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育心(彭学斌)

增加 4,441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育心'''<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530829/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育心'''<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8530829/pexels-photo-1853082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育心》'''是[[中国]]当代作家彭学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育心===

宋代文学家吕蒙正在他的《寒窑赋》中写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尺,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我想这里所说的“运”就是时运,就是精、气、神。所以学校应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德”即心,教书育人,既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育人。育人就是要育心。

孔雀绚丽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造出来的。白扬笔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体和高远的阳光造出的。清香的花草和缤纷落英、是植物吸引异性繁衍后代的十八能造的。卓尔不群、坚韧顽强的性格是禀赋的优异和生活历练造出的。

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以自己的双手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塑造而成的。

所以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必须用心培养,父母亲当然是第一任老师了。当孩子跌倒了,应教他自己爬起,并教他查看地形,找出跌倒原因,告诉他怎样走,才会不能跌倒。上[[幼儿园]]时,应教他按时起床,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与同伴如何相处,如何分享快乐,使他们体悟集体生活的乐趣,[[力量]]的[[强大]]。

当然,育心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程,工期也许会耗时一生。通常是母亲的手,在最初心灵的模型上,留下永不消退的指纹。所以普天下为人父母者,要诊视这一份特别庄重的义务与责任。

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模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比如岳飞、文天祥的模型,钱学森、李四光的模型。鲁迅、魏魏的模型。育心要有艺术。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灿烈的心,醇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机敏的心,反应快捷如电光石火。一颗潦草的心,门可罗雀疏可走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杂乱无章。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一道半是细腻[[凌晨]]的马虎的心,好似白蚂蚁咬的断堤。一朵乡花枕头里虚空的心,是假冒伪劣心界的水货。

育心需要大量的时间。少则一年两年,多则一生一世。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珑。久拖不决的谨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有的人,小小年纪,就竣工一颗完整坚实之心。有的人,段发皆自,还在心的地基上挖土打桩。有的人,半途而废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有的人,成百半九十,丟下不曾结尾的工程。有的人,精雕细琢一辈子,临终还在打磨心灵的剔透。有的人,粗制滥造一辈子,人未远行,心已灶冷坑灰。

所以,育心免不了有失败,也很可能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

所以,育心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光靠家长,学校是不行的,必须让[[社会]]各界[[力量]]全员参与。党政军都要重视,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发几个[[文件]],制几个制度是远远不行的,必须刀下见菜,付诸于行动。下一代不强大,一切都是徒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看伟人毛主席说的多好,多中肯啊!

全社会联合起来,全力以赴,同心同德做好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吧!<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彭学斌,笔名,雪兵,微信,瑞气恒通,[[陕西]]省宝鸡陇县人,大专毕业。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15,5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