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65
次編輯
變更
汪美红
,创建页面,内容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汪美红</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汪美红</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1522842139,1609843479&fm=253&fmt=auto&app=120&f=JPEG?w=640&h=459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765866108486417&wfr=spider&for=pc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国家 [[中国]]
出生日期
1963年
出生地
[[安徽省]][[休宁县]]
[[齐云山镇]]岩脚村
性 别
女
|}
'''汪美红'''是[[黄山市]]十大杰出母亲。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765866108486417&wfr=spider&for=pc 汪美红], 马蜂窝, 2020-01-18</ref>
== 简介==
汪美红,女,1963年生,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人。黄山市十大杰出母亲。1994年3月,汪美红丈夫在一次捕鱼时不慎落水身亡。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为了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汪美红上安徽齐云山做了唯一的女挑夫。17年来,她风雨无阻,艰难攀爬了20多万公路陡峭山路,往返近6000个来回,磨破了120多双解放鞋,使断了50多根扁担。她用浸透了汗水的扁担,独自把一对双胞胎儿女挑进了安徽两所重点大学。她坚强而伟大的母爱经安徽、云南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已成为江淮大地的新闻人物。
==人物故事==
17年6000多个来回
1994年,汪美红丈夫在一次捕鱼时不慎落水身亡。那时,大儿子才4岁,一对双胞胎兄妹不足两岁。为了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汪美红毅然决然地干起了男人才干的挑夫的活,这一挑就是17年。
齐云山山高路陡,从山脚到山顶的5公里路途中,陡坡就占了9成。17年来,她在齐云山上往返近6000个来回。
曾在黄山上当过挑夫
汪美红说很多次自己对自己说不挑了,挑夫的活太累了。可是嘴上说说可以,可要真的不挑了,怎么赚钱养家呢?晚上睡在床上一身都疼,可第二天天没亮,就又挑着担子上山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甚至为了多赚钱,1996年汪美红还曾经到黄山上当过挑夫。那时候,她一天要挑两趟,能赚100多元。而现在,汪美红挑50公斤货物上齐云山的挑费是20元。可是,黄山离家远,为了照顾家,照顾孩子,汪美红还是放弃了。
1993年前,像汪美红一样卖气力养家糊口的挑夫有20多个,现在的齐云山上,汪美红是唯一一位女挑夫了。随着后山旅游公路的开通,除危险品之外的村民的部分生活用品也可以适量搭乘索道运上山,这让许多人放弃了挑夫这一行当,而选择外出务工。汪美红走不出去,因为她的家中还有三个孩子。
担子那头连着的是亲情
家在半坡的村民田新枝曾经与汪美红一起挑过山,一回忆起那些挑夫的日子,田新枝现在的腰腿部还不时生疼,按她的话说,都是当挑夫的时候落下的职业病。“她的三个小孩子太小了,丈夫走那年,她就去挑担了,现在她还在挑,她不挑不行呀。”一说起汪美红,田新枝感同身受。
说起汪美红的难,远不止把三个孩子拉扯大这些简单。汪美红的大儿子是先天性白化病,还是个盲人。汪美红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孩子,就拿电视上的一些残疾人的坚强人生来鼓励儿子。2011年,年仅20岁的大儿子在上海一家盲人按摩店找了一份工作,终于能够自食其力了。
对于正在读高三的一对双胞胎兄妹,汪美红总是说“没钱是我的事,读不好书是你们的事。”在坚强母亲的影响下,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不错,这是汪美红最感到欣慰的事。
当我们问她现在遇到困难是怎么鼓励自己的时候,汪美红朴素的回答让我们动容。“我就是讲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不挑一趟,这20块钱不会给你,不会跑到你家。出去挑了,总有点收获。”
希望在景区当个清洁工
“出去挑了总会有收获。”汪美红的事迹经湖南卫视、中国青年报、初中生必读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现在的她却面临着人生最大的转型,因为一家人赖以生活的挑夫生涯即将结束了。2011年4月29日,齐云山景区月华街南天门隧道开工。这条总投资近900万元的隧道,建设工期为4个月,也就意味着汪美红将在2011年9月失业。
汪美红似乎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她甚至都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汪美红说,过上一、两年就50岁了,年纪一大,更加走不出去了。更何况,自己已经习惯了山中的生活,要是能在景区谋一个清洁工干干也不错。汪美红说话的时候,脸上飘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虽然挑夫的活很苦,但是有了这份活,汪美红一家就有饭吃,一双儿女就可以有书读。
“只要我还在,我就要为三个孩子撑起一个温暖的家!”也许在汪美红不再年轻气力衰减的时候,把她从沉重的挑夫生涯中解放出来,是一件大好事。 [1]
==社会反响==
获得荣誉
2008年,汪美红因独自辛苦抚育3个儿女,荣获黄山市十大杰出母亲。
新闻报道
2007年5月14日,《中国青年报》头版以《慈母的肩,儿女的路》为题,报道了汪美红的挑夫生涯。
200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洞穴之光》栏目组一行5位记者,不远千里专程赶来汪美红家中,采访拍摄专题片《山女挑山》。8月中旬播出后,国内国外,热评十分强烈。
2007年8月22日,《洞穴之光》的4位男女记者重返汪美红家中,拍摄《山女挑山》续集。2007年8月27日,《洞穴之光》的2位记者冒着酷暑高温,“三顾茅庐”,再次来到美红家中。《山女挑山》播出后,不仅提高了汪美红人生征程上的美誉度,也改变了一些与她命运相似、不同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安徽理工大学慰问
中央电视台8月24日午间三十分和8月28日新闻联播栏目连续报道了休宁县齐云山唯一一个女挑夫汪美红的事迹,双胞胎子女汪力胜、汪力利兄妹俩双双考入了一本院校,其中,汪力胜被录取到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 新闻播出后,安徽理工大学了解到相关情况,校党政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相关资助措施,安排学生处和理学院及时与学生家长汪美红和汪力胜同学取得了联系,送去真诚的祝福和关心。9月3日,学生处处长田中良、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宣传、宣传部副部长虞尚元等一行6人受学校委托行程1000多里前往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汪力胜同学的家中进行慰问,为汪力胜同学送去5000元路费和生活费,确保汪力胜同学顺利入学,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相关资助政策,得知学校全部减免了汪力胜的学费和住宿费,还将为汪力胜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后,汪力胜和他的母亲特别感动;入学报到时学校还将为汪力胜发放包括饭卡、电话卡、卧具、慰问金等生活物品的爱心礼包,推荐参加本学年国家助学金评选;并联系校友约翰芬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王党生董事长为汪力胜每年提供学费、住宿费、生活费10000元,四年共计40000元捐助;将汪力胜纳入贫困生“双线扶助”管理体系,加强日常教育和引导,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和平台,从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心理帮扶和感恩教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心和关注,引导他自信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和回报,确保汪力胜同学全面成长成才。
==挑山女17年挑山两个大学生==
又是一年的开学季,十几年前,挑山女汪美华养育三个孩子的事迹,大家是否还记得?
汪美红,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的农村,1990年结婚。大儿子患有白化病,视力完全丧失,二胎是一对健康的龙凤胎。1994年,丈夫汪淑华电鱼时掉进了河中丧生。
为了生计,汪美红除了种植3亩水田和9分旱地外,她还做了一名挑夫。7公里的山路, 3700多台阶,正常走一趟需要3个多小时,而汪美红还要挑着100多斤的货物。爬到山顶,只能赚到4.5元,她起早贪黑一天挑三趟。17年时间,汪美红穿烂了120多双解放鞋,用坏了50多根扁担。
汪美红的事迹被上海一家剧团改编成了话剧,央视及多个媒体也报道了她的事迹。
2011年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孩子们的学费才得以解决。如今,汪美红的三个孩子都在忙碌各自的工作。年过半百的汪美红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山中经营着她的“挑山女茶馆”。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生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