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移除 46,218 位元組, 8 個月前
以“温国,西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替换内容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big> ''' |- |  [[File:T01edc696c9284d6c96.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edc696c9284d6c96.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126692&sid=4326293 来自 360 的图片]]]|-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温姓是中华"百家姓"之一。姓氏来源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出自姬姓黄帝的后裔,以 名为姓。其远祖先是黄帝,近祖先是颛顼,受姓祖先为己平(温平)。温姓起源于今[[河南]]温县西南 形成宗族、[[望族]]是 西 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根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的数据统计,温姓人口数量约190万,在中国各姓氏中排名第104位。温姓主要名人有温疥、温峤、温子升、温亚东、温彦博、温庭筠、温家宝等。=='''基本信息'''==外文名;WEN 人口数量;约200万 中文名称;温姓 人口排名;第104位 人口分布;世界各地 著名人物;温子升、温彦博、温庭筠、温家宝 姓氏概述 温姓是中华姓氏中的一个著名姓氏。在宋朝《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按当今人口多少计算,现有人口190余万,占全中国人口的0.16%,在当代姓氏统计中,排名第104位。温氏在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中,和其他姓氏一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关温姓之源,过去有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源说”和“多源说”。“三源说”主张温姓有三个源头:一是出自己姓,为颛瑞高阳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温国后以国为氏。二是颛顼高阳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苏国之后,源于苏国己姓。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温子即苏子,苏氏为己姓,则温出己姓无疑。”此说主张温氏始祖为西周初年苏国的始君苏忿生。三是认为温氏源于姬姓,为唐叔虞之后。唐人林宝《 和姓纂》载:“温,唐叔虞之后,晋公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又郤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新唐书·宰相世袭表》沿袭此说。主张温氏始祖为唐叔虞和郤至。 “多源说”更为复杂,除了上述三源之外,还有刘氏改姓温,[[菲律宾]]国王苏禄东次子温哈赤改姓温,少数民族改姓温等等。一个著名姓氏,尽管有种种说法,但是只能有一个本源,共奉一个始祖。研究中华姓氏,就要正本清源。根据这一原则,经过认真探索,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认为温氏出自己姓,为颛顼高阳氏后裔,始祖温平,是温国的缔造者、创始人,温人以国为氏,始有温姓。 这有两个依据:一、历史文献。相传《唐太常丞温信碑》云:“温,颛顼裔,为己姓。”这个太常丞温信可能就是温佶,大约属于后人的误记。《国语·郑语》说:“己姓,昆吾、苏、顾、温、董”。韦昭注:“五国皆昆吾之后别封者。”这说明,温国与昆吾、苏、顾、董四国都是颛顼高阳氏后裔昆吾的后代,同为己姓。温于夏代前期建国,夏代末 前1122 ,商族崛起,今本《竹书纪年》载:“帝癸二十六年,商灭温。”商族于公元前1605年,在伐夏过程中灭掉温国。文献记载温国兴亡史有根有据,所说温姓源于温国。绝非空穴来风。二、碑碣墓志等实物资料。济源市文物局干部卢化南先生对温佶碑和温邈墓志的考古发现与文物价值已经作了详尽的介绍。这对于探讨温氏之源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过去虽然大都主张温氏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但具体得姓始祖不详。现在这两块碑石明确无误地记载温国始君名平,找到了温姓始祖,解决了温姓之源。其重要价值,不限于此,还对温姓流变作了记载,是说著名的太原堂温氏就是温平的后裔。《唐故太常丞赠谏议大夫温府君(佶)神道碑》说:“温氏裔颛顼,为己姓,其后有平,佐夏灭穷,厥用祚土,子孙因居其邑页仍其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规格甚高,史料价值甚高。再一个是《唐故征君左补阙温先生(邈)墓志铭并序》云:“温先生讳邈,字顺之,本己姓,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自平至乂,二十六代,仕 为司马,别封于祁,始为太原人。”由此可知,温族始于夏代前期,始祖名平,因助夏灭有穷氏有功,受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温国]]。温平至二十六孙温乂时,别封于外地。温佶碑说别封于郄地,温邈墓志说别封于祁。郄与祁字形与音相近,两地相距不远。有可能是温乂别封到郄地,至西汉初,其后裔温疥之孙温何迁至太原祁县。其后裔中名人辈出,有东汉精忠报国的温序、三国魏凉州刺史温恢、西晋司徒温羡、东晋安郡公温峤、赫赫有名的唐初三彦——[[温大雅]]、温彦博、温彦将。追根溯源,这些人都是平的后裔。温佶是温大雅的五世孙,温邈是温大雅的六世孙。因而温氏主流郡望——太原堂温氏是由温平后裔形成的。根据文献记载与碑刻资料,可知中华温姓本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始祖为平公。温氏满天下,祖根在温县,始祖名平。=='''姓氏源流'''==姓氏起源 温氏起源于夏代,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夏代历史上有“太康失国,少康复国”的事件。少康帝复国是消灭了有穷王寒浞后才恢复了夏王朝政权的。在消灭有穷王过程中,有一个叫“平”(己姓昆吾氏)的人功劳很大,被少康帝封到了一个有温泉的富庶之地,作为夏的一个属国。该国因境内有温泉而称温国。明代万历年《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浴德,民利灌溉。昔人曾建亭于上,时游赏焉。今亭与泉俱废,不可设矣,说者谓黄河淹没其源,遂淤。”这说明古时温地有泉,明代时已涸。温国立国者己平就以国为氏称温平,是为温氏的始祖。温氏历史上最显赫的唐初宰相温彦博家族墓志上是这样记载这一温氏起源史的: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 夏代温国的疆域就在现在河南省温县一带,温国的都城史称温城,古温国遗址位于温县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招贤乡上苑村,面积为3万平方米,文化层深约3米,发掘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属二里头文化的遗物。这里便是温姓的祖根地,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温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北倚巍巍太行山,南临滔滔黄河水。行政上受焦作市所辖,有人口42万。温县境内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是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县和小麦玉米优良种子基地。温县出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个中药材品种史称四大怀药,是国家中药材保护品种。其中山药药食两用,美味滋补,被历代皇家列为贡品,当今更是畅销海内外。温县的温氏后裔有山药种植方面最悠久的家族传承史。温县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距郑州、洛阳、焦作均为数十公里。温县还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温县历来是天下温氏寻根谒祖的圣地。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海外温氏宗亲纷纷到温县寻根,掀起了温氏寻根温县的高潮。温县人民政府在温故城遗址一侧的温氏祖墓区规划设计了“世界温氏文化博览园’.马来西亚温氏宗亲会会长温添贵,于2004年10月13日带领数十位海内外温氏代表,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当代著名书画家温寒石为世界温氏文化博览园里的温根碑书写了根字。2005年10月16日,温县人民政府主办了首届世界温氏祖地温县恳亲大会,四百多位来自海内外的温氏宗亲代表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祭祖大典,实现了温氏起源后四千年来在祖地的首次大团聚。 姓氏始祖 温姓起源于温县无可争议,但是温氏始祖是谁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除了古温国肇立者温平外,还有因周朝时温地曾归晋国而说晋国开国者唐叔虞是温姓始祖。还有一种说法直接将晋国封温的三位大夫之一郤至说成是温氏始祖,因为郤至虽然是封温最晚且时间最短的一位大夫,但只因史书上有称其温季之说,就有人将其说成为温氏始祖。 针对这些说法,中国最权威的姓氏研究机构——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于2008年4月19日在江西上饶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中华百家姓氏源流(温氏)研讨会。会议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确认《温县志》、《路史》、宋朝沈括《温氏谱序》、唐朝温佶碑和唐朝温邈墓志所载温氏源出夏代温国一说较可信,温佶碑和温邈墓志更是清晰地记载了温国立国君是平公和太原堂温氏形成等历史。这些说法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华百家姓氏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唐叔虞和温季不能称其为温氏始祖,他们的后裔若有姓温,也只能是改附,而不能称之为起源。=='''迁徙分布'''==温氏枝叶繁茂,玉树临风,约从晋代开始,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近现代以来,不少温氏族人频频向海外迁徙,从而形成了分布于海内外的温氏。 历史人口迁徙与分布 先期的温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地区。西周初,温人一支向西迁到甘肃祁连山,与月氏人相遇,成为月氏人中的温部落,再往西迁的温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温宿国,成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朝初,温姓已经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华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汉代的常见姓氏之一。 汉、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温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口急剧减少。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ftg姓氏一样,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终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族。宋朝时期,温姓大约有2万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外族统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温姓为宋朝的小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广东和福建三省。南北温姓人口几乎各占一半,全国形成了中原、粤闽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河南为温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50%。 明朝时期,温姓人口激增,大约有近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上升为明朝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这一数据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因此温姓的人口急剧上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这两省温姓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广东三省。江西为温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温姓人口的4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陕、南方粤赣浙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两反向移动,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布的局面。 当代人口分布与图谱 当代温姓的人口已达到190余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温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两省,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福建、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山东,这七省的温姓又集中了34%。广东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25%,为温姓第一大省。全国已形成粤赣闽、四川和华北三块温姓人口聚集地区。温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赣闽台、广西东部、浙江南端、湖南温南部、川I甘青交界地区、陕宁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部、京冀西部,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24%以上,最高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19.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温姓人群。在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区,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08%--0.24%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6%的温姓人群。 海外温姓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宗族文化'''== 温姓的宗族文化,主要反映在“精神风范”、“郡望名门”、“堂号堂联”、“家序辈字”、“传闻典故”等方面。温姓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姓的内容,有着自己族姓的特色,这也是其不同于他姓之处。宗族特征 温姓的精神风范,反映出温氏族人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做人处事上。古代广东梅县良善公作《家训》六则,可窥斑而知豹:一孝顺父母;二和睦兄弟;三严端品行;四崇尚节俭;五公明息诉;六积德锦后。 温氏的郡望名门,主要有:河内郡,温氏发源地所在郡,表示不忘祖地;汲郡,有北魏名家温子升等;太原郡,有唐代温氏三彦;河南郡,有晋代温羡六龙和宋代温仲舒,还有河北清河郡、山东平原郡等,都是温氏名人较多之地。 温氏的堂号较多,多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亲睦族为标志,常把祖先的嘉德懿事贯用于堂号之上,以彰显其族和激励后代。 温氏祠堂的堂联,大都是将祖先的事迹,艺术地展现出来,达到数典敬祖、泽被后代目地。如:“才谐三子(三彦),诗美八叉(温庭筠)”、“雅闻鹏举(温子升),明沏犀燃(温峤)”、“六龙忠孝家声远(温羡),三彦鸿才世泽长(温彦博)”。 温氏的家序辈字,即每一代人名字中占用一字,以表示人伦辈序,便于祖孙区别。如温县温氏希望壮大家族:“永存兴世庆,振国立玉基。”福建上杭温氏家迁南国不忘祖地:“叔虞始封唐,太原实发祥。”这些都有明显的氏族特色。 温氏的传闻典故,都是祖先们脍炙人口的史迹形成,使族人世代不忘。如:《古温二主》《太原三彦》《犀燃现怪》《诗美八叉》《六龙之秀》《温寇齐名》《雅闻鹏举》《七相之才》等,具有典型的史迹教育意义。 温氏的诗歌文章,无论是在古谱中,还是当前新谱中,都有搜集的诗词和优秀文章。这是传承族人文化、展现族人才艺、激励族人后代的表现,许多他姓族谱是不曾见到的。如广东梅州温氏谱中搜集了清代诗人温训的诗歌。 温氏族谱的修撰,十分讲究源流,多请文才清雅和具有名气者撰写,把其族其枝的来龙去脉整理的清晰可见。如在《广东温氏发展史》中,有篇南宋宰相文天祥写的《温氏源流初修序》,把自唐叔虞至当地温氏传承论述相当明了。 在当今温氏族谱中,已不单单记载源流和世系人名,或者再抄录一些[[优秀]]诗文,而是开始规范编写。他们不但整理了从前族谱中的内容,分成章节段落,而且重视历史文献考证,还增加了温氏居住区概况介绍。 值得重视的是台湾苗粟温氏祠堂里,有两幅对联表达了他们不忘中华先祖、继承光大民族文化的心声:“光大晋唐宋祖业,弘扬三六八家声”,“六龙忠孝家声远,三彦鸿才世泽长”。其游子之心可以一目了然。郡望堂号 【郡望】 温氏的郡望名门,主要有: 河内郡,汉置,今河南之河北道大部分地方皆是,为温氏发源地所在郡。 平原郡:西汉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北部平原县一带。 太原郡:战国时秦置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汲郡:晋代时置。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汲县一带。 清河郡:汉高帝时置。相当于现在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河南郡,西汉置,治所雒阳(今河南洛阳),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堂号】 温氏的堂号较多。主要有:古温堂、太原堂(以地名)、三彦堂(三公堂)、叔虞堂(以祖名)、犀照堂、雅仠堂(以嘉事)、雅儒堂、梅香堂、预顺堂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公堂:唐朝时,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宗祠对联'''== 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六龙世泽; 三彦家声。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温氏宗祠“三公堂”堂联。上联典指晋代温羡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六龙”。下联典指唐初并州祁人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 写秾艳调; 具卿相才。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温庭筠,寄住江东。每次考试时,都押官韵,作赋八叉手而成八韵,当时号称“温八叉”,多次考进士不中,仕途不得意,大中末年官方山尉,官至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现存词六十多首,在唐代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下联典指唐初并州祁人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隋代诗人恭道衡见到他们,说“三人都具有卿相才”。温彦宏隋代历官东宫学士、长安尉,因父亲去世而离职,隋末战乱,不再做官。唐高祖李渊镇守太原时,任他为记室参军,专门掌管文翰, 德年间官至工部尚书,太宗时官礼部尚书,封黎国公。著有《大唐创业起居注》。温彦博隋开皇末年对策高第,官文林郎、幽州总管罗艺的司马,后随罗艺归唐。曾以并州道行军长史在太谷与突厥作战,兵败被俘,因不肯说出唐兵多少、国内虚实,被囚禁在阴山苦寒之地。太宗时被放还,官中书令(宰相),封虞国公,尽心政务,有关国家利害的事知无不言,后任尚书右仆射。温彦将隋代仁寿年间官羽林骑尉。唐高祖起兵时,任他为太原令,后随秦 李世民攻西河,官大将军府记室。武德初年官至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才谐三子; 诗美八叉。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上下联联释互易)。 雅闻鹏举; 明澈犀然。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温子升,字鹏举,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下联典指晋温峤,咸和初年为江州司马,镇武昌,后 始安郡公,朝议将以辅政,固辞还镇。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意甚恶之,旋风中,至镇末旬而卒。 温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三彦家声远; 九龙世泽长。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温氏宗祠“三公堂”堂联。 折叠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二美号西昆之体; 三人皆卿相之才。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诗风为北宋“西昆体”诗人所尚。下联典指唐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俱有才名。隋代诗人恭道衡见到他们,说“三人都具有卿相才”。 玉镜台老奴得偶; 枢密院学士有声。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温峤娶其姑之女,礼毕,女却扇笑曰:“我固疑是老奴。”下联典指宋温仲舒官枢密直学士,与寇准齐名,人称“温寇”。【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支温氏华裔是由18世纪初从广东省潮州移居到庯宪的 。 源出潮洲,南海支流经五世; 地居温带,藤城德树自千秋。 ——佚名撰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联典出温姓华人家族的历史渊源。 半月烟波,泛宅陶公宜小隐; 宪南风物,寿人橘井久传家。 ——佚名撰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联典出温姓华人家族的职业属性。 莶得华裔中出来,孔孟真传,轩歧妙谈; 况当财界上理会,管商旧学,欧美新闻。 ——佚名撰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联典出温姓华人家族在西力东渐后,华人在生存方式上的积极应对。 =='''家谱文献'''==  浙江常山温氏宗谱三卷,(明)陈辅始修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同弓乡山明村。全国温氏家谱,(清)温藏麟、温成泰等修,清顺治十二年~咸丰十年(公元1655~1860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新疆大学图书馆。 香港新界粉岭龙头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香港新界西贡豪涌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温氏东支族谱,(清)温璞温、瑗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西祁县温氏家谱二卷,(清)温秀容校定,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祁县文物管理所。 福建漳州龙溪太原堂温氏衍派族谱,(清)温克忠修,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漳州龙溪太原堂温氏衍派氏族谱,(清)温献琛钞,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江西宁都温氏家谱八本。(清)温亨如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芭温氏族谱五卷,前编两册,后编三册,著者待考,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太原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浏阳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江西宁都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二~四卷、第六~七卷、第十~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宁都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温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山西石城太原堂温氏重修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新都温氏余庆堂族谱十卷,(民国)温兴恕等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成都天章石印社石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温氏余庆堂族谱十卷,(民国)温兴玉等编辑,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石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川新都温氏庆余堂族谱十卷,(民国)温兴玉等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成都天章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陕西关中温氏族谱,(民国)温良儒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陕西关中温氏族谱,(民国)温良儒编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西北农学院图书馆、陕西省汉中市图书馆。 江西万载温氏族谱六卷,前编、后编各一卷,(民国)温明照主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洛阳唐村温氏家谱,(现代)温保善、温如圣等纂修,1963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洛阳唐村温氏家谱,(现代)温保善等纂修,1965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常山温氏宗谱,著者、年代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同弓乡山明村。 台湾温氏大族谱,(现代)温万宝等编修,始修于民国六十四年(公元1975年),重修于民国八十四年(公元1995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台北市温氏宗祠、新竹县温氏宗祠。=='''字辈排行'''== 广西贺州市八步桂岭温氏字辈:“启迪维家世/克诚祖有光/鸿猷兵骏业/善念起麟祥/忠信宜为主/才能尚自强/仁和微寿永/亦盛庆荣昌/”, 广东粤东温氏字辈:“叔虞始封唐太原始发祥有晋乃南渡忠武著建康江石再迁播岭表显荣光箕裘节济美种族日蕃昌贤豪相继起富贵海天长宗团期永固奕祀庆流芳”。 广东翁城、长宁(新丰)温氏字辈:“大所道秉观能以正立定乃汝则必福景玉树宝文可泰锡晋仁敬子惠奕世永庆”。 广东新会温氏字辈:“周中有郁良自东廷绍邦孔象文仲宣芳龙光克(得)振奕世传扬连成显达永长祯祥”。 广东揭西温氏字辈:“世运登熙启大明卜贤扬俊庆皇灵日新应会希先圣充受恩嘉耀祖庭”。 广东清新太和镇、太平镇、高田镇温氏字辈:“德若斯云大超光奕世连朝廷立过仕定必安邦先贤良君子志英雄佐国家勤中能俭事乐业定荣华”。 广东清新沙河、新洲、太平、三坑、山塘、浸潭温氏字辈:“魁子贞信国作述诒谋善光华衍庆长宏基崇远厚兴发大超常”。 广东清城源潭镇联塘、联安温氏字辈:“科缉清远长安邦定国会明亮日月新时照五方……” 广东阳东温氏字辈:“发良衍贤先秀挺习启振绍其祥传来世代昌荣宗开大业兰桂满朝香”。 广东新峰(普宁高埔、船埔)温氏字辈:“子景上千仲明尚大时尔学士宗祖荣昌习文演武奕世名扬贤才蔚起端振纲常诗礼守训首义有方德尊爵贵品正客庄运逢交泰斯际期堂”。 广东廉江长山镇、塘蓬镇、长沙垌、大坡村、博白县、石岭水尾外村、陂波、凉伞树下、林松、防城、宁明温氏字辈:“永定登科贤才□昌生全用世积厚荣光家声远振国泰民安学业蔚起经济其祥”。 广东廉江营仔镇、横山镇温氏字辈:“上清新肇玉广裕其德明文章成锦秀永世达朝庭”。 广东花都北兴镇温氏字辈:“良三文清学其心国庆荣光宗隆德业耀祖显声名美盛求开创贤才贵守成传为长发达立定永章程”。 广东花都狮岭镇温氏字辈:“启良道君庭安全万福成和习文章远德厚应荣兴”。 广东澄海温氏字辈:“勉汝志于学良思益友亲文章华国士猷烈经邦臣祖德千年远宗功百世新子孙永济美荣耀庆恩伦”。 浙江平阳温氏字辈:“大业垂青简,端从正学昌……”。 江西万载温氏字辈:“宗良(克)尚玉温思廷嘉润(和惟)春圣世文光大英明俊秀伦天开奇彩凤人萃瑞祥麟桂茂香傅远兰芳枝永新景运同元泰朝家代作宾”。 江西上高温氏字辈:“学成日心明”。 江西广昌温氏字辈:“传家秀典木”。 江西赣州石城本隆公祠温氏字辈:……荣宗杨祖美,尊德益刚前…… 江西赣州温氏字辈:“肇基圣贤事业,陶成将相经纶,庭闱聚贵褒美,家国文光运,儒为盛世珍,见龙呈瑞至,彩凤绍书新,际会升平景,恭逢礼乐彬,太原祖泽远,秀发万年春“。 山东临朐温氏字辈:“士大京佃邦明志”。 山东莱西温氏字辈:“世正立吉远广华继续长”。 山东冠县温氏字辈:“金玉魁贵传家之宝”。 四川达州温氏字辈:“停美秀作国珍”。 湖北钟祥温氏字辈:“大文天德广兴后勇传加”。 贵州织金温氏字辈:“永兴德业在(再)朝中文美纯修万事丰”。 云南昭通温氏字辈:“武必听朝廷仕正国太平光宗照远祖永久现麒麟”。 重庆梁平温氏字辈:“庆贤良学仕传家远富贵发吉祥”。 山西温家楼温氏字辈:“友仲玉昌学志远”。 内蒙古包头温氏字辈:“国……月德宝锁明建”。 菲律宾苏禄东王回族温氏字辈:“秀士希庆宗绪克昌守先延泽长凿骑祥”。 辽宁温氏一支字辈:“进(贤)光(明)斗(星)祥朝王(旁)绍守震祖学传天兆家继昌玉会永广长兴”。 温氏一支字辈:“世温厚仲立传家国开宗贤乃道之宝儒为席上珍”。 温氏一支字辈:“全秀永在海(树)志”。 温氏一支字辈:“贤豪相继起富贵海天长”。 温氏一支字辈:“庆广洪兴永智多富德清盛金荣桂景宝国凤连鸣”。 江西(瑞昌、九江)、湖北(广济)温氏字辈:“邦基周盛世,景运育[1]英才,文采辉云汉,宏图起镜台。” 江西温芳源温氏字辈:“远公宏浙派,肇庆自芳源,世发莲华秀,宜知厚本根。” 南阳温氏祖宗排辈字:“起德士廷绍,鸿太万金景,国建自家康,居仁志广远,耀宗身端方。”=='''温姓名人'''==温姓历代被载入史册的人不胜枚举,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唐代。此期温姓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璀璨。  温平 即己平,古温国立国者。因在夏朝少康帝复国时消灭有穷王过程中建立大功而被封到温国,乃以国为氏称温平。唐代温彦博家族墓志记载: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其后子孙尊他为温姓得姓始祖。 温季 即郄至。因被封于温地,人称温季。其家族显赫,世代任高职于晋国。在与楚进行的鄢陵之战中,出谋献策,身先士卒,为大败楚军立下汗马功劳,。因功高震主,遭人猜忌,又忠心不避死,是古来少有之忠臣。 温疥 史书上最早记载的温姓著名人物。汉功臣,封惸侯。汉王四年,在成皋之战中,破曹咎军。后担任燕相。孙温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而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温序 (?~30)汉朝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曾任州从事。公元26年(东汉建武二年),受平定北州的骑都尉弓里戍赏识推荐,被汉光武帝越级提拔为御史。 温恢 (178~223)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并任护羌校尉。温羡 太原祁人,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祖温恢,曹魏扬州刺史。父温恭,济南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六龙”。温峤 (288~329)太原祁人,东晋名臣、名将。博学能文,工书。咸和初为江州刺史,封始安郡公,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卒于平苏峻之乱,终年41岁。 温子升 (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北魏著名文学家,官至中军大将军。他博览百家,文章清婉。平熙初,对策高第,补御史。有文集35卷。被誉为“北地三才”之一。 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 太原祁人,唐代名宦。兄弟三人,俱知名于当世。高祖时,彦宏(?~627)参与机务,官吏部尚书,封黎国公;彦博(573~637)初从幽州总管罗艺,后随罗艺降唐,曾被突厥所俘,囚于阴山苦寒之地,归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封虞国公;彦将官至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温璋 温大雅(彦宏)六世孙,唐代官吏。以父荫累官大理丞,擢邠宁节度使转京兆尹,为政严明,后为直谏贬振州司马。 温庭筠 (约801~866)太原祁人,温彦博裔孙,唐代词人和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作赋八叉手而成,时称温八叉。精通音律,诗词风格浓艳,词藻华丽,多写闺情,乃花间派鼻祖。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及《金荃集》。 温仲舒 (?~1010)河南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刑部尚书,知审官院,户部尚书等职。大中祥符三年,判昭文馆大学士,命下,卒,年六十七。赠左仆射,谥恭肃。与寇准同进,时人谓之“温寇”。温日观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末元初画家。僧人,法名子温。善草书,喜画葡萄,须梗枝叶,皆草书法,时人以温葡萄称之。传世《葡萄图》流入日本。 温纯 (1539~1607)陕西省三原人,明代名臣。官左都御史,倡诸大臣伏阶泣请皇帝罢矿税,清白奉公,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温新、温秀 河南洛阳人,明代官吏、诗人。兄温新官户部主事,精于诗;弟温秀亦善诗,官知襄阳府同知。温体仁 (1573~1639)浙江省乌程(今湖州)人,明代宰相。进士及第,历任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崇祯四年入阁,不久升为首辅。其为相八年,崇祯对其恩崇无比,而温对上一味迎合,对下严厉刻薄,几无政绩。温璜 (1585~1645)明代崇祯年间的进士,官徽州府推官,以后起兵拒京师,城破,他全家殉难,他自刎,一日后复活;又绝食五日;后手抉其创而死。义震一时。其母陆氏训言由温璜笔录而成《温氏家训》,世人重之,被收入《四库全书》。温达 (?~1715)满洲镶黄旗人,清代宰相。历任陕西道御史、镶黄旗管旗大臣、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宰相)等职,颇受康熙重用。 温以燠 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清代学者。文章诗词,均斐然可观。工书法,师颜真卿,瘦硬似柳公权。温文禾 归安(浙江吴兴)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山水宗黄公望,著墨淹润,神韵天然。有《辛夷花馆诗稿》。温生才 广东省嘉应州(后改梅县,今为梅州市)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与李佐汉等组织暗杀团,决心刺杀清军水师提督李准,后误杀清广州副都统兼署广州将军孚琦,旋即被捕并被杀害,时年41岁。温朝钟 (1878~1911)咸丰县大路坝下街石门坎人,土家族,庚戌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1911年农历庚戌腊月,在凤池山揭竿起义,曾赶走黔江县令,斩杀武举人孙常礼。但由于消息闭塞,起义准备仓促,兵败遇害于咸丰县破水坪飞龙寺,时年仅33岁。 现代名人 温玉成 (1915~1989)曾用名吴振兴。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历任团政委、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纵队司令员、旅政委、旅长、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师长兼政委、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41军军长。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回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枚)和一级国旗勋章、二级红心功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0月29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4岁。 温先星 (1914~1990)江西省石城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解放前,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旅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副师长、师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长兼四川军区绵阳军分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副参谋长,四川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司令部顾问。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0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6岁。 温济泽 (1914~2000)中国报刊、广播电台工作者,新闻教育家。广东梅县人。1914年4月18日生。1929年参加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延安《解放日报》(延安)副刊部编辑、主编,新华通讯社语言广播部(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主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联络部长兼北平人民广播电台管理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国际广播组织副主席。1960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任教,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讲授广播业务课程。1976年以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授和研究生导师。还担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兼新闻干部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和首都新闻学会常务理事。 温光远 1937年12月出生,河北省赤城县人。主任医师、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并同时入伍,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34年。原任解放军第210医院中医科即大连市血液烟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现任《现代名医大典》特约编委、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沈阳军区及大连市中医学会理事。 温宗仁 1940年出生,安徽省巢湖市人。195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坦克团政治委员、坦克师政治部主任、坦克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2000年6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1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2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温家宝 1942年出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历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党委常委、副队长,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副局长,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等职。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温熙森 1945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将军衔。任中央候补委员,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学历。 温儒敏 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1969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王瑶先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留在中文系任教,1984年至1987年读博士生,1987年获北大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聘为教授,199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出版社总编辑,以及韩国高丽大学、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华文学通史》(近现代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等。 温铁军 1951年出生。管理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职担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农业部农研中心特聘专家等。经历过11年工农兵生活经历,有11年农村试验区调研经验;又曾先后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学术考察、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因此被媒体称为"用脚做学问的学者"。主要著述有:《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解构现代化》、《我们到底要什么》、《认识与实践的对话》等。 温瑞安 港台武侠小说大师,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马来西亚华侨,195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诗人出身,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时曾组织学生运动,在台湾坐过政治牢,后流亡东南亚各地,定居香港。温瑞安以“武侠小说的文学化”为己任,在武侠创作上始创“超新派”笔路,流风所及影响甚巨。主要作有:《神州奇侠》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神相李布衣》系列、《四大名捕》系列、《杀楚》三部曲、《七大寇》系列、《将军的剑法》系列、《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游侠纳兰》、《六人帮传奇》系列等。 温浩 1957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执行主编。曾任意大利Trieste大学和丹麦技术大学客座研究员。1998年被中科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温玉娟 女,国家一级演员(正师级)。1959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黄城集村。戏剧专业毕业,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话剧团,兼任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等职,多年来一直担任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委员会委员。 温兆伦 本名温兆麟,籍贯广东中山,1964年生于香港九龙,著名影星,主要作品有:《城市故事》、《义不容情》、《我本善良》、《零点追击》、《爱情三角错》、《第三类法庭》、《灰网》、《900重案追击》、《广州教父》、《天降奇缘》、《珠江恩仇记》、《武林幸运星》、《武尊少林》、《天下有情》等。 温碧霞 女,籍贯广东四会,生于1967年,著名影星,主要作品有:电影《停不了的爱》、《同根生》、《地下情》、《一代枭雄》、《胭脂扣》、《五虎将》、《中国最後一个太监》、《告别紫禁城》、《三支旗》、《特警屠龙》、《靓妹仔》、《马戏情未了》;唱片:《监狱风云(主题曲)》、《海潮(火玫瑰主题曲)》、《水的个性》、《情无後悔》;电视:《施公奇案》、《火玫瑰》、《爱生事家庭》、《与郎共舞》、《恨锁金瓶》等。 温皓然 女,又名乌金卓玛,天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七十年代以后”逆创作潮流的代表作家,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其创作审美取向直指《红楼梦》。被北大醉侠孔庆东誉为“女文豪”、“天津小龙女”。2010年3月与谯达摩联袂主编《世界文坛》。《世界文坛》、《第三条道路》主编先后就读于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有长篇小说《缘分的天空》,《花魂鸟魂》、《般若飘香》、《箜篌引》,《陪嫁山庄》,《凤鸣台》(2009年11月九州出版社)等及大量散文、诗歌。<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6%B8%A9 温], 360国学 ,</ref>=='''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11,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