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鲁仲连

增加 3,98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鲁仲连.jpg|缩略图|右|[http://y0.ifengimg.com/cmpp/2014/08/09/02/612ebe62-b4ce-468a-b85b-078c6780836a.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40809/41506338_0.shtml 图片来源     ]]]'''魯仲連'''(約前305年—前245年),有時簡稱'''魯連'''。[[戰國時代]][[齊國]][[茌平]]人(今[[山東省]][[茌平縣]]王老鄉望魯店村) ,风流倜傥,善于谋划 ,為[[遊說]]名士 。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 。曾就學於[[稷下學宮]],不願出任官職。由於他的遊說技巧卓越,有著名的「[[義不帝秦]]」辯論。成為現代「和事佬」的代名詞。《[[漢書]]》藝文志有《鲁仲連子》14篇  旧《茌平县志》多版本数处载有鲁连故居、墓、祠。《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鲁连村“在山东省茌平县东北二十里,相传为鲁仲连所居,今名望鲁店”。<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luzhonglian.html 鲁仲连  ],茌平县人物 </ref>  ==简介==鲁仲连,又名鲁仲连子,鲁连子,鲁仲子和鲁连,是[[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鲁仲连的生卒年月不见史籍,据钱穆先生推算是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5年。鲁仲连的籍贯亦不可考,[[司马迁]]在其《史记》中仅记为“齐人”。据后人考证,鲁仲连是今天聊城市荏平县王老乡望鲁店人。根据《史记》《战国策》《太平御览》等史籍中关于鲁仲连事迹记载综合考察,鲁仲连一生的活动轨迹大致是这样的:生于聊城,学于临淄,隐居于今桓台、高青锦秋湖附近,游于赵,死于今高青县高城镇。 幼时的鲁仲连在稷下学宫曾从师徐劫,专攻“势数”之学。<ref>[http://www.360kuai.com/pc/950c04281907d68ac?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鲁仲连简介  ] ,快资讯,2019-05-25</ref>  ==史料记载==据《战国策·齐策三》载,鲁仲连列举在一定情况下猿不如鱼鳖、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不如农夫的事例,告诉[[孟尝君]]人各有所长,各有其短,用人的关键在于用其长而不用其短,指出遗弃人才会树敌招祸的危害,规劝孟尝君勿逐舍人。 据《太平御览》卷184载,鲁仲连深得徐劫“势数”真传,不但理论上炉火纯青,而且实践上运用自如。他在跟孟尝君讲“势数”时,形象直观地用“关门”这一日常行为作例子,简明扼要地点明“彼所起者非举,势也;彼可举然后举之,即所谓‘势数’的本质”
== 義不帝秦 ==
趙國在[[長平之戰]]慘敗後,[[秦國|秦]]軍圍困趙都[[邯鄲]],[[魏安釐王]]派[[辛垣衍]]進入[[邯鄲]]遊說[[平原君]],勸平原君說服[[趙孝成王]]尊[[秦昭王]]為[[帝]]。在[[趙國]]遊歷的魯仲連知道此事,便請平原君安排他與辛垣衍會面,魯仲連嘻笑怒罵地說:這麼沒尊嚴,乾脆叫秦王把魏王[[酼刑|砍成肉醬]]好了。并告訴辛垣衍,只要[[秦王]][[稱帝]],從此必定干涉[[諸侯國]][[內政]],對諸侯任意擺佈,大家都不得安寧。辛垣衍只好放棄原來的意見。
秦軍聞知此事,便退兵五十里。這時候[[信陵君]]率魏軍擊秦,秦軍便撤圍而去。事後平原君欲封賞魯仲連,魯仲連始終不肯接受。<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a80aab2574c6.aspx 鲁仲连义不帝秦  ] ,古诗文网</ref>
== 致書燕將 ==
[[燕國]][[樂毅]]率領六國聯兵在[[濟西之戰]]攻克[[齊國]]七十餘城。十餘年後,[[齊國]][[田單]]反攻[[聊城]],兩年來久攻不下,死傷慘重。魯仲連致書燕國守將,勸他棄城,保存兵力回歸[[燕國|燕]],或者乾脆降齊。守將看了信非常猶豫,未能作出抉擇,自殺而死,聊城便被齊軍佔領。魯仲連不願接受齊國的封賞,又逃隱起來。<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luzhonglian.html 鲁仲连 ] </ref>
== 影響 ==
魯仲連是[[李白]]的政治偶像。鲁仲连既是说客,又是策士。既是平地一声雷而参与政治,又没有杀身之祸,最后优哉游哉。其归宿,颇似求仙,神出鬼没,有如真龙。在性格上,李白引为同调:「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有所谋划时,李白想到鲁仲连,「恨无[[李左車|左車]]略,多愧鲁连生」,鲁仲连的蔑视金钱,重義輕利,李白尤为欣賞。「鲁连逃千金,系组岂可酬」、「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可以说李白的从政史就是他学鲁仲连史。<ref>李长之《李白传》</ref>
==人物评价==
鲁仲连在思想上、人品上、辩术上异于并超出同时代人。
 
在思想方面,鲁仲连是一个融汇贯通、多元并存的综合体,是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所结出的硕果和奇果。在他的身上,有纵横家的影子,但他的爱国主义立场,毫不利己专门利他的作风,又与[[苏秦]]、[[张仪]]背信弃义、贪图富贵截然相反;他受名家辩士辩术的熏染,而又能跳出“为辩而辩”的泥沼,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他有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但他的“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平民参政意识和彻底摒弃富贵金钱的高土作风又与孔孟之道决不苟同;他受墨家影响,有很明显的“兼爱”、“非攻”行为,但行动又远比墨家大气、积极;他隐居海上,有道家遁世之风,但又不完全归隐,决不肯老死山林,常常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积极行动。
 
在人品方面,鲁仲连的爱国爱民、排患解难、淡泊名利的精神,令人敬佩、感奋;在辩术方面,鲁仲连善用譬喻,善于举例,善于分析形势和说话人心理,语言环环相扣,逻辑缜密,给我们留下了很珍贵的语言财富。可以这样说,深遂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超人的智慧,组成了一个富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鲁仲连。<ref>[http://www.360kuai.com/pc/950c04281907d68ac?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鲁仲连简介  ],快资讯,2019-05-25 </ref>
== 參見 ==
10,425
次編輯