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管理职能

增加 24,929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on4X1O7m&id=8DC8B4FE46C258C8641EE1DD297D7B8551CA5691&thid=OIP.on4X1O7mu4nV7PPUTW9NRAHaFj&mediaurl=http…”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on4X1O7m&id=8DC8B4FE46C258C8641EE1DD297D7B8551CA5691&thid=OIP.on4X1O7mu4nV7PPUTW9NRAHaFj&mediaurl=https%3a%2f%2fp3-bk.byteimg.com%2ftos-cn-i-mlhdmxsy5m%2febc4bffd11dd4e9c8e386d6a7163a7e3%7etplv-mlhdmxsy5m-q75%3a0%3a0.image&exph=810&expw=1080&q=%e7%ae%a1%e7%90%86%e8%81%8c%e8%83%bd&simid=608052612468051666&FORM=IRPRST&ck=10CA4BD5BC261EF514CB3C367992476E&selectedIndex=0&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管理职能'''<br><img
src="https://tse3-mm.cn.bing.net/th/id/OIP-C.on4X1O7mu4nV7PPUTW9NRAHaFj?pid=ImgDet&rs=1 "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最早把管理职能上升为普遍规律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在1916年所写的 《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中,提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并作了下述分析: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具有统一性、持续性、灵活性、精确性的特征,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组织和社会组织,使其同企业的目标、资源和需要相适合; 指挥就是使每个人都履行其所负的职责,做出最好的贡献,从而使整个社会组织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协调就是统一和调和企业各部门以及各个职工的活动,使所有工作都能和谐地进行; 控制就是核实计划落实情况,以便发现缺点、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以使实际活动与计划活动保持一致。1937年,美国管理学家古利克在上述五项职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在内的管理七项职能理论。 <ref>[[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12月]]</ref>

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功能,又称管理的要素,是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一般将管理职能分为五项: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

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最早把管理职能上升为普遍规律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在1916年所写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中,提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简介==
确定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但作为合理组织活动的一般职能,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管理职能?管理学者至今仍众说不一。如:法约尔的五大职能、三大职能的观点、行为科学的四大职能、中国MBA的提法等。

最早系统提出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的法约尔。他提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职能,其中计划职能为他所重点强调。

1、计划

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2、组织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3、领导

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 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4、控制

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5、创新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hLk%2fxSBB&id=7468961A228A8A8AB3D2DC9C62B62EC5A128B8EA&thid=OIP.hLk_xSBBk_AWsGOVVvIERAHaEK&mediaurl=https%3a%2f%2fimg.sogoucdn.com%2fv2%2fthumb%2f%3fappid%3d200698%26url%3dhttps%3a%252F%252Fpic.wenwen.soso.com%252Fpqpic%252Fwenwenpic%252F0%252F20190917112502-9790923_jpeg_533_300_20335%252F0&exph=300&expw=533&q=%e7%ae%a1%e7%90%86%e8%81%8c%e8%83%bd&simid=607999853081417205&FORM=IRPRST&ck=52CA8CE8C0895F6D1D976F5C9DD15582&selectedIndex=243&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管理职能'''<br><img
src=" https://tse4-mm.cn.bing.net/th/id/OIP-C.hLk_xSBBk_AWsGOVVvIERAHaEK?pid=ImgDet&rs=1"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管理职能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管理职能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法约尔时期,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计划、组织和领导工人把产品生产出来就万事大吉了。在行为科学出现之前,人们往往对管理的活动侧重于对技术因素及物的因素的管理,管理工作中强调实行严密的计划、指挥和控制。但自霍桑实验之后,一些学者在划分管理职能时,对有关人的因素的管理开始重视起来,人事、信息沟通、激励职能开始提出。这些职能的提出,体现了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开始侧重于对人的行为激励方面,人事管理被提到比较重要的地位上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诸多新兴学科的出现,管理学家又在管理职能中加进了创新和决策职能。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提出了决策职能,决策职能从计划职能中分化出来。他认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的决策职能不仅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有,并且分布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创新职能源于70年代后的世界环境的剧变。创新职能的提出,也恰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管理职能的内容和重点也会有新的变化。

实际上,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组织,而组织是运动变化的,当组织要素如组织环境、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三者发生变化时,管理行为和职能应随之发生变化。在一般的管理中,组织目的通常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一般以组织所有者的利益作为组织目的。但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却因组织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工厂管理与商店管理、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与小作坊的管理、高素质人才的管理和简单劳动工人的管理等等显然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体现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也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对于不同的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在管理手段和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管理的职能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军人,命令应当是最佳的职能,而对于现代高素质的人才,激励、鼓励也许是应当采用的职能。

从不同管理理论关于管理职能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三点:

管理职能应随着组织的不同而不同

管理职能总是与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相联系的,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管理职能,任何优秀的管理职能和技巧总是相对于特定的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有什么样的组织要素,就应有相应的管理职能。当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发生变化时,管理职能就应相应地做出改变。管理职能的划分不可能存在一套如管理过程学派所说的“典型的”职能这一固定的模式,可以到处运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管理职能的不确定性就要求我们在使用管理职能的时候首先要进行组织要素的分析。二、划分随各学派对管理过程的认识不同而不同 管理职能的划分随各学派对管理过程的认识不同而不同

管理学家对管理职能的划分认识不一

并不仅是因为有关管理学者因所处的时代、环境等条件不同而导致对管理职能的划分界定不同,而是因为已划分的各管理职能由于彼此之间并无严格的次序和界限,往往互相关联或交叉表达,不同的关联或交叉产生了不同的职能划分。

管理职能并不能描述管理过程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各项职能往往很难划分得十分清楚。按理来说,一项管理工作总是要首先作决策,再制订计划,然后组织实施,最后协调控制整个进程。但实际上,管理人员常常并不是按顺序执行这些职能,而是同时执行这些职能。所划分的这些职能只是描述了管理活动的一般过程,对于具体领域中具体的管理活动并不一定完全与该描述相一致,在管理中实施的职能可能多一项,也可能少一项,尤其是对特殊性质的管理问题而言,更是如此。管理学理论研究网

==计划决策==
''''计划'''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调查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计划程序'''

1)估量机会。它是在实际的计划工作之前就应着手进行的工作,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的估计,并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搞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同时,还应该弄清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哪些,并对可能取得的成果进行机会成本分析。

2)确定目标。在制定重大计划时,第二个步骤就是确定整个企业的目标,然后确定每个下属工作单位的目标,以及确定长期的和短期的目标。计划工作的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它指明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重点放在哪里,以及通过策略、政策、程序、预算和规划等各个网络所要完成的是什么任务。

3)确定计划的前提。就是研究分析和确定计划工作的环境,或者说就是预测执行计划时的环境。因此,应选择那些对计划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执行计划最有影响的因素进行预测。

4)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个计划往往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方案时,不是找可供选择的方案,而是减少可供选择方案的数量,以便可以对最有希望的方案进行分析。

5)评价各种方案。在找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明确了它们的优缺点后,就要根据前提和目标,权衡它们的轻重,对方案进行评估。

6)选择方案。这是做决策的关键。有时会发现同时有两个可取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定出首先采用哪个方案,将另一个方案也进行细化和完善,并作为后备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派生计划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做出决策之后,就要制定派生计划。总计划要靠派生计划来扶持。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在完成上述各个步骤之后,最后一项工作便是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数量分配计划。它既可以成为汇总各种计划的工具,又是衡量计划工作完成进度的重要标准。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wVTqEmhH&id=661479C4FA7DA8276F09EA0485A47C05E6CB8067&thid=OIP.wVTqEmhHLcNIEPT1KiCsyQHaEv&mediaurl=https%3a%2f%2fatt.kuaiji.com%2f202205%2f0ca5ced14d88b02.jpg&exph=640&expw=1000&q=%e7%ae%a1%e7%90%86%e8%81%8c%e8%83%bd&simid=608053273869839292&FORM=IRPRST&ck=B5D37B058F9BA4EC79F7FA845331A537&selectedIndex=284&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管理职能'''<br><img
src="https://att.kuaiji.com/202205/0ca5ced14d88b02.jpg "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2)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存在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才会有决策。

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

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所谓“可行”,一是指能解决预定问题,实现预定目标;二是方案本身具有实行的条件,比如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三是方案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5)过程性。决策既非单纯的“出谋划策”,又非简单的“拍板定案”,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的重要程度、过程的繁简及所费时间长短固然有别,但都必然具有过程性。

6)科学性。科学决策并非易事,它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

'''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向:

1)决策是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一个组织管理工作成效大小,首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决策正确,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使组织兴旺发达;决策失误,则一切工作都会徒劳无功,甚至会给组织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对每个决策者来说,不是是否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而是如何使决策作得更好、更合理、更有效率。

2)决策是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决策贯穿于组织各个管理职能之中,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每个管理职能要发挥作用都是离不开决策的,无论是计划、组织职能,还是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其实现过程都需要决策。没有正确的决策,管理的各项职能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决策按照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是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的决策。这类决策主要由企业最高层领导行使。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行使。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主要由企业基层管理者负责进行。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划分,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或重复决策。它是指经常重复发生,能按照原来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其决策步骤和方法可以程序化、标准化,重复使用。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例外决策。它是指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洞察力、逻辑思维判断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进行。

3)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分类,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都是已知的,并能较准确地预测它们各自的后果,易于分析、比较和抉择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但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决策的结果只能按概率来确定,这种决策存在着风险。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类似,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后果,但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是未知的,需要凭决策者的经验、感觉和估计作出的决策。

'''决策程序'''

1)定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在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所预测达到的结果。决策目标是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的,因此,必须把握住所要解决问题的要害。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

2)拟定备选方案。决策目标确定以后,就应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第一步是分析和研究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决策事物未来的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将外部环境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内部业务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同决策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三步是将这些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分析对比,权衡利弊,从中选择出若干个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进一步评估和抉择。

3)评价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拟定以后,随之便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看
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达到决策目标。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VFs5LL4v&id=5EB834E1F653BA23EB4119FC3EE30E15ED41C258&thid=OIP.VFs5LL4vJ7fRMf88pxAJ9QHaEf&mediaurl=https%3a%2f%2fts1.cn.mm.bing.net%2fth%2fid%2fR-C.545b392cbe2f27b7d131ff3ca71009f5%3frik%3dWMJB7RUO4z78GQ%26riu%3dhttp%253a%252f%252fwww.kmcaishui.com%252fuploads%252fallimg%252f210313%252f2156453615-1.jpg%26ehk%3dyuMlxoi48ZmuboC0%252bC0qablzZ5ihQQaP%252f%252bYaZWRHQyI%253d%26risl%3d%26pid%3dImgRaw%26r%3d0&exph=388&expw=640&q=%e7%ae%a1%e7%90%86%e8%81%8c%e8%83%bd&simid=608008249744820326&FORM=IRPRST&ck=8C446D6D84766785A4A61F76782D34FD&selectedIndex=337&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管理职能'''<br><img
src=" https://ts1.cn.mm.bing.net/th/id/R-C.545b392cbe2f27b7d131ff3ca71009f5?rik=WMJB7RUO4z78GQ&riu=http%3a%2f%2fwww.kmcaishui.com%2fuploads%2fallimg%2f210313%2f2156453615-1.jpg&ehk=yuMlxoi48ZmuboC0%2bC0qablzZ5ihQQaP%2f%2bYaZWRHQyI%3d&risl=&pid=ImgRaw&r=0"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目标管理==
一般地说,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发点,是企业计划的基础,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1)目标建立。目标的建立主要是指企业的目标制定、分解过程。由于企业目标体系是目标管理的依据,因而这一阶段是保证目标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从内容上看,企业目标首先明确企业的目的和宗旨,并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决定一定期限内的工作具体目标。

2)目标分解。目标分解是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的目标,以及明确自己在完成这一目标中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各级目标都是总目标的一部分,企业按组织管理的层次进行分解,形成目标连锁体系。

3)目标控制。企业任何个人或部门的目标完成出现问题都将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者必须进行目标控制,随时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协助解决问题。必要时,也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对目标进行一定的修正。

4)目标评定。目标管理注重结果,因此对各部门、个人的目标必须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通过评价,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奖优罚劣,及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

==组织==
'''组织的涵义与类型'''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组织的类型,一般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其中,正式组织一般是指组织中体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我们一般谈到组织都是指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关系、兴趣爱好关系、血缘关系等。非正式组织常出于某些情感的要求而采取共同的行动。

'''划分组织部门的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组织结构的全部设计工作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而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权力是责任的基础,有了权力才可能负起责任;责任是权力的约束,有了责任,权力拥有者在运用权力时就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不致于滥用权力;利益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愿意担负责任以及接受权力的程度,利益大责任小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相反,利益小责任大的事情人们很难愿意去做,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组织任务目标的完成,离不开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因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各专业部门又必须加强协作和配合,才能保证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达到组织的整体目标。

4)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由于受个人精力、知识、经验条件的限制,一个上级主管所管辖的人数是有限的,但究竟多少比较合适,很难有一个确切的数量标准。同时,从管理效率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企业不同的管理层次的主管的管理幅度也不同。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的关系,因此在确定企业的管理层次时,也必须考虑到有效管理幅度的制约。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统一指挥是指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权力制衡是指无论哪一个领导人,其权力运用必须受到监督,一旦发现某个机构或者职务有严重损害组织的行为,可以通过合法程序,制止其权力的运用。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既要有必要的权力集中,又要有必要的权力分散,两者不可偏废。集权是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而分权则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合理分权有利于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决策,也有利于上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抓大问题。

'''视频'''

'''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6523871000558267692好看视频]
13,3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