世罕见的精品。  '''历代货币''' 已注册1万多件。未清理造册(即不包括在总藏品数之内)的尚有5万多枚和近7千公斤。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 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等文物。 == 科研状况 ==2'''001—2012年度科研成就:'''[[张维慎]]、[[梁彦民]]:《唐代拜仪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1期。 [[谭前学]]:《试论秦始皇的法外擅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1年。《试论汉代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双向交流》,《文博》2002年1期。 [[董理]]:《西魏经略巴蜀始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试评李栖筠的政治生涯——兼及李氏三代政风之比较》,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张维慎:《论清代宁夏府的水利建设》,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两汉王朝的移民戍边与宁夏平原农业的进一步开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试论宁夏古代狩猎业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梁彦民:《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直棱纹》,《文博》,2002年2期。《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2期。《梁其壶年代小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商周青铜器双身龙纹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6年6期。《商周时期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2期。 [[杨瑾]]:《从考古资料看外国人在长安的风俗》,《关中民俗艺术论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大夏蛇人与战国蛇怪的比较研究》,《秦汉史国际研讨会论文辑》,2004年。 [[田小娟]]:《秦上郡置县考》,《早期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成建正]]: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写在陕西古代文明正式开展之际》,《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 [[马振智]]:《改陈工作的新思路》,《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 [[王莉]]:《康熙青花大碗考识》,《文物世界》2009年4期。 《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追索回归纪实》[[师小群]]、呼啸《文物报》2010年11月8日,总第1877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玉器拾萃》师小群、[[王蔚华]]《收藏界》2010年第5期。 《墓葬壁画保护的一些“细节”问题》论文卢轩(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 《唐墓壁画部分内容考辨》论文万晓(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 《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论文程旭《文物》2012年第5期 《新征集唐代砖绘壁画初释》论文师小群《中意合作古代壁画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 组织机构 ==馆党委总筹,馆长、副馆长主持日常工作。  党委书记 馆长:[[强跃]] 党委副书记 副馆长:[[王炜林]] 副馆长:[[程旭]] 副馆长:[[田景超]] 工会主席:[[魏成广]] == 所获荣誉 ==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协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弘博奖·2014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评选活动”中,陕西历史博物馆选送作品“唐白陶舞马U盘”荣获“弘博奖2014中国博物馆十佳文创产品奖”,“仰韶(半坡)文化衍生—时尚系列”荣获服装首饰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推介活动”金奖,“唐妞系列文化产品”获得家居用品组铜奖。 *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017年1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 文化活动 ==*2015年6月23日,陕历博举办“粽情端午涂雄黄彩丝萦腕挂香囊”教育活动*2015年6月15日,陕历博“流动博物馆”走进汉中*2015年3月24日,博物馆举办春分朝日大型祭祀活动*2015年3月4日,博物馆举办“上元灯节制花灯”教育活动*2015年11月9日,博物馆举办“汉字好好玩”教育活动*2014年6月16日,文化遗产日陕历博举办“舌尖上的文物”教育体验活动*2014年6月13日,“陕博流动博物馆”走进蓝田县许庙初级中学*2014年3月31日,陕博举办“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活字印刷活动圆满成功*2017年05月18日,“数典录珍弘道传承——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陕西省10市1个示范区、66家国有收藏单位的200余件文物精品集体亮相,这也是对历时五年的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集体检阅。陕西省共普查登记可移动文物3009495套7748750件,总量位居全国第二 。 ==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全天开放,周一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冬季:11月15日-3月15日9:00—17:30(16:00停止发票)夏季:3月16日-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发票) '''门票:''' 免费,凭身份证换票参观 '''交通状况''': 乘坐5、19、24、26、27、30、34、401、521、527、610、701、710、游6、游8路公交在“翠华路(陕西历史博物馆)”站下车即到。 == 视频 ==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梦回唐朝<br>{{#iDisplay:l0026pq6ekh|720|480|qq}} 陕西历史博物馆(下)盛唐宝藏<br>{{#iDisplay:v0026s4us5x|720|480|qq}}== 参考文献 ==[[Category:博物馆]]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