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生产性支出

增加 15,827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cx5pjEW8&id=FA426B93B8F0FA80CCA5903DBC34BD4FAD15D883&thid=OIP.cx5pjEW8IUqJS5TSyzA3oQHaDd&mediaurl=http…”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cx5pjEW8&id=FA426B93B8F0FA80CCA5903DBC34BD4FAD15D883&thid=OIP.cx5pjEW8IUqJS5TSyzA3oQHaDd&mediaurl=https%3a%2f%2fcadforex.com%2fuploads%2f20210811%2f756b6fa5c2f147191cd42a9356a76c7e.jpg&exph=320&expw=686&q=%e7%94%9f%e4%ba%a7%e6%80%a7%e6%94%af%e5%87%ba&simid=608000029176262522&FORM=IRPRST&ck=E9CC2C21248F145AECAB49701C3A7336&selectedIndex=82&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生产性支出'''<br><img
src=" https://cadforex.com/uploads/20210811/756b6fa5c2f147191cd42a9356a76c7e.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生产性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同社会生产直接有关的各项支出。包括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支援农业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等。它在整个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财政的生产建设性。

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支出是非生产性支出的物质基础,非生产性支出是生产性支出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矛盾,即在财政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此消彼长。因此,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者之间在数量上须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在支出顺序上,由于生产性支出直接促进物质生产的增长,应当优先保证;而非生产性支出是保证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要适当安排。历年来中国的财政支出中,生产性支出一般占5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特点。 <ref>[[项怀诚,黄可华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财政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ref>

==管理方法==
一、基本建设支出的管理

基本建设支出是生产性支出的主要部分,1985年以前称基本建设拨款,1985年,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了“拨改贷”的改革,从1986年起,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拨改贷”,对[[行政事业单位]]仍实行预算拨款。因此,基本建设支出按照不同的支出方式、资金用途和来源,可以划分以下五种: <ref>[[熊风.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武汉出版社,1992]]</ref>

(一)基本建设预算拨款。是指由预算安排完成当年基建工作量的无偿的预算拨款。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仍实行预算拨款。

(二)[[基本建设贷款]]。是指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投资。对企业单位实行“[[拨改贷]]”,是用经济手段管理预算的一项改革,目的是加重建设单位使用预算资金的责任感和效益观,增强用钱单位的投资风险和经营意识。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既减轻了[[预算支出]]压力,又发挥了[[预算资金]]的最大效益,同时,还积累了大笔建设资金。

(三)基本建设储备贷款基金。是指通过建设银行拨给建设单位储备设备材料所需要的贷款周转金。对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一方面要保证完成当年计划的基建拨款,同时还要保证期末留用必要的[[物资储备]],为下年续建工程的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地方统借统还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地方政府统借外汇引进成套设备的[[基本建设项目]]的支出。各部门引进的单机、材料、[[自借外汇]]引进技术的不属于这个范围。本类在建设银行系统的会计统计报表指标中反映。

(五)专项[[基本建设投资贷款]]贴息支出。是指经国家批准对专项基建投资贷款,由财政在地区和部门的基建投资款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本项列入“其他支出类”中的“[[财政贴息支出]]”。

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的支出管理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是预算安排用于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的拨款,以及为解决企业生产上薄弱环节和综合利用所采取拨款的措施。包括各种设备和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重建;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和采取技术措施:试制新产品措施:劳动安全保护措施;零星固定资产购置(最高限度一般为五万元)等六项。

1967年以前,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主要来自于预算拨款的“三项费用及四项费用”。“四项费用”是指用于技术组织措施、新种类产品试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零星固定资产购置等四项专用资金。这是在企业折旧基金全部上缴财政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专用拨款制度。

从1967年起,财政不再拨给“四项费用”,但为保证重点企业更新改造的需要,另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按1984年规定,其内容除拨给各部门的挖潜改造资金外,还包括拨给各级建设银行的企业挖潜改造贷款基金,对为农业服务的县办“五小”工业技术改造资金补助和国家补贴挖潜改造贷款利息支出等。

对国营企业原有设备或其他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以充分挖掘生产能力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少投入、多产出、快见效的好办法。革新是局部的技术改进,即是通常所说的“小改小革”,大量的革新能实现技术改造,即是通常所指的整个生产线以至整个车间的改造。与新建、扩建项目相比,对原有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所以,在使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时,要注意依靠科学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采取改建、扩建、更新等多种形式,在管理上要区别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改造要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根据资金总量对改造项目分类排队,择优先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层开。选择技术改造项目,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合本地资源条件、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又能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先进技术。技术改造要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能够通过挖潜改造的企业要挖潜、革新、改造,而不能盲口搞改建、扩建,改建、扩建的企业,应按基本建设投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9q10udw4&id=CB68E4A0B7373BBC98968EF50E2F217121104132&thid=OIP.9q10udw4zxcl423ZRFi81QHaHt&mediaurl=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31309%2f20160922001505-18446580.jpg%2f300&exph=300&expw=288&q=%e7%94%9f%e4%ba%a7%e6%80%a7%e6%94%af%e5%87%ba&simid=607997598223531417&FORM=IRPRST&ck=83A9102E689489D18E423140FB5CB037&selectedIndex=26&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生产性支出'''<b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1309/20160922001505-18446580.jpg/300 "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三、科技三项费用的管理

科技三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三项。凡是由国家安排给企业、事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全国性的专项科技研究,由中央预算专项拨款。属于地方自行安排的三项科技研究,所需资金由中央切块包干的科技三项费用和地方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解决。试制、试验、研究项目完工或因故停止、撤销的,必须编制决算,结余款项和物资上缴原拨款的财政部门。年终项目未完成的,已拨费用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新产品试制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设计费、工艺规程制订费、必须增加的非主要设备和相应的土建工程、机器设备调整费、专用工卡具、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试验费、样品购置费、试制机成本高于售价的部分等;中间试验费和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中间试验所需的土建工程、设备安装费、仪器购置费以及其他试验费用等;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一般由[[中央财政]]直接管理,专项拨款给承担科研任务的单位用于科学研究,地方预算一般不安排本项费用。

四、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管理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是用于支援[[农村集体经济]]以及个体户的各项生产支出。主要内容有:

(1)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其中包括抗旱经费和小水电站补助费,主要用于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小水库保险,以及农村水土保持措施、抗旱、小水电站建设等方面;

(2)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经济困难的农村生产小组和农户,发展生产,开展多种经营添置小型农机具、购置牲畜等生产资料,扶持农村开垦荒地造田补助费;

(3)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主要用于农村科技组织购置设备仪器和进行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和应用,以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

(4)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主要用于对牧区的基本草场改良和保护、草原治蝗灭鼠、抗灾保畜、农牧区防治畜禽疫病等方面;

(5)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造林和育苗,以及防治林木病虫害等方面;

(6)农村水产补助费。主要用于农村[[淡水养殖]]、沿海海水改造生产网具、保护资源等方面;

(7)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是用“[[耕地占用税]]”收入安排的开垦宜耕土地和整理、改良现有耕地的专款支出;

(8)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支出。是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和地方预算配套的发展粮食的专项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资金,过去一般都是无偿拨款,从1978年起,开始对某些项目改为有偿有息的信用方式,采用“支农周转金”的形式将资金无息或低息借给用款单位,定期收回,继续周转使用于其他项目。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wQQajCOx&id=A7123ACE02AE08D0C703762A5B1941391CE1B8A3&thid=OIP.wQQajCOxzEeRaKqy-gqNyAHaFl&mediaurl=https%3a%2f%2fimg.sogoucdn.com%2fv2%2fthumb%2f%3fappid%3d200698%26url%3dhttps%3a%252F%252Fpic.wenwen.soso.com%252Fpqpic%252Fwenwenpic%252F0%252F20191006061712-2092273718_png_483_364_295800%252F0&exph=364&expw=483&q=%e7%94%9f%e4%ba%a7%e6%80%a7%e6%94%af%e5%87%ba&simid=607996116431039638&FORM=IRPRST&ck=FD93E828C990764D88E08D34C6260A4A&selectedIndex=27&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生产性支出'''<br><img
src="https://tse3-mm.cn.bing.net/th/id/OIP-C.wQQajCOxzEeRaKqy-gqNyAHaFl?pid=ImgDet&rs=1"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生产性支出投资重点==
建国以来,财政部门在农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管理偏松和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较差,资金的损失浪费严重,有些投资项目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半途而废,劳民伤财,投资效果甚微。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要求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量的农业投入如果继续损失浪费下去,不仅给财政造成困难,而且还影响农业的稳步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围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确定财政支农的重点。支农资金需要与可能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把有限的支农资金用到刀刃上去,财政部门要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扶持重点。一般来讲,支农重点应放到那些个体户力所不及的,但又能够为多数农户服务的项目上,包括农业饥械、水利设施、[[植保]]、防疫、种子、种苗,[[农副产品储藏]]、[[饲料加工]]和[[农村能源开发建设]]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项目,力求做到扶持一点,受益一片,真正为农业经济服务。

第二,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济。粮食是关系到全国人民吃饭的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因此,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投放在粮食生产上,在逐步改造那些低产、中产耕田耕地,挖掘潜力,增加产量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农副产品]]的生产,挖掘山林、库区、湖区等生产潜力,既为工业提供原料.又为农民增加收入。

第三,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科研成果。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在我国人多耕地少、1l亿人口吃饭难的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途径。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达到“科技兴农”的目的。因此,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和使用要尽可能地满足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需要,主要改善科研设备和手段、科研试验,以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对农业的科技教育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也应积极支持。

第四,重视治理水土流失,保持农业生态平衡。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因此,水土保持也是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投向。

第五,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兴办乡镇企业要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优势,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资源,占领本地市场,产品原料从农村中来,产品销到农村中去,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眼务。对这样的乡镇企业,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

第六,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造血”功能。扶持贫困地区是财政部门支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尽管财政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的支农资金,但仍然没有改变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面貌。其主要原因是支农扶贫资金的使用不合理,主要用于“救济”农民的吃饭、穿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因此,今后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应主要用于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项目上,如种植林、果、桑、茶、养殖猪、牛、鸡、羊等。这样,就变“输血”为“造血”,为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打下基础。

第七,改进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今后,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资金,应由无偿支援为主改为有偿支援为主。在[[资金管理]]上,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以群众自愿和实际需要为前提,改变自上而下分派任务,分配资金的做法,二是把资金用活用好,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跟踪问效,三是适当集中一定资金,对支农项目有一定的调剂余地和调控能力,把支农资金用到刀刃上。

'''视频'''

'''收入、支出与宏观经济循环流转:收入、产出与支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r4y1v7ry/?p=6哔哩哔哩]

==参考文献==
{{Reflist}}
13,3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