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趙忠堯
,無編輯摘要
==生平==
[[趙忠堯]]的父親是一名醫生,經歷過不少戰爭禍事,對中國貧窮勢弱的局面痛心疾首。從他出生起,父親就常常教導他要努力讀書,將來為國家效力。父親樸素真誠的民族情感,深深影響了趙忠堯,從小恪守父訓努力讀書,門門功課都是特優。
1920年浙江[[诸暨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後改為[[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国立中央大學]]、[[国立南京大學]])数理化部,修读化学、数学、物理课程,师从[[任鸿隽]]、[[王季梁]]、[[孙洪芬]]、[[张子高]]、[[胡刚复]]、[[叶企孙]]、[[何鲁]]、[[熊庆来]]等人;因父亲去世,家境困难,1924年春留校在物理系担任助教,一面教书,一面听课、考试,补足学分,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25年夏随同东大物理系教授叶企孙转往[[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清华大学]])任教。
1927年夏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师从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校长[[密立根]] ,1931 ,快畢業前,密立根給他佈置了一道題目,只要他完成就能取得博士學位。可他卻覺得,這個題目太簡單,主動要求換更難的題目。密立根還從來沒碰過這樣的學生,於是重新給了他一道極難題。沒想到,這道題非但沒難倒他,反而成就了他在物理學上的偉大發現。 1930年,他順利完成[[密立根]]佈置的任務,並且從硬γ射線「反常吸收」實驗中,他得出一個震驚世界物理界的結論:在人類物理學史上,他第一個觀測到,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成為歷史上首名捕捉[[正電子]]的人, 1931 年获博士学位。1931年赴[[德国]]在[[哈勒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1932年返国,回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37年抗战爆发,全家辗转南下到[[昆明]],利用休假在[[云南大学]]任教;1938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应[[吴有训]]校长邀请回[[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任教,并担任物理系主任。
1946年,赴美国参观美国在[[太平洋]]中的[[原子弹]]实验,并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卡内基地磁研究所、[[加州理工学院]]核反应实验室工作;其间购置核物理实验器材。1948年,獲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1屆(數理科學組)院士<ref>[https://academicians.sinica.edu.tw/index.php?func=1-D 趙忠堯 逝世院士一覽表] 中央研究院</ref>。1950年返国途中被美国政府拘留达数月之久。之后克服重重困难,于1950年底取道[[香港]]返回中国大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5 。 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兼任系主任。
1966年文革開始後,趙因為在三星鉛筆廠有股份,被定為「資本家」,又由於有滯留美國的經曆,被戴上「特務嫌疑」的帽子,關進了牛棚受到監視與審查。一直到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趙忠堯得以恢復工作,擔任副所長並主管實驗物理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